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龙专利>正文

一种被动式建筑节能门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5269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被动式建筑节能门窗系统,包括门窗框体、门窗扇和保温玻璃,所述门窗框体中设置有窗扇口且窗扇口的两侧铰链连接有两个对开式的门窗扇,两个门窗扇的尺寸与窗扇口的尺寸相适配,两个门窗扇的内部均嵌入安装有两个保温玻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密封挡板和密封条一对关闭时的门窗扇与门窗框体的四周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门窗扇与门窗框体的连接处漏风,同时在两个门窗扇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凹槽和密封条二在关闭门窗扇时两个密封条二相对的一面相抵接,并在抵板和弹簧的作用下增加其之间的抵接力,进而对两个门窗扇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提高了门窗的气密性,防止能量从缝隙中流失,降低建筑能量的损耗。的损耗。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式建筑节能门窗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被动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被动式建筑节能门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被动房”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自1991年在德国Darmstadt市建成第一座被动房至今,20多年的实践已充分验证了其高舒适性和超低能耗的特点。所谓“被动房”是指通过采用先进节能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使建筑围护结构达到最优化,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并通过新风系统的高效热(冷)回收装置将室内废气中的热(冷)量回收利用,从而显著降低建筑的采暖和制冷需求。在此基础上,被动式建筑还通过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来实现舒适的温度、湿度和采光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主动式机械采暖或制冷系统的依赖或完全取消这类设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国际上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能效高且居住舒适的建筑,在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它是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最重要途径,代表了世界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以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建筑是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国际上建筑节能技术进步非常快,已从低能耗建筑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到产能建筑上发展。
[0003]现有的被动式建筑使用的门窗气密性较差,在关闭门窗时,门窗扇与门窗框体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缝隙,导致能量流失,同时保温隔热的性能较差,加快了能量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门窗气密性较差,在关闭门窗时,门窗扇与门窗框体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缝隙,导致能量流失,同时保温隔热的性能较差,加快了能量的损耗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被动式建筑节能门窗系统,包括门窗框体、门窗扇和保温玻璃,所述门窗框体中设置有窗扇口且窗扇口的两侧铰链连接有两个对开式的门窗扇,两个门窗扇的尺寸与窗扇口的尺寸相适配,两个门窗扇的背面相对的一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门窗把手,两个门窗扇的内部均嵌入安装有两个保温玻璃,前面的保温玻璃与门窗扇的四周边缘处均粘附连接有前密封胶条,背面的保温玻璃与门窗扇的四周边缘处均粘附连接有后密封胶条,门窗框体的背面内沿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挡板,且密封挡板的内沿表面包覆于两个门窗扇的外沿并与两个门窗扇的背面相抵接,两个门窗扇的相对面中部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长度完成贯穿于门窗扇,且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与凹槽等长的密封条二,两个密封条二相对的一面相互抵接。
[0006]优选的,所述密封挡板靠近门窗扇的一面四周中部开设有矩形状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一,密封条一的一面与门窗扇的背面相抵接。
[0007]优选的,所述密封条二呈O形空心结构,且密封条二的内部左右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抵板,两个抵板的长度与密封条二相同,且两个抵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设置有弹
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于两个抵板相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保温玻璃与门窗扇四周连接处均注入连接有密封胶体,两个保温玻璃之间间隔嵌入安装,且其之间形成隔热腔室,隔热腔室的内部注入隔热气体。
[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玻璃与门窗扇四周连接处均注入连接有密封胶体,两个保温玻璃之间间隔嵌入安装,且其之间形成隔热腔室,隔热腔室的内部注入隔热气体。
[0010]优选的,所述门窗框体和门窗扇均采用被动式门窗型材,且门窗框体呈空心结构,并且其内部设置有隔热填充。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被动式建筑节能门窗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密封挡板和密封条一对关闭时的门窗扇与门窗框体的四周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门窗扇与门窗框体的连接处漏风,同时在两个门窗扇相对的一面设置有凹槽和密封条二在关闭门窗扇时两个密封条二相对的一面相抵接,并在抵板和弹簧的作用下增加其之间的抵接力,进而对两个门窗扇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提高了门窗的气密性,防止能量从缝隙中流失,降低建筑能量的损耗。
[0013]2、本技术在门窗框体内部设置有隔热填充,又在两个保温玻璃的作用下对门窗进行隔热保温处理,从而减小能量的损耗,且两个保温玻璃之间形成隔热腔室,同时在隔热腔室的内部注入隔热气体,从而进一步的对能量的传递进行阻隔,有效提高了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进一步的降低了建筑能量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室外立体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室内立体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图3中A

