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锂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管理系统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锂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高功率密度、自放电率低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电力、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吴宇平等,《锂离子电池
‑
应用与实际》,2011年,化学工业出版社)。从全球锂电池产量来看,动力锂电池产量份额占比达到了70.8%,根据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占世界产能的约77%。锂离子电池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是能源转型阶段的重要发展目标。
[0003]作为动力电源或储能电源,锂电池均处在长期反复充放电循环的工作状态。由于电池内部正极材料结构的变化、负极SEI生长导致活性锂离子消耗、电解液氧化分解等诸多原因(吴宇平等,《锂离子电池
‑
应用与实际》,2011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具体表现为可用容量衰减和最大输出功率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锂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挖掘充放电数据中反映锂电池寿命的关键特征数据,其中特征数据均为在锂电池的完整充放电数据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曲线中计算得到的时间序列特征;步骤2、对特征数据做预处理,建立反映电池健康状态的三维向量组,利用特征向量组建立GRU神经网络的特征模型;步骤3、计算特征向量和剩余使用寿命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筛选相关度在0.9以上的时间序列特征作为GRU预测模型输入特征向量;步骤4、建立GRU预测模型并优化网络参数以提升预测效果;步骤5、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评价GRU预测模型预测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锂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步骤1.1、挖掘充放电数据中反映锂电池寿命的关键特征数据,提取充放电数据中的时间、电压、电流、温度数据;步骤1.2、以起始充电电压2V为计算点,计算在充电过程中,电压上涨至3.4V所需的时间;以起始放电电压3.6V为计算点,计算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到截止电压2V所需的时间;以小电流恒流阶段起始阶段为计算点,计算恒流开始下降的时间;以小电流恒流开始阶段为计算点,计算整个恒流和电流下降后直至达到充电截止电流经历的时间;以充电过程的起始温度为计算点,计算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达到放电过程的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以充电过程最高温度为计算点,计算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下降到充电过程最低温度所需的时间;以放电过程的起始温度为计算点,计算在放电过程中电池温度达到放电过程的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锂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时间序列特征建立特征模型的实施方法为:步骤2.1:将所有电池充放电数据按照步骤(1)叙述的进行处理提取健康特征,将相同充电策略的电池分组;步骤2.2:对所有特征和每次循环的放电量做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到[0,1],其公式为:X
max
为每个向量中的最大值,X
min
为最小值;步骤2.3:每次循环的放电量视为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同时作为模型预测的目标值。将时间特征和剩余使用寿命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比例为70%和30%,将时间特征向量组划分为GRU模型期待的三个维度。三维向量组X
t
是能够反映当前电池健康状态的特征集,从而建立电池特征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锂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相关系数、筛选相关度更高的时间序列特征的实施方法为:计算每一个时间序列特征和剩余使用寿命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其公式为:
其中x
i
为时间特征向量,为时间特征向量的均值,y
i
为以剩余使用寿命作为目标值,为以剩余使用寿命作为目标值的均值;计算每一个时间序列特征与剩余使用寿命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将相关系数低于0.9和负相关的特征舍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锂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建立GRU预测模型并优化网络参数以提升预测效果的实施方法为:步骤4.1: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宇平,郭飞,刘丽丽,付丽君,叶季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