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水下编队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604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20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水下编队控制方法,包括:S1、确定水下AUV编队的编队信息;S2、根据领航者AUV的自身位置和所述编队信息,计算所述编队队形对应的各个虚拟目标点,并向跟随者AUV发送运动状态信息,以使所述跟随者AUV跟随所述领航者AUV向对应的所述虚拟目标点移动;S3、所述水下AUV编队中的各个AUV判断是否遇到障碍物,若遇到障碍物且陷入局部极小值情况,则执行步骤S4;若遇到障碍物且陷入局部振荡情况,则执行步骤S5;S4、提供与当前AUV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垂直的逃逸力;S5、在当前AUV受到来自于障碍物的斥力中引入旋转因子。本申请利用改进的人工势场法,使得AUV在遇到障碍物时可以摆脱局部极小值和局部振荡的情况,达到编队形成的任务。达到编队形成的任务。达到编队形成的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水下编队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集群编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水下编队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是一种可以在没有操作者的情况下完成水下任务的智能机器人。近年来,它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海洋探索的深入,在大范围、高时效性的海洋任务中,单个AUV往往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多AUV协同作业系统的研究已被列入各国科研机构的研究计划。多AUV系统的编队协作技术使集群内各AUV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0003]现阶段,AUV集群在路径跟踪、编队控制和协同围捕等问题上都有着大量的研究,而队形控制是编队控制问题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其目的是使集群AUV形成并保持特定的几何队形,以适应或满足特定环境下的工作任务。现有的编队控制方法主要有:虚拟结构方法、基于行为的方法、领导者

跟随者方法和基于人工势场法等等。然而队形控制问题往往伴随着避障和碰撞问题。与此同时,集群AUV在避开障碍物后,必须保持编队队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水下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水下AUV编队的编队信息,所述编队信息包括期望的编队队形和领航者

跟随者的编队模式;S2、根据领航者AUV的自身位置和所述编队信息,计算所述编队队形对应的各个虚拟目标点,并向跟随者AUV发送运动状态信息,以使所述跟随者AUV跟随所述领航者AUV向对应的所述虚拟目标点移动,从而到达所述编队队形的期望位置并保持队形;S3、所述水下AUV编队中的各个AUV判断是否遇到障碍物,若遇到障碍物且陷入局部极小值情况,则执行步骤S4;若遇到障碍物且陷入局部振荡情况,则执行步骤S5;S4、提供与当前AUV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垂直的逃逸力,以使当前AUV逃离所述局部极小值情况;S5、在当前AUV受到来自于障碍物的斥力中引入旋转因子,以使当前AUV绕过障碍物做圆周运动,逃离所述局部振荡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水下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定义所述虚拟目标点对AUV产生的引力势场,所述引力势场的负梯度为所述虚拟目标点对AUV的引力F
att
,引力方程F
att
(q,t)定义如下:F
att
(q,t)=ξ||ρ(q,t)||
·
n
t
+F
ex
(q)
·
κ其中,ξ是引力势场尺度因子,||ρ(q,t)||是目标点与AUV之间的距离,是目标点到AUV的单位矢量,F
ex
(q)是瞬时的垂直逃逸力;若当前AUV陷入所述局部极小值情况,则κ取1,从而施加所述逃逸力F
ex
(q)。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势场法的水下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述旋转因子的引入过程具体包括:定义障碍物对AUV产生的斥力势场,所述斥力势场的负梯度为AUV所受的障碍物的斥力F
reps
,斥力方程F
reps
(q,o)定义如下:其中,U
reps
(q)是斥力势场方程,||ρ(q,o)||是障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良坡孙海信谭智诚齐洁洪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