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频型全光波长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04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频型全光波长转换器,依次包括激光光源、偏振控制器、光耦合器、变周期分布π相移域光栅波导、光滤波器和光纤,偏振控制器对泵浦光和信号光的偏振态进行调节和控制,再通过光耦合器同时耦合进光波导中,产生新的差频光,新光场通过光滤波器输出。不同周期分布的π相移域,使元件的波长转换效率随泵浦波长的变化曲线由原来的单峰曲线的变为具有多个峰值的梳状曲线,从而使光波长转换器可以工作于多个不同的泵浦波长窗口,大大提高了有效泵浦带宽。该波长转换器具有多个等间隔分布的泵浦波长窗口,其窗口数目、位置和间隔可通过参数设计和温度控制进行调整,从而具备可适用于波分复用系统的宽带可调谐能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差频型全光波长转换器,它主要适用于波分复用光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系统中宽带可调谐的单信道光波长转换或多信道同时的光波长转换。
技术介绍
光纤通信具有无与比拟的高速率、低损耗等优点,近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并成为现代通讯的主要手段。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网络中,它通过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若干路不同波长、间隔适当且相互独立的光信号,从而使同一根光纤信息传输的等效比特率增加若干倍。光波长转换器是DWDM光通信网络的关键性器件之一,它能实现信息从一个波长的光载波到另一个波长的光载波的复制,在网络互联、波长路由、波长再用和光交换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大大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目前光网络中所使用的光波长转换器基本上都是基于光一电一光工作方式,首先将需要进行波长变换的光信号进行探测并转换为电信号,再利用此电信号去重新调制新的波长的激光器,从而实现光波长变换。尽管技术上较为成熟,但装置复杂,灵活性差,成本随速率和元件数的增加而增加,且信号码型和速率不透明,难以满足未来光通信网络的要求。与之相比,基于合适的光学机理的全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频型全光波长转换器,依次包括激光光源、偏振控制器、光耦合器、光栅波导、光滤波器和光纤,偏振控制器对泵浦光和信号光的偏振态进行调节和控制,再通过光耦合器同时耦合进光波导中,产生新的差频光,差频光通过光滤波器输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波导划分成子段,每个子段具有相同的准相位匹配周期,但又分别插入了不同分布周期的π相移域,光波导各子段长度和插入的π相移域数目与所要求泵浦窗口位置的关系应满足式:Δλ=±π(m↓[i]+1)/(kL↓[i]),式中Δλ为泵浦波长工作窗口位置,m↓[i]表示第i个子段包含的π相移域的数目,L↓[i]表示第i个子段的长度,k是比例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强刘威罗传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