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77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包括外环瓶盖和内瓶盖,外环瓶盖盖设于输液瓶口并与瓶口可拆卸固定连接;外环瓶盖的内圈边缘和内瓶盖密封连接;内瓶盖的内表面设置有棉花层,内瓶盖和棉花层之间夹设有薄膜储液泡;内瓶盖设置为可按压式瓶盖和/或薄膜储液泡设置有牵引件,牵引件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薄膜储液泡,第二端部穿设于外环瓶盖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密封连接的外环瓶盖和内瓶盖,内瓶盖的内表面设置棉花层及夹设于内瓶盖和棉花层之间的薄膜储液泡,通过内瓶盖设置为可按压式瓶盖和/或薄膜储液泡设置的牵引件,使得薄膜储液泡内的消毒液流出润湿棉花层进行消毒;同时阻挡空气灰尘和细菌有效防止输液瓶口二次污染。二次污染。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

技术介绍

[0002]医用的液体药品大多是装在医药瓶中,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拆掉瓶口的密封装置进行药液的配制,在药液一次性用不完的情况下或配置好药品的药液待用情况下,为了防止药液受到污染,需要挡件覆盖瓶口防止药液污染。现有的瓶口贴为片状,但由于瓶口面积较小,黏住后容易松脱,密封性不好;或粘性较差容易松脱。在配置药液过程中或药液一次性用不完情况下瓶口均暴露在空气中,再次使用会存在药液污染,然而现有的瓶口贴均不具备消毒作用,需医护人员在张贴瓶口贴前需要消毒再粘贴,操作繁琐,且前后操作有时间差难免还存在空气中细菌污染。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334683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输液瓶口贴,包括外缘瓶口贴和中心瓶口贴,外缘瓶口贴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外环压敏胶和内环压敏胶,内环压敏胶的中心开设有通孔;中心瓶口贴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第一环形压敏胶和圆形无菌敷料芯。该输液贴可以灵活应用于小输液瓶口和大输液瓶口,能够防止小输液瓶和大输液瓶的瓶口被二次污染,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但该输液瓶口贴未具备消毒作用,在加药品或药液未一次性用完情况下,输液瓶口易产生细菌需要进一步消毒再盖设瓶口贴。
[0004]公开号为CN21337436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输液瓶口贴,瓶口贴包括瓶口贴主体,瓶口贴主体内设有敷料,敷料网为浸有碘伏的棉垫,瓶口贴主体上设有密封薄膜,瓶口贴主体上缠绕有固定钢丝,瓶口贴主体包括与瓶口贴合的支撑体,支撑体内设有放置槽,支撑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贴合连接件,贴合连接件上设有与瓶口的圆周表面贴合的贴合胶带,贴合连接件的一端与支撑体紧固连接。该瓶口贴提高瓶口贴与瓶口接触的牢固性。但贴合不够密封,不仅消毒碘伏容易挥发,且仍存在空气灰尘和细菌造成二次污染。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瓶口贴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通过内瓶盖内表面设置的棉花层及夹设于内瓶盖和棉花层之间的薄膜储液泡,即起到了消毒作用又有效解决了输液瓶口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包括外环瓶盖和内瓶盖,所述外环瓶盖盖设于输液瓶口并与输液瓶口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外环瓶盖的内圈边缘和内瓶盖密封连接;所述内瓶盖的内表面设置有棉花层,所述内瓶盖和棉花层之间夹设有薄膜储液泡;所述内瓶盖设置为可按压式瓶盖和/或薄膜储液泡设置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薄膜储液泡,第二端部穿设于所述外环瓶盖并活动连接。
[0008]为了防止在运输或装配过程中由于外力施压于内瓶盖导致薄膜储液泡破裂,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环瓶盖的内圈边缘盖设于所述内瓶盖的外圈边缘。
[0009]为了优化输液瓶口盖,通过拇指施压与内瓶盖摩擦,棉花层浸润充分且输液瓶盖消毒全面,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瓶盖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外环瓶盖由硬质材料制成。
[0010]为了刺破薄膜储液泡,结合棉花层发挥消毒作用,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瓶盖的内表面设置有朝向所述薄膜储液泡的凸起。
[0011]为了实现撕破薄膜储液泡,并起到牵引件的消毒作用,以免造成瓶口二次污染,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牵引件为棉绳和/或麻绳。
[0012]为了稳固牵引件,及提高牵引件使用的便捷性,并隔绝输液瓶口盖的内腔与外界的细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环瓶盖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所述牵引件穿设的通孔,所述牵引件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粘贴件,所述粘贴件盖设于所述通孔并与外环瓶盖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0013]为了固定外环瓶盖,使得输液瓶口盖和输液瓶口形成密封的腔室,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环瓶盖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输液瓶口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
[0014]为了固定外环瓶盖,并保证输液瓶口盖和输液瓶口形成密封的腔室,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环瓶盖的盖口边缘设置有弹性边,所述弹性边设置为收口状。
[0015]为了防止输液瓶口盖与输液瓶配合时用力过度,破坏棉花层和薄膜储液泡,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棉花层和外环瓶盖口之间或外环瓶盖口处设置有限位件。
[0016]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或取用使用过程中,棉花层造成二次污染及薄膜储液泡挤压破裂,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环瓶盖的盖口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设置有拉耳。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结构合理,设置密封连接的外环瓶盖和内瓶盖,外环瓶盖与输液瓶口可拆卸固定连接,内瓶盖的内表面设置棉花层及夹设于内瓶盖和棉花层之间的薄膜储液泡,通过内瓶盖设置为可按压式瓶盖和/或薄膜储液泡设置的牵引件,使得薄膜储液泡内的消毒液流出润湿棉花层进行消毒;即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阻挡空气灰尘和细菌有效解决了输液瓶口二次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输液瓶口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输液瓶口盖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输液瓶口盖的另一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输液瓶口盖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输液瓶口盖和输液瓶配合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输液瓶口盖和输液瓶配合的剖视图;。
[0019]图中:1

