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蓄水洞库气爆强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64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蓄水洞库气爆强度的装置,包括集气稳流圆管,所述集气稳流圆管包括第一直管、弯管和第二直管,所述第一直管侧壁开设第一小孔,所述第二直管侧壁开设第二小孔,所述第一直管内间隔设置有整流板,所述第二直管外侧连接有导气板,所述第二直管末端设有管端盖板,所述管端盖板上设有盖板通孔,水体进入集气稳流圆管,第一小孔和第二小孔有效地平缓集气稳流圆管的管内水面,防止气团的形成;另一方面,洞顶气体可以通过交错布置的第一小孔和第二小孔进入集气稳流圆管,管端盖板通过盖板通孔分割气体并排出小气泡,大大降低蓄水洞库的气爆强度。低蓄水洞库的气爆强度。低蓄水洞库的气爆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蓄水洞库气爆强度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域防洪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蓄水洞库气爆强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流域防洪保安的要求日益提高,建设具有洪水调蓄能力的水库是解决防洪问题的重要手段。常规的地表水库建设需淹没大量优质土地,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新建常规水库工程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地下蓄水洞库,洪涝时调蓄多余水量,已成为解决洪涝问题的新出路。
[0003]蓄水洞库是一种解决流域洪涝的大型地下调蓄工程,通常由进水闸、地下洞库、出水闸或泵站、通气井等部分组成。发生暴雨时,大量雨洪通过进水闸泄入洞库,大流量快速水流进入洞库时会挟带大量空气,水流在洞库内消能时还会掺混大量空气,洞库内水流逐渐由无压流状态转变为有压流状态,在压力状态转变过程中,不稳定、不规则的波动水面将会在洞库顶部形成截留气团,气团若无法及时排除,洞库水流由单一液相转变为水气两相流,流态变得极为复杂,气团随水流迁移、明满流交替将导致洞库内压力波动。气团到达通气井时,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漂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蓄水洞库气爆强度的装置,包括:洞库拱顶(1),所述洞库拱顶(1)向上连通有通气井(2),所述洞库拱顶(1)内壁上安装有集气稳流圆管(4),其特征是:所述集气稳流圆管(4)包括第一直管(40)、弯管(41)和第二直管(42),所述第一直管(40)固定于所述洞库拱顶(1)的上顶面,所述弯管(41)位于所述洞库拱顶(1)与所述通气井(2)交叉口,所述第二直管(40)位于所述通气井(2)内,其中,所述洞库拱顶(1)内部固定有支护结构钢筋网(10),所述洞库拱顶(1)包括表面的初喷(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蓄水洞库气爆强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直管(40)安装在所述洞库拱顶(1)顶面下方并延伸至所述通气井(2),所述第一直管(40)侧壁开设有第一小孔(400),所述第一小孔(400)沿所述第一直管(40)管壁一周均匀布设,且所述第一小孔(400)沿所述第一直管(40)轴线间隔且交错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蓄水洞库气爆强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弯管(41)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管(40)相连,所述弯管(41)成90度转角后管口竖直向上,所述弯管(4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管(4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蓄水洞库气爆强度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直管(42)的管壁开设有第二小孔(430),所述第二小孔(430)所述第二小孔(430)沿所述第二直管(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军梁清宇李春贵傅理文穆锦斌金倩楠李洁吴益金玉杨清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