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道药物递送的仿生机器人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治疗仪器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肠道药物递送的仿生机器人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与肠外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的方式相比,肠内给药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口服药物可以无创地将药物输送到胃肠道,超过80%的药物是经口服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与注射相比,口服引起的感染风险低、系统副作用低且使用方法简单。但由于胃肠道复杂的生理环境,胃部的强酸环境(pH 1~5),肠道的多种蛋白酶,微生物菌群,食物残渣等多种因素,许多口服药物由于没有合适的药物制剂形式,起效的作用部位不同等因素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毒性副作用大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口服给药途径的临床应用。
[0003]炎症性肠病(IBD)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肠道炎症和上皮损伤。这些疾病始于炎症,最终可导致腹泻、直肠出血和结肠癌等多种并发症。近20余年来其就诊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目前有大量的药物用于治疗该疾病,如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肠道药物递送的类虫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相互连接形成swimmer模型的圆锥形头部、圆柱形体部和螺旋形尾部,所述圆锥形头部和圆柱形体部内载有近红外光热响应性纳米粒子和药物的混合体系,且圆柱形体部内还设置有载物仓,所述载物仓内放置有磁控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道药物递送的类虫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wimmer模型圆锥形头部高4
‑
8毫米,底部直径10
‑
14毫米;swimmer模型圆柱形体部高4
‑
8毫米,底部直径10
‑
14毫米;swimmer模型螺旋形尾部长度为3
‑
18毫米,螺旋圈数为1
‑
6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肠道药物递送的类虫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仓为长方体空仓,长5
‑
10毫米,宽2.5
‑
5毫米,深2
‑
5.5毫米,所述磁控器件长5
‑
10毫米,直径2.5
‑
5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道药物递送的类虫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体系中近红外光热响应性纳米粒子为金纳米点修饰的中空碳纳米球,粒径为120
‑
200纳米,且单个swimmer模型载有近红外光热响应性纳米粒子的重量为100
‑
200微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道药物递送的类虫仿生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体系中还加入有尤特奇L
‑
1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肠道药物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王琳,陈伟,李琪琳,曹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