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角膜交联效果的制剂及角膜交联组合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97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角膜交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角膜交联效果的制剂及角膜交联组合制剂。其中用于提高角膜交联效果的制剂为Zeta电位在40 mV以上的PF聚合物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Zeta电位在40 mV以上的PF聚合物溶液可以显著提高核黄素的透上皮能力,其在未去上皮情况下的交联效果几乎可以达到去上皮的核黄素交联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角膜交联效果的制剂及角膜交联组合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角膜交联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角膜交联效果的制剂及角膜交联组合制剂。

技术介绍

[0002]圆锥角膜是一种角膜的非感染性变性疾病,它常造成不规则近视散光及高度近视,晚期会出现角膜后弹力层破裂、急性角膜水肿,形成混浊瘢痕,视力显著下降。此阶段要改善视力只能行角膜移植术。核黄素/紫外光(370 nm)角膜交联术被认为是一种能有效控制圆锥角膜进展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渗入角膜基质的核黄素与紫外光相互作用,产生活性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诱导胶原纤维化,发生化学交联反应,使角膜纤维增粗,角膜细胞凋亡,提高角膜对其它一些酶抵抗效应,从而防止圆锥角膜进一步发展造成更严重的角膜以及视力的损害。由于角膜上皮的特殊结构及药物核黄素难透上皮的特性,目前临床用常用的交联手术多是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去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有利于角膜基质对核黄素的吸收而增强角膜胶原的交联强度,但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和角膜上皮修复的时间,在术后 24
r/>48 h,术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提高角膜交联效果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为Zeta电位在40 mV以上的PF聚合物溶液。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角膜交联效果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F聚合物溶液通过透析处理使其Zeta电位在40 mV以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角膜交联效果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F聚合物溶液的制备过程如下:将聚乙酰亚胺加入到无水甲醇中充分溶解得到聚乙酰亚胺甲醇溶液,取一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海杨梅周行涛高蓉蓉陈中幸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