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77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属于电压互感器技术领域。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市面上普通消谐装置和压敏电阻型消谐装置与流敏电阻型消谐装置的消谐效果,有效指出了普通消谐装置和压敏电阻型消谐装置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克服了现有设计的缺点,同时还有效验证了流敏电阻型消谐装置更加出色的谐振抑制性能,准确有效的评判了应用流敏型电阻的消谐装置的谐振抑制效果。振抑制效果。振抑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压互感器
,尤其涉及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流敏电阻实际上称之为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具有正温度系数特性的材料,主要成分的氧化物陶瓷元件;而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供测量和保护用的重要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给测量仪器、仪表或继电保护、控制装置提供信息;使测量、保护和控制装置与高电压隔离,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是指一种通过电磁感应将一次电压按比例变换成二次电压的电压互感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具有容量较小,长期稳定运行的特点。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压互感器中所使用的一次消谐器多以压敏元件消谐器为主,在电压互感器正常运行时,压敏型组抗极大,会对电压互感器的测量精度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当发生单相短路导致的弧光接地过电压或铁磁谐振过电压时,压敏元件非线性电阻的极易被热击穿;鉴于上述原因,应用流敏电阻型消谐元件的消谐装置便应运而生,为了更好的评判流敏电阻型消谐装置与市面上普通电压互感器以及压敏电阻型消谐装置的区别和优势,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有效的评判应用流敏型电阻的消谐装置的谐振抑制效果,验证其谐振抑制性能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设置三组电压互感器,分别为A组:不做任何调整;B组:串接压敏型一次消谐器;C组:串接流敏型一次消谐器;
[0008]S2、将A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接通电路,利用示波器多次测量流过A组电压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信息;
[0009]S3、将B组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加装微机消谐器或在B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串接压敏型一次消谐器,接通电路,利用示波器多次测量流过B组电压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信息;
[0010]S4、利用仿真实验平台构建C组电压互感器的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对电压互感器中性点经流敏型元件接地进行仿真分析;
[0011]S5、将C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串接流敏型一次消谐器,接通电路,利用示波器多次测量流过C组电压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信息;
[0012]S6、对S2、S3和S5中所测得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S4中所得仿真分析结
果,完成谐振故障判断,同时对A、B、C三组谐振抑制装置抑制性能进行评判。
[0013]优选地,所述S2、S3和S5中测得的电压、电流信息具体包括有流经电压互感器的三相电流、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与地之间电流、流经电压互感器的三相电压以及电压互感器的开口电压。
[0014]优选地,所述S3中提到的串接压敏型一次消谐器的电压互感器,其谐振消除流程具体包括:
[0015]A1、根据监测到的数据,由智能运算单元进行傅里叶变换分析其频谱特性;
[0016]A2、根据A1中所得频谱特性判定谐振类型;
[0017]A3、通过智能运算单元计算所需要的消谐电阻数值;
[0018]A4、发出指令,由高速开关投入消谐电阻,破碎谐振条件,终止谐振。
[0019]优选地,所述S4中构建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使用的为MAtlab仿真平台。
[0020]优选地,所述S6中提到的谐振故障判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1]B1、搜集各种谐振故障信号数据,对搜集到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数据不充分时,通过搭建仿真模型进行补充;
[0022]B2、利用非线性型号分析方法,挖掘各类型谐振信号数据特征、频率、幅值等信息进行分解、合成,与试验测得的波形数据进行对比,调整挖掘算法以使数据重现率最高;
[0023]B3、分析各类型谐振故障临界发生时系统的参数和状态;
[0024]B4、提出各类型谐振故障临界判断依据。
[0025]优选地,所述S6中提到的A、B、C组谐振抑制装置抑制性能的评判指标为流过电压互感器三相电流最大值以及中性点与地之间电流最大值。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市面上普通消谐装置和压敏电阻型消谐装置与流敏电阻型消谐装置的消谐效果,有效指出了普通消谐装置和压敏电阻型消谐装置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克服了现有设计的缺点,同时还有效验证了流敏电阻型消谐装置更加出色的谐振抑制性能。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的实施例2中PT中性点直接接地试验原理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的实施例2中PT中性点直接接地试验波形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的实施例3中PT中性点串接SiC型一次消谐器试验波形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的实施例4中PT中性点经流敏电阻接地铁磁谐振特征量波形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中实施例4中PTC流敏型电阻消谐器接线示意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中实施例
4中PT中性点串接流敏型一次消谐器试验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5]实施例1:
[0036]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设置三组电压互感器,分别为A组:不做任何调整;B组:串接压敏型一次消谐器;C组:串接流敏型一次消谐器;
[0038]S2、将A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接通电路,利用示波器多次测量流过A组电压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信息;
[0039]S3、将B组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加装微机消谐器或在B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串接压敏型一次消谐器,接通电路,利用示波器多次测量流过B组电压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信息;
[0040]S3中提到的串接压敏型一次消谐器的电压互感器,其谐振消除流程具体包括:
[0041]A1、根据监测到的数据,由智能运算单元进行傅里叶变换分析其频谱特性;
[0042]A2、根据A1中所得频谱特性判定谐振类型;
[0043]A3、通过智能运算单元计算所需要的消谐电阻数值;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三组电压互感器,分别为A组:不做任何调整;B组:串接压敏型一次消谐器;C组:串接流敏型一次消谐器;S2、将A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接通电路,利用示波器多次测量流过A组电压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信息;S3、将B组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加装微机消谐器或在B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串接压敏型一次消谐器,接通电路,利用示波器多次测量流过B组电压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信息;S4、利用仿真实验平台构建C组电压互感器的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对电压互感器中性点经流敏型元件接地进行仿真分析;S5、将C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串接流敏型一次消谐器,接通电路,利用示波器多次测量流过C组电压互感器的电流和电压信息;S6、对S2、S3和S5中所测得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S4中所得仿真分析结果,完成谐振故障判断,同时对A、B、C三组谐振抑制装置抑制性能进行评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S3和S5中测得的电压、电流信息具体包括有流经电压互感器的三相电流、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与地之间电流、流经电压互感器的三相电压以及电压互感器的开口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敏电阻型限流技术的消谐装置性能试验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栋何龙赵普志王清彬郑义朱咏明张进军杜龙基刘刚李勇赵文昌张保明刘俊吴伟丽李磊杨云龙牛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广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