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552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车架包括:前车架、中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沿前后间隔设置;中车架分别与前车架和后车架连接,中车架构造有电池容纳腔;电池包设于电池容纳腔内且与中车架连接,电池容纳腔与电池包的形状一致,且电池包的外周与电池容纳腔的内侧壁的间隙小于等于预设值。将电池包设置在中车架形成的电池容纳腔内,且电池包的外周与电池容纳腔的内侧壁的间隙小于等于预设值,这样不但能够在碰撞时使得电池包参与传力,提高碰撞吸能能力,而且由于电池容纳腔与电池包的形状一致,充分利用了电池容纳腔的空间,尽量多地布置电池包,继而可以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的续航里程。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车架与电池包之间连接时,车架的纵梁会对电池包的体积有较大的限制,车辆的续航能力较差,且干涉电池包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架,该车架不仅能够提高碰撞吸能能力,而且能够增加续航能力。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架的车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沿前后间隔设置;
[0006]中车架,所述中车架分别与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连接,所述中车架构造有电池容纳腔;
[0007]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于所述电池容纳腔内且与所述中车架连接,所述电池容纳腔与所述电池包的形状一致,且所述电池包的外周与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侧壁的间隙小于等于预设值。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将电池包设置在中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沿前后间隔设置;中车架,所述中车架分别与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连接,所述中车架构造有电池容纳腔;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于所述电池容纳腔内且与所述中车架连接,所述电池容纳腔与所述电池包的形状一致,且所述电池包的外周与所述电池容纳腔的内侧壁的间隙小于等于预设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10mm

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与所述中车架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架的前端向前至多延伸至门槛梁的前端,且所述中车架的前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到门槛梁的前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距离为0

200mm;所述中车架的后端向后至多延伸至门槛梁的后端,且所述中车架的后端在水平面的上的投影到门槛梁的后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距离为0

2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架位于两侧门槛梁之间,且所述中车架的左侧与左侧门槛梁的距离为5

10mm,所述中车架的右侧与右侧门槛梁的距离为5

1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架的宽度大于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中每一个的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的后端向外侧延伸以连接所述中车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壳体一体挤压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壳体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溃缩腔;和/或所述电池包的壳体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溃缩腔。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车架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沿前后方向间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玉波凌和平廖银生程鹏刁义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