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3D打印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及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44597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3D打印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及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正极墨水、负极墨水和复合电解质墨水;S2、将正极墨水置于3D打印机针筒中,在玻璃基板上逐层打印并同时进行光固化,得到3D打印正极;S3、将复合电解质墨水置于3D打印机针筒中,在正极表面逐层打印并同时进行光固化,得到电解质;S4、将负极墨水置于3D打印机针筒中,在电解质表面逐层打印并同时进行光固化;S5、外层打印封装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结合了墨水直写成型和光固化成型的优点,可以实现3D打印一体化连续制备固态电池,提高了固态电解质与电极间紧密结合度,无需传统光固化工艺脱脂且无需大量添加剂,简化了配方和成型流程,整个打印制备过程避免了传统电池制备过程中所需的集流体、粘结剂、干燥、极片压实、组装、热塑封等过程,极大简化了制备工艺。极大简化了制备工艺。极大简化了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3D打印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及得到的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3D打印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及得到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电网发展新型储能的需求增长,对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越来越迫切。传统锂离子电池大多采用液态有机电解质,其易燃、高压分解,导致电池安全性能较差。固态电池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缺点,其能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是锂离子电池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固态电池来讲,其技术难点之一在于提高电解质与电极固固界面稳定性,促进离子迁移速率。但传统的固态电池制备方法是分别制备出电极和电解质,再进行组装,该方法不仅不利于提高固固界面紧密度,导致界面阻抗增大,而且工艺流程耗时长。
[0003]近年来兴起的3D打印技术可彻底改变传统平面电极结构,可以根据需求定制复杂三维结构的电极和固态电解质结构,有利缩短锂离子迁移距离,提高锂离子扩散速率。但目前3D打印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工艺比较复杂,通常单独打印出正极、负极,再与电解质在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3D打印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正极、负极和复合电解质墨水分别在磁力搅拌机上搅拌均匀,分别得到正极墨水、负极墨水和复合电解质墨水;S2、将正极墨水置于3D打印机针筒中,设置打印机参数,在玻璃基板上逐层打印并同时进行光固化,得到3D打印正极;S3、将复合电解质墨水置于3D打印机针筒中,设置打印机参数,在S2打印出来的正极表面逐层打印并同时进行光固化,得到与正极表面紧密结合的电解质;S4、将负极墨水置于3D打印机针筒中,设置打印机参数,在S3打印出来的电解质表面逐层打印并同时进行光固化,得到与电解质表面紧密结合的负极,进而得到正极/电解质/负极电池结构件;S5、将S4得到的电池结构件从玻璃板上剥离,外层打印封装,封装材料为光敏环氧树脂,即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3D打印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墨水、负极墨水和复合电解质墨水中均含有光固化功能剂,所述光固化功能剂包括聚合物单体和光引发剂,聚合物单体和光引发剂的质量比为50

150: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3D打印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环己烷、乙氧基化三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光引发剂为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2

羟基
‑2‑
甲基1

苯基1

丙酮、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2

二羟甲基丙酸、二甲苯酮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3D打印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正极墨水包括1%

10%的光固化功能剂、75%

90%的正极活性材料、2%

10%的导电剂和1%

8%的分散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选自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镍钴铝材料、锰基富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导电剂选自导电炭黑、导电石墨、碳纳米管、乙炔黑、石墨烯、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丙烯酸、乙腈、N

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乙醇、丙三醇、碳酸乙烯、碳酸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萌苏岳锋李宁陈来黄擎卢赟曹端云吴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