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气泡VOCs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488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气泡VOCs废气处理系统,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虹吸引流罐、储水槽,虹吸引流罐与储水槽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储水槽上设置有反应槽,反应槽内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储水槽通过传输管连接有喷淋塔,喷淋塔内设置有喷淋器,喷淋器的一端与反应槽连接,喷淋塔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末端开设有出风口,排气管的前端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控制虹吸引流罐,来改变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工作效率,使微纳米气泡制备的更为均匀,还能调节催化剂箱,完成催化剂箱的转换,更加方便快捷,并且缩短了催化剂箱的更换维护周期。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气泡VOCs废气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微气泡VOCs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VOCs废气处理企业大多以传统的废气处理方式解决废气方面问题,如活性炭箱吸附脱附,固定床等,但目前这些工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占地面积,后期维护难,前期投资大等等问题,很多现有的废气处理方法很难达到企业的废气设备建设要求;近年来微气泡的研究成为了热点,研究学者发现微气泡是以纳米级的水气泡,使水分子的原子团变得更小,而纳米气泡中的氧融入到原子团的间隙中,氧分子打破水界面是超氧细气泡融入水中,水分团通过“布朗运动”不断地进行不规则的撞击,使大量的超氧纳米气泡在水中溶解、破裂时,瞬间的高温和破解是的超声波产生大量活性氧、氧离子、氢离子和羟基等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具有超高的还原电位和超强的强氧化效果,而这种自由基可以用于分解VOCs中各组分,从而达到净化VOCs的目的;传统喷淋塔处理工艺很难处理杂质难容或不易溶解组分,直接排出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微纳米气泡具有气泡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上升速度慢及较强的氧化性的特点,非常适合进行涂装废气的吸附处理,在水中通入微纳米气泡,可以提升吸入水中VOCs的分解效率,可有效地分离水中固体杂质、快速提高水体氧浓度、杀灭水中有害细菌等优点,因此,发展微纳米气泡的发生装置是市场的必然趋势,但现有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存在结构复杂、配合复杂,或制备得到的微纳米气泡数量少,不均匀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微气泡VOCs废气处理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气泡VOCs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虹吸引流罐、储水槽,所述虹吸引流罐与储水槽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所述储水槽上设置有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内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储水槽通过传输管连接有喷淋塔,所述喷淋塔内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的一端与反应槽连接,所述喷淋塔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末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排气管的前端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一号电机、二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驱动端伸入至排气管内部,且一号电机的驱动端上安插有一号催化剂箱,所述一号电机通过驱动端调节一号催化剂箱的摆动,所述二号电机的驱动端伸入至排气管内部,且二号电机的驱动端上安插有二号催化剂箱,所述二号电机通过驱动端控制二号催化剂箱的摆动,位于所述排气管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一号催化剂箱的支撑,所述一号催化剂箱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用于二号催化剂箱的支撑。
[0005]进一步在于,所述虹吸引流罐的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
[0006]进一步在于,所述虹吸引流罐、储水槽、喷淋塔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喷淋塔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进气口。