A、外环瓶盖;2

B、内瓶盖;2、棉花层;3、薄膜储液泡;4、输液瓶口;10、弹性边;11、挡片;12、凸起;13、限位环;30、牵引件;31、粘贴件;110、拉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外环瓶盖由硬质材料制成,硬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和金属制品。
[0022]内瓶盖由软质材料制成,软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橡胶和硅胶。
[0023]棉花层棉花层为任意一种几何图形,为棉花层充分吸收消毒液,棉花层为圆形,且棉花层的直径等于外环瓶盖的直径。
[0024]薄膜储液泡薄膜为聚乙烯(PE)薄膜;储存的液体为消毒的酒精或碘酒。
[0025]牵引件牵引件包括但不限于为棉绳、麻绳、尼龙绳和塑料绳,进一步的,牵引件为棉绳和/或麻绳。棉绳或麻绳利用毛细原理将消毒液吸取至第二端部,棉绳或麻绳吸水膨胀,即对外环瓶盖侧壁设置的通孔进行消毒,且阻隔空气细菌或灰尘进入通孔。
[0026]限位件限位件设置于棉花层和外环瓶盖口之间或外环瓶盖口处,限位件设置为限位环或至少一个凸块,限位环或凸块的凸起方向朝向输液瓶口盖的内腔。
[0027]挡片挡片为铝箔材质。
[0028]输液瓶已配置好药品的药液待用或药液一次性未用完的输液瓶口仍盖设有橡胶塞;另一种螺纹配合固定外环瓶盖的方案,外环瓶盖设置有内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瓶盖(1

A)和内瓶盖(1

B),所述外环瓶盖(1

A)盖设于输液瓶口(4)并与输液瓶口(4)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外环瓶盖(1

A)的内圈边缘和内瓶盖(1

B)密封连接;所述内瓶盖(1

B)的内表面设置有棉花层(2),所述内瓶盖(1

B)和棉花层(2)之间夹设有薄膜储液泡(3);所述内瓶盖(1

B)设置为可按压式瓶盖和/或薄膜储液泡(3)设置有牵引件(30),所述牵引件(30)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薄膜储液泡(3),第二端部穿设于所述外环瓶盖(1

A)并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瓶盖(1

A)的内圈边缘盖设于所述内瓶盖(1

B)的外圈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盖(1

B)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外环瓶盖(1

A)由硬质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消毒作用的输液瓶口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梅毛梅君华囡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