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83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包括腔管,所述持针器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轴、连接杆、环形块和运动装置,所述腔管的左部轴向内侧通过矩形块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传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环形块。该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通过第二手柄、第一手柄、第一弹簧、传导杆、连接块、运动框、滑动块、轨道块、固定杆、环形块、连接杆和持针器头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对持针器头横向角度进行调节的目的,从而解决了手术操作困难,手术效果不佳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工程
,具体为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手术在许多儿科手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但是由于手术钳的自由度有限,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技术难度和人体工程学难度更高,在腹腔镜手术中对于持针器的应用目的是实现在狭小的空间内来进行可靠的腔内缝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持针器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的方向。
[0003]现有的用于腹腔镜末端的持针器主要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一、现有的普通腹腔镜末端的持针器角度无法调节,进而导致手术缝合角度固定化,由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操作空间狭小,使得对于许多腹腔镜手术而言,手术难度较大,从而造成手术操作困难,手术效果不佳的问题;其二、若设置利用手柄对腹腔镜末端的持针器的角度进行调节,但是手柄完全依靠医护人员手动控制固定,进而导致持针器调整后的角度无法有效稳固的固定,从而造成持针器角度调整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包括腔管,所述腔管的左部内侧固定安装有持针器装置,所述持针器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夹紧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轴向外侧且在腔管的内侧设置有检测装置;
[0006]所述持针器装置包括电机、转动轴、连接杆、环形块和运动装置,所述腔管的左部轴向内侧通过矩形块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传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轴向内侧转动连接有运动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运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固定杆、运动框、滑动块、轨道块和持针器头,所述环形块的轴向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运动框,所述运动框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轨道块,所述轨道块与腔管的轴向内侧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持针器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连接块、传导杆、和操作装置,所述运动框的轴向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导杆,所述传导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操作装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弹簧和按压开关,所述传导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手柄,第一手柄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
手柄的下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按压开关,所述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0010]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当需要对持针器头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医护人员手动操作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用力将第一手柄向第二手柄处转动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在第一手柄向第二手柄转动的同时,第一手柄拉动传导杆向右侧运动,使得传导杆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同步向右运动,连接块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运动框在滑动块的作用下沿轨道块向右侧运动,使得运动框在运动的同时带动固定杆在环形块、连接杆的作用下围绕腔管的轴向进行转动,在固定杆进行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持针器头进行同步运动,进而实现了对持针器头横向角度进行调节的目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壳、转动盘、拨动块、第二弹簧和电器装置,所述第二手柄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第一手柄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在固定壳的内侧转动,所述转动盘上转动连接有分布均匀的拨动块,所述拨动块与转动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转动盘的轴向外侧设置有电器装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器装置的结构包括棘轮环、第一线圈和磁力环,所述转动盘的轴向外侧设置有棘轮环,所述棘轮环位于固定壳的内侧,所述棘轮环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磁力环,所述磁力环的轴向内侧设置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与固定壳为固定连接,所述棘轮环上开设有与拨动块相对应的棘轮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环、转动环、第一电容块和第二电容块,所述腔管的内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轴向外侧滑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容块,所述第一电容块的轴向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容块。
[0014]当需要对持针器头进行轴向转动调整持针器头的角度位置时,医护人员利用自身手腕力量转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使得第二手柄带动左侧的传导杆进行转动,左侧的传导杆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环进行同步转动,由于固定环的轴向外侧开设有凸块,且转动环上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卡槽,使得固定环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转动环进行同步转动,转动环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电容块进行同步转动,使得第一电容块与第二电容块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第一电容块与第二电容块之间的电压量发生改变,由于第一电容块、第二电容块与电机为电性连接,使得外置数控系统可以根据第一电容块与第二电容块之间的电压量的变化量,从而可以间接得出医护人员腕部转动的角度,进而控制电机通过转动轴的作用带动持针器头转动到相对应的角度,进而实现了可以对持针器头轴向角度进行调整的目的。
[0015]进一步的,左侧所述传导杆与固定环为转动连接,右侧所述传导杆与固定环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块与腔管的轴向内侧壁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块、第二电容块与电机为电性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手柄的内侧开设有与传导杆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按压开关与持针器头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手柄与腔管为转动连接。
[0017]在第一手柄向第二手柄转动的同时,对第一线圈的内部通入电流,使得第一线圈在通入电流后产生吸引磁力环的磁场力,进而实现了对棘轮环进行固定的目的,第一手柄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盘进行同步转动,使得转动盘在转动的同时,拨动块在棘轮环上开设的棘轮槽与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不断拨动,在第一手柄对持针器头的角度调整完毕
后,拨动块与棘轮环上开设的棘轮槽相抵住,进而实现了对持针器头的角度进行有效固定的目的,当需要将持针器头回直时,断开通入第一线圈内部的电流,使得棘轮环在第一弹簧弹簧力的作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手柄转动到初始位置,进而实现了对持针器头回直的目的。
[0018]在手术的同时,医护人员通过按动按压开关进而控制持针器头的开合,从而达到对针头进行夹持操作的目的,使得可以进行正常的手术缝合。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该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通过第二手柄、第一手柄、第一弹簧、传导杆、连接块、运动框、滑动块、轨道块、固定杆、环形块、连接杆和持针器头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对持针器头横向角度进行调节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普通腹腔镜末端的持针器角度无法调节,进而导致手术缝合角度固定化,由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操作空间狭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包括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管(1)的左部内侧固定安装有持针器装置(2),所述持针器装置(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装置(3),所述控制装置(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夹紧装置(4),所述控制装置(3)的轴向外侧且在腔管(1)的内侧设置有检测装置(5);所述持针器装置(2)包括电机(21)、转动轴(22)、连接杆(23)、环形块(24)和运动装置(25),所述腔管(1)的左部轴向内侧通过矩形块固定连接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左侧传动连接有转动轴(22),所述转动轴(22)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环形块(24),所述环形块(24)的轴向内侧转动连接有运动装置(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装置(25)的结构包括固定杆(251)、运动框(252)、滑动块(253)、轨道块(254)和持针器头(255),所述环形块(24)的轴向内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杆(251),所述固定杆(25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运动框(252),所述运动框(252)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滑动块(253),所述滑动块(25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轨道块(254),所述轨道块(254)与腔管(1)的轴向内侧壁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5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持针器头(2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连接块(31)、传导杆(32)、和操作装置(33),所述运动框(252)的轴向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导杆(32),所述传导杆(3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操作装置(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腹腔镜的末端可多角度灵活转动的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33)的结构包括第一手柄(331)、第二手柄(332)、第一弹簧(333)和按压开关(334),所述传导杆(3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手柄(331),第一手柄(33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手柄(332),所述第二手柄(332)的下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按压开关(334),所述第二手柄(332)与第一手柄(33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33)。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