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取药的口服液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597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精确取药的口服液瓶盖。包括瓶盖和穿过瓶盖的吸液管,吸液管被瓶盖分为容纳段一和容纳段二,容纳段一远离容纳段二的一端连通有吸耳球,容纳段二远离容纳段一的一端为渐缩段,渐缩段连通有防滴液组件,防滴液组件的出口处边缘为弧形边。通过在吸液管的出口处设有防滴液组件可以有效的防止药液滴落,具体为防滴液组件的出口处边缘为弧形边,且弯曲的导向段使得防滴液组件的出口向上,在药液表面分子张力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防止药液滴落。同时在吸液管从瓶体内吸取液体后,在拿出提起的过程中,容易漏出的液体会通过缺口沿着导流槽一和导流槽二漏出在瓶体中,从而进一步降低漏液的可能性。一步降低漏液的可能性。一步降低漏液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确取药的口服液瓶盖


[0001]本技术属于取液容器
,具体来说是一种精确取药的口服液瓶盖。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液体药品主要是用瓶体来盛装,人们在定量地取用液体药品时,大部分都会采用倾倒的方式将液体药品倒至量筒中进行量取,但是由于瓶口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倾倒的过程中把握不住倾倒的速度,很容易倾倒过量的药品,造成药品的浪费;而要是将多倒出的药品重新倒回原药品容器的话,则会污染药品容器中的所有药品。同时,倾倒液体药品时会打开瓶体使得瓶体内的药品与空气接触,药品多次与空气接触会使药品氧化变质,影响其效果。
[0003]经检索。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定量取液的试剂瓶(申请号为CN202022025448.2,申请日为2020.09.16),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定量取液的试剂瓶,包括瓶身,瓶身顶部的瓶口处设有瓶盖,所述瓶盖内插接有取液管,取液管的底端延伸至瓶身内腔的底部,取液管的顶端连接有容纳管,容纳管与瓶盖之间的取液管上设置有阀门,容纳管为底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管体,且容纳管的表面设有刻度,容纳管内滑动连接有活塞。该定量取液的试剂瓶,采用拉杆拉动活塞可实现将瓶身内的液体抽入至容纳管内,通过容纳管上的刻度可精准的对取液量进行读取,在定量取液结束后,可手动关闭阀门,然后将橡胶软管远离出液管的一端插入至待转移的容器中,下推手柄即可实现将容纳管内的液体取出,其整个操作简单,定量精准,避免了药液浪费,提高了取液效率。但是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取液的过程中会出现管口滴液的情况,从而造成药液污染且影响准确度,且容纳管在吸取液体的过程中会出现气泡,从而影响计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药瓶取液会存在漏液和计量不准确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取药的口服液瓶盖,包括瓶盖和穿过所述瓶盖的吸液管,所述吸液管被瓶盖分为容纳段一和容纳段二,所述容纳段一远离所述容纳段二的一端连通有吸耳球,所述容纳段二远离所述容纳段一的一端为渐缩段,所述渐缩段连通有防滴液组件,所述防滴液组件的出口处边缘为弧形边,所述防滴液组件的导向段外壁的边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一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靠近导向段内壁的一侧设有水平的导流槽一,所述弧形凸起的弧形面与缺口配合形成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连通有沿着导向段外壁的导流槽二,所述导向段外壁的最低点向下延伸形成有引流凸起,所述引流凸起设有导流槽三与导流槽二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缺口的直径小于导向段外壁厚度。
[0010]优选的,所述吸液管的容积为所述吸耳球的容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0011]优选的,所述防滴液组件内还设有网状隔层。
[0012]优选的,所述防滴液组件的出口处水平。
[0013]优选的,所述容纳段一表面设有刻度条一,所述容纳段二表面设有刻度条二,所述刻度条一和刻度条二的刻度方向相反。
[0014]优选的,所述吸耳球内壁设有疏水涂层。
[0015]优选的,所述网状隔层设有两层,且所述两层网状隔层的网孔相互交错。
[0016]3.有益效果
[0017]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取药的口服液瓶盖,包括瓶盖和穿过瓶盖的吸液管,吸液管被瓶盖分为容纳段一和容纳段二,容纳段一远离容纳段二的一端连通有吸耳球,容纳段二远离容纳段一的一端为渐缩段,渐缩段连通有防滴液组件,防滴液组件的出口处边缘为弧形边,防滴液组件的导向段外壁的边缘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一弧形凸起,弧形凸起靠近导向段内壁的一侧设有水平的导流槽一,弧形凸起的弧形面与缺口配合形成弧形缺口,弧形缺口连通有沿着导向段外壁的导流槽二,导向段外壁的最低点向下延伸形成有引流凸起,引流凸起设有导流槽三与导流槽二连通。通过在吸液管的出口处设有防滴液组件可以有效的防止药液滴落,具体为防滴液组件的出口处边缘为弧形边,且弯曲的导向段使得防滴液组件的出口向上,在药液表面分子张力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防止药液滴落。同时在吸液管从瓶体内吸取液体后,在拿出提起的过程中,容易漏出的液体会通过缺口沿着导流槽一和导流槽二漏出在瓶体中,从而进一步降低漏液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精确取药的口服液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防滴液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22]100、瓶体;210、瓶盖;220、吸耳球;230、容纳段一;231、刻度条一;240、容纳段二;241、刻度条二;250、渐缩段;260、防滴液组件;261、导向段内壁;2611、弧形边;262、导向段外壁;2621、缺口;263、弧形凸起;2631、导流槽一;2632、弧形缺口;2633、导流槽二;2634、导流槽三;264、引流凸起;270、网状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精确取药的口服液瓶盖,包括瓶盖210和穿过瓶盖210的吸液管,吸液管被瓶盖210分为容纳段一230和容纳段二240,容纳段一230远离容纳段二240的一端连通有吸耳球220,容纳段二240远离容纳段一230的一端为渐缩段250,渐缩段250连通有防滴液组件260,防滴液组件260的出口处边缘为弧形边2611,防滴液组件260的导向段外壁262的边缘设有缺口2621,缺口2621内设有一弧形凸起263,弧形凸起263靠近导向段内壁261的一侧设有水平的导流槽一2631,弧形凸起263的弧形面与缺口2621配合形成弧形缺口2632,弧形缺口2632连通有沿着导向段外壁262的导流槽二2633,导向段外壁262的最低点向下延伸形成有引流凸起264,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确取药的口服液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210)和穿过所述瓶盖(210)的吸液管,所述吸液管被瓶盖(210)分为容纳段一(230)和容纳段二(240),所述容纳段一(230)远离所述容纳段二(240)的一端连通有吸耳球(220),所述容纳段二(240)远离所述容纳段一(230)的一端为渐缩段(250),所述渐缩段(250)连通有防滴液组件(260),所述防滴液组件(260)的出口处边缘为弧形边(2611),所述防滴液组件(260)的导向段外壁(262)的边缘设有缺口(2621),所述缺口(2621)内设有一弧形凸起(263),所述弧形凸起(263)靠近导向段内壁(261)的一侧设有水平的导流槽一(2631),所述弧形凸起(263)的弧形面与缺口(2621)配合形成弧形缺口(2632),所述弧形缺口(2632)连通有沿着导向段外壁(262)的导流槽二(2633),所述导向段外壁(262)的最低点向下延伸形成有引流凸起(264),所述引流凸起(264)设有导流槽三(2634)与导流槽二(2633)连通。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祝君童荣生刘心霞易小清崔小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