[0007]进一步在于,所述进水管上依次排列设置有水泵、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排气管的一侧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排气管内部还设置有臭氧传感器与风量传感器,所述臭氧传感器、风量传感器与无线传输模块连接。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排气管的后端表面可转动的设置有维护门,且排气管后端表面还固定安装有销套,所述销套上活动穿插有呈倒L形的插销,位于所述插销的一侧纵向排列有两个挡片。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一号催化剂箱与二号催化剂箱的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孔,所述二号电机通过驱动端插入至二号催化剂箱的条形孔内,所述一号电机通过驱动端插入至一号催化剂箱的条形孔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控制虹吸引流罐,来改变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工作效率,使微纳米气泡制备的更为均匀,且运行操作稳定,安全可靠,通过虹吸引流罐来控制进水速度,使微纳米气泡的产生更加稳定,产生气泡更多更均匀,采用高效微纳米气泡的发生装置,产生率高,且可根据气量控制发生量,进而可以控制废气处理,当废气通入量多时控制产生更多微气泡,废气通入量少控制产生少量的微气泡,使得废气处理更加智能,更加节能,节省费用,并且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节催化剂箱,完成催化剂箱的转换,更加方便快捷,并且缩短了催化剂箱的更换维护周期。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排气管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催化剂箱的调节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排气管的后视图。
[0016]图中:1、进水口;2、虹吸引流罐;3、出水口;4、底板;5、水泵;6、压力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进水管;9、储水槽;11、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2、反应槽;14、喷淋器;15、出风口;16、进气口;17、传输管;18、臭氧传感器;19、风量传感器;20、无线传输模块;21、二号催化剂箱;22、支撑座;23、一号催化剂箱;24、承托板;25、二号电机;26、一号电机;27、维护门;28、销套;29、插销;30、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微气泡VOCs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虹吸引流罐2、储水槽9,虹吸引流罐2与储水槽9之间通过进水管8连通,进水管8上依次排列设置有水泵5、压力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储水槽9上设置有反应槽12,反应槽12内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1,储水槽9通过传输管17连接有喷淋塔,喷淋塔内设置有喷淋器14,喷淋器14的一端与反应槽12连接,喷淋塔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末端开设有出风口15,虹吸引流罐2的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口1、出水口3,虹吸引流罐2、储水槽9、喷淋塔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喷淋塔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6;
具体使用时,虹吸引流罐2通过进水口1接入溶有高浓度臭氧的水箱,虹吸引流罐2通过进水管8与储水槽9连接,进而向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1中通入臭氧,产生含有臭氧的微纳米气泡,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喷淋器14,向喷淋塔中喷淋微纳米气泡,使VOC废气与微纳米气泡水雾混合,去除有机废气,臭氧还可以起到杀菌除臭的作用,用臭氧水制备的微纳米气泡,可以起到杀菌除臭的效果,喷淋的物质聚集在喷淋塔底部,水泵5将水从底部抽吸上来,通过传输管178将水送到储水槽9中,压力传感器6和温度传感器7感应过来水流压力及温度,及时控制调节进水速度,通过加减压法控制反应槽12反应速率,提高微纳米气泡产生量,使其更加稳定。
[0019]如图1

3所示,排气管的前端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一号电机26、二号电机25,一号电机26的驱动端伸入至排气管内部,且一号电机26的驱动端上安插有一号催化剂箱23,一号电机26通过驱动端调节一号催化剂箱23的摆动,二号电机25的驱动端伸入至排气管内部,且二号电机25的驱动端上安插有二号催化剂箱21,二号电机25通过驱动端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VOCs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虹吸引流罐(2)、储水槽(9),所述虹吸引流罐(2)与储水槽(9)之间通过进水管(8)连通,所述储水槽(9)上设置有反应槽(12),所述反应槽(12)内设置有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1),所述储水槽(9)通过传输管(17)连接有喷淋塔,所述喷淋塔内设置有喷淋器(14),所述喷淋器(14)的一端与反应槽(12)连接,所述喷淋塔上端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末端开设有出风口(15),所述排气管的前端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一号电机(26)、二号电机(25),所述一号电机(26)的驱动端伸入至排气管内部,且一号电机(26)的驱动端上安插有一号催化剂箱(23),所述一号电机(26)通过驱动端调节一号催化剂箱(23)的摆动,所述二号电机(25)的驱动端伸入至排气管内部,且二号电机(25)的驱动端上安插有二号催化剂箱(21),所述二号电机(25)通过驱动端控制二号催化剂箱(21)的摆动,位于所述排气管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用于一号催化剂箱(23)的支撑,所述一号催化剂箱(23)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承托板(24),所述承托板(24)用于二号催化剂箱(21)的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气泡VOCs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引流罐(2)的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新潘顺龙刘家扬朱玉福黄体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大开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