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热解碳各向异性特征的C/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515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考虑热解碳各向异性特征的C/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方法,根据CVI过程中热解碳的各向异性特征,建立了C/C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简单插值方法得到等效基体属性,并读取每个等效基体单元的体心坐标,其次,通过泰森多边形原理判断等效基体单元所属的区域,完成各向异性热解碳围绕纤维生长的形貌表征,最终实现C/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有效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了目前数值模型中热解碳建模的不足,准确表征了各向异性热解碳围绕纤维生长的形貌特征,同时综合考虑了孔隙对复合材料整体有效弹性性能的影响,为其他含有热解碳的复合材料建模提供一定的借鉴。借鉴。借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热解碳各向异性特征的C/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力学计算领域,涉及一种考虑热解碳各向异性特征的C/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C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能源领域,如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喷管、飞机刹车盘、硅单晶炉热场部件等。化学气相渗透(CVI)是制备高性能C/C复合材料的主要工艺,由该工艺制备的C/C复合材料基体为热解碳。根据热解碳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微观形貌可分为四种织构,分别为各向同性、暗层、光滑层和粗糙层。不同织构热解碳围绕碳纤维生长特征存在区别,另外,由于不同织构热解碳的各向异性程度不同,使得沿不同方向的微观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差异,导致不同织构热解碳C/C复合材料具备不同的力学性能,从而影响着C/C复合材料部件的服役寿命及工作环境。目前,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表征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和仿真,然而实验方法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因此,建立一种考虑热解碳各向异性特征的仿真方法对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数值和解析模型是预测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热解碳各向异性特征的C/C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C/C复合材料主要由热解碳、碳纤维和孔隙组成,利用热解碳的各向异性材料属性和Voigt和Reuss模型,采用简单插值的方法对热解碳和孔隙进行等效处理,计算出包含原始热解碳和孔隙的等效基体弹性刚度矩阵:始热解碳和孔隙的等效基体弹性刚度矩阵:始热解碳和孔隙的等效基体弹性刚度矩阵:其中,V0和V1分别表示原始热解碳基体的体积分数和孔隙的体积分数,C0和C1分别表示原始热解碳基体和孔隙的刚度矩阵,和分别是利用Voigt和Reuss模型得到的弹性刚度矩阵,是由简单插值方法得到的等效基体弹性刚度矩阵;本步骤将C/C复合材料简化为由等效基体和碳纤维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步骤2:对两相复合材料,利用随机序列吸附算法,在Matlab中输入纤维体积分数以及纤维的长径比,从而输出纤维的端点位置坐标集;利用Python程序在ABAQUS软件中读取纤维端点位置坐标集,并输入模型尺寸和网格尺寸,建立C/C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输出经过网格化后的等效基体单元体心坐标集;步骤3:根据步骤二中的等效基体单元体心坐标集,计算每个单元体心到不同纤维之间的距离d;定义等效基体单元体心坐标点为M(x,y,z),纤维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P(x0,y0,z0)和Q(x1,y1,z1),经过M点垂直于直线PQ的垂足坐标N(x
c
,y
c
,z
c
),则通过等式(4

6)确定该距离值d:离值d:离值d:其中,m、n、q和t是引入的中间变量;步骤4:利用步骤三得到的距离值,基于泰森多边形原理,对等效基体区域进行分类,当任意两根纤维p
i
,p
j
和任意一个等效基体单元e满足公式(7)条件时,该等效基体单元则被视为隶属于纤维p
i
的一个泰森多边形区域内,以此类推,该区域内等效基体单元集构成了围绕纤维p
i
生长的热解碳形貌,从而建立了具有热解碳形貌特征的C/C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
d(e,p
i
)<d(e,p
j
) (j=1,...,n;j≠i)
ꢀꢀꢀꢀꢀꢀꢀꢀꢀꢀꢀꢀꢀꢀꢀꢀꢀ
(7)步骤5:将步骤1中得到的等效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乐华葛健晁许江李伟李贺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