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地应力互层软岩隧道锚杆支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锚杆支护设备
,具体是一种高地应力互层软岩隧道锚杆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锚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支护手段,广泛应用于岩土、边坡深基础等地面工程及矿场、隧洞等地下工程。工程中锚杆设置关键内容主要包括锚杆侧阻力分布模式及极限抗拔力,其中锚固体侧阻力分布形式直接决定了锚杆锚固段长短或锚杆极限抗拔力,而极限抗拔力大小则决定了锚杆布置及数量。但是现有的锚杆支护装置结构简单,杆体与砂浆间的握裹力性能差,不利于增加稳固度。尤其对于高地应力互层软岩隧道,由于地质的松软,土质层比较容易出现应力变形,导致整个结构和隧道锚杆固定的不稳定性增强,因此对隧道锚杆的支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但是,目前在对软岩隧道锚杆的支护过程多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现在的锚杆和岩层孔洞之间的阻力较小,不便于对锚杆进行支护,同时支护过程不能对隧道内部的应力进行缓冲,不能防止岩层发生形变,不能有效对岩层进行支护,避免锚杆发生不稳定脱落和岩体崩塌;2、由于软岩的特性,锚杆周围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地应力互层软岩隧道锚杆支护结构,包括隧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本体(1)内开设有若干组锚杆固定孔(2),同组所述的锚杆固定孔(2)等间距分布,所述的锚杆固定孔(2)内均置有固定锚杆(3),所述的所述的固定锚杆(3)为中空结构,所述的固定锚杆(3)置于所述的锚杆固定孔(2)一端连接有锚杆头(4);所述的隧道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置于所述的锚杆固定孔(2)正下方的支护架(5),所述的支护架(5)上开设有若干和所述的锚杆固定孔(2)相配合的封堵孔(6),所述的封堵孔(6)内同轴置有和所述的隧道本体(1)固定连接的支护圆板(7),所述的支护圆板(7)内可拆卸连接有螺纹板,所述的螺纹板和所述的固定锚杆(3)螺纹连接;所述的支护架(5)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隧道本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互层软岩隧道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护架(5)和所述的隧道本体(1)相贴合一侧开设有滑动轨道(8),所述的滑动轨道(8)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支板(9),所述的升降支板(9)上开设有和所述的封堵孔(6)相配合的升降套,所述的升降支板(9)和所述的滑动轨道(8)通过强力弹簧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地应力互层软岩隧道锚杆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支板(9)和所述的滑动轨道(8)之间置有和所述的升降支板(9)固定连接的密封环套,所述的滑动轨道(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祥,朱正国,罗章波,郭庆昊,方智淳,孙元国,韩伟歌,荆鸿飞,韩智铭,樊浩博,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