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25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设置包括有外侧的壳体,且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并且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操控板,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立杆,且立杆的内侧设置有挂接杆,所述显示屏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板,且防护板的上端前侧设置有挂接块,并且显示屏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后侧设置有导热硅脂,且导热硅脂的后端设置有散热翅片,并且显示器的下侧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套筒,并且减震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控制面板内外缺少防护结构,导致容易损坏,且存在内部安热不良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面板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

技术介绍

[0002]内齿圈与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油口进入的油推动转子绕一个中心点公转。这种缓慢旋转的转子通过花键轴驱动输出称为摆线液压马达。这种最初的摆线马达问世后,经过几十年演化,另一种概念的马达也开始形成。19世纪50年代末期,最初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是由油泵的一个定转子部件发展而来的,这个部件由一个内齿圈和一个与之相配的齿轮或转子组成。实现液压马达驱动运行需要依靠控制面板进行调试操作,控制面板主要包括有外壁壳体,显示屏和内部的电路板组成。
[0003]但是,现有的控制面板显示屏外侧缺少防护结构,容易被误碰损坏,内部的电路板一般固定安装,导致跌落时容易震动损坏,且现有的控制面板一般为较薄的矩形板块结构,内部零件安装较为紧密,进而导致内部散热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以解决现有的控制面板内外缺少防护结构,导致容易损坏,且存在内部安热不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设置包括有外侧的壳体,且壳体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并且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操控板,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立杆,且立杆的内侧设置有挂接杆,所述显示屏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板,且防护板的上端前侧设置有挂接块,并且显示屏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后侧设置有导热硅脂,且导热硅脂的后端设置有散热翅片,并且显示器的下侧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套筒,并且减震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
[000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侧两端设置有定位轴,且定位轴的外端连接有导轨板,并且导轨板向前延伸到显示屏的外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板设置为L形结构,且导轨板的内侧开设有开口相对的卡槽,并且防护板的外端与卡槽滑动卡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上端设置有凸柱,且凸柱的内部设置有销杆,并且销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接套。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套的外端固定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与挂接块固定连接,并且挂接块设置为弧形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置为L形结构,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并且隔板将电路板和显示器分隔在两个区域空间,且壳体的后侧开设有散热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操控板和显示器均通过导线排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且电路板的上下侧设置有散热空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且位于电路板的两侧开设有滑槽,并且固定板的外端与滑槽滑动连接,且电路板通过螺钉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利用防护板起到对显示屏的防尘和防撞击效果,且通过导轨板和卡槽,便于防护板上下移动,并且通过挂接杆、挂接块和转动杆,使得将防护板向上拉开后,通过挂接杆和挂接块挂接固定,方便操控;利用固定板、滑槽、减震套筒和减震弹簧,使得电路板获得一定的减震效果,防止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跌落或者撞击导致内部电路板损坏,进而起到对电路板的防护效果;利用散热孔、散热翅片和导热硅脂,以及电路板外侧的散热空间,便于加强壳体内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主体总体外观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C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D处结构示意图。
[0020]1、装置主体;2、显示屏;3、立杆;4、挂接杆;5、操控板;6、散热孔;7、电路板;8、壳体;9、定位轴;10、导轨板;11、防护板;12、卡槽;13、挂接块;14、转动杆;15、凸柱;16、销杆;17、转接套;18、显示器;19、导热硅脂;20、散热翅片;21、滑槽;22、固定板;23、减震套筒;24、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主体总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C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2中D处结构示意图。
[0023]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包括:装置主体1、壳体8、防护板11、导热硅脂19、散热翅片20和减震套筒23。
[0024]具体的,装置主体1设置包括有外侧的壳体8,且壳体8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2,并且显示屏2的下端设置有操控板5,壳体8的上端设置有立杆3,且立杆3的内侧设置有挂接杆4,显示屏2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板11,且防护板11的上端前侧设置有挂接块13,并且显示屏2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器18,显示器18的后侧设置有导热硅脂19,且导热硅脂19的后端设置有散
热翅片20,并且显示器18的下侧设置有电路板7,电路板7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22,且固定板2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套筒23,并且减震套筒23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24。
[0025]在本实施例中,壳体8、显示屏2、操控板5、以及电路板7和显示器18作为现有技术中的控制面板组件。
[0026]导热硅脂19粘附在显示器18背面,加强显示器18固定稳定性。
[0027]两个减震套筒23设置上下对称形成一组减震单元,且减震弹簧24插接固定在上下套筒之间,并且电路板7的下端共设置有三组减震单元。
[0028]壳体8的外侧两端设置有定位轴9,且定位轴9的外端连接有导轨板10,并且导轨板10向前延伸到显示屏2的外端;导轨板10设置为L形结构,且导轨板10的内侧开设有开口相对的卡槽12,并且防护板11的外端与卡槽12滑动卡接。
[0029]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板11下滑到底端时,与操控板5内侧端面接触,实现限位功能,防护板11可从导轨板10内部向上滑动抽出,便于受到撞击损坏后更换。
[0030]防护板11的上端设置有凸柱15,且凸柱15的内部设置有销杆16,并且销杆1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转接套17;转接套17的外端固定有转动杆14,且转动杆14与挂接块13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设置包括有外侧的壳体(8),且壳体(8)的前侧设置有显示屏(2),并且显示屏(2)的下端设置有操控板(5),所述壳体(8)的上端设置有立杆(3),且立杆(3)的内侧设置有挂接杆(4),所述显示屏(2)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板(11),且防护板(11)的上端前侧设置有挂接块(13),并且显示屏(2)的内侧设置有显示器(18),所述显示器(18)的后侧设置有导热硅脂(19),且导热硅脂(19)的后端设置有散热翅片(20),并且显示器(18)的下侧设置有电路板(7),所述电路板(7)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22),且固定板(2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套筒(23),并且减震套筒(23)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外侧两端设置有定位轴(9),且定位轴(9)的外端连接有导轨板(10),并且导轨板(10)向前延伸到显示屏(2)的外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多速调节摆线液压马达的防护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板(10)设置为L形结构,且导轨板(10)的内侧开设有开口相对的卡槽(12),并且防护板(11)的外端与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剑楠杨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力沃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