A处剖面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图3中B

B处剖面示意图。
[0019]图中:1、门窗框体;2、门窗扇;3、保温玻璃;4、前密封胶条;5、门窗把手;6、密封挡板;7、后密封胶条;8、密封胶体;9、隔热腔室;10、隔热填充;11、密封条一;12、凹槽;13、密封条二;14、抵板;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涉及一种被动式建筑节能门窗系统,如图1

5所示,包括门窗框体1、门窗扇2和保温玻璃3,门窗框体1中设置有窗扇口且窗扇口的两侧铰链连接有两个对开式的门窗扇2,两个门窗扇2的尺寸与窗扇口的尺寸相适配,两个门窗扇2的背面相对的一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门窗把手5,门窗把手5位于室内,两个门窗扇2的内部均嵌入安装有两个保温玻璃3,前面的保温玻璃3与门窗扇2的四周边缘处均粘附连接有前密封胶条4,背面的保温玻璃3与门窗扇2的四周边缘处均粘附连接有后密封胶条7,门窗框体1的背面内沿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挡板6,且密封挡板6的内沿表面包覆于两个门窗扇2的外沿并与两个门窗扇2的背面相抵接,两个门窗扇2的相对面中部均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长度完成贯穿于门窗扇2,且凹槽12的内部均设置有与凹槽12等长的密封条二13,两个密封条二13相对的一面相互抵接,在关闭门窗扇2时两个密封条二13的相对的一面相互抵接对门窗扇2的连接处进行
密封处理,同时在抵板14和弹簧15的弹性作用下增加两个密封条二13之间的抵接力,从而提高两个门窗扇2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门窗的气密性,防止能量从缝隙中流失,降低建筑能量的损耗。
[0021]进一步的,密封挡板6靠近门窗扇2的一面四周中部开设有矩形状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一11,密封条一11的一面与门窗扇2的背面相抵接,在关闭门窗扇2完成时,门窗扇2的一面与密封挡板6和密封条一11紧紧相抵接,在密封挡板6和密封条一11对关闭时的门窗扇2与门窗框体1的四周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门窗扇2与门窗框体1的连接处漏风。
[0022]进一步的,密封条二13呈O形空心结构,且密封条二13的内部左右内壁对称设置有两个抵板14,两个抵板14的长度与密封条二13相同,且两个抵板14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建筑节能门窗系统,包括门窗框体(1)、门窗扇(2)和保温玻璃(3),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框体(1)中设置有窗扇口且窗扇口的两侧铰链连接有两个对开式的门窗扇(2),两个门窗扇(2)的尺寸与窗扇口的尺寸相适配,两个门窗扇(2)的背面相对的一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门窗把手(5),两个门窗扇(2)的内部均嵌入安装有两个保温玻璃(3),前面的保温玻璃(3)与门窗扇(2)的四周边缘处均粘附连接有前密封胶条(4),背面的保温玻璃(3)与门窗扇(2)的四周边缘处均粘附连接有后密封胶条(7),门窗框体(1)的背面内沿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挡板(6),且密封挡板(6)的内沿表面包覆于两个门窗扇(2)的外沿并与两个门窗扇(2)的背面相抵接,两个门窗扇(2)的相对面中部均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长度完成贯穿于门窗扇(2),且凹槽(12)的内部均设置有与凹槽(12)等长的密封条二(13),两个密封条二(13)相对的一面相互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建筑节能门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挡板(6)靠近门窗扇(2)的一面四周中部开设有矩形状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