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413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导电浆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的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时,先将碳纳米管依次经过氧化、预活化、活化、铜沉积制得改性碳纳米管,将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浆料
,具体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浆料是制造电子元器件的基础材料,是一种由固体粉末和有机溶剂均匀混合的膏状物。作为集冶金、化工、电子技术于一身的高技术电子功能材料,电子浆料被视为部件封装、电极和互连的关键材料。随着电子设备应用的空前普及,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集成化、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已然成为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因而对作为核心材料的电子浆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对电子浆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导电浆料方面。
[0003]导电浆料又称导电胶,是贵金属粉与贱金属粉、玻璃粉和合成树脂的混合物。其中添加溶剂后可制成除料或石墨状物。金属粉的粒径约为1~2um,正在开发的有粒径为几十nm的超微粉的浆料。实用的有Ag、Au、Au

Pd、Cu、Ni等浆料。这些浆料用丝网印刷或其他方法将其涂到基片所需要的部位上,然后在温度为400~1000℃下烧成导电体。主要用于厚膜集成电路的配线、陶瓷电容器等电极以及混合集成电路的引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10~15份改性碳纳米管,70~80份环氧树脂,8~10份磷酸三丁脂,3~4份月桂基缩水甘油醚,5~9份乙二胺,0.5~0.9份2

乙基

4甲基咪唑和2~6份改性硅烷偶联剂。
[0006]作为优化,所述改性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依次经过氧化、预活化、活化、铜沉积制得。
[0007]作为优化,所述改性硅烷偶联剂是由3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氯苯胺反应制得。
[0008]作为优化,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09](1)将氧化碳纳米管和预活化液按质量比1:6~1:8混合均匀,在30~40℃,800~1000r/min搅拌50~60min,过滤并用纯水充分滤洗至滤洗的滤液pH达到7,在1~5℃,1~10Pa干燥6~8h,制得预活化碳纳米管,将预活化碳纳米管置于活化溶液中活化2~3min,过滤并用0~5℃纯水洗涤10~15s,再置于40~50℃铜沉积溶液中静置2~3min,取出并用纯水洗涤3~5次,在60~70℃,干燥4~6h,制得改性碳纳米管;
[0010](2)对氯苯胺、氢氧化钾、硅烷偶联剂、甲苯和N

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5:2:8:60:20~5:3:9:70:30混合均匀,在10~30℃,300~500r/min搅拌20~30min,升温至120~130
℃并保持3~4h,继续升温至160~170℃并保持3~4h,冷却至室温过滤,再以1~2mL/min的速率滴加到以300~500r/min搅拌的滤液质量6~8倍的由质量分数36~38%的盐酸和冰水混合物按质量比1:6~1:8混合均匀配置而成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并用石油醚洗涤3~5次,在1~5℃,1~2kPa静置8~10h,制得改性硅烷偶联剂;
[0011](3)将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磷酸三丁脂、月桂基缩水甘油醚按质量比10:70:8:3~15:80:10:4混合,在45~55℃,500~700r/min搅拌15~20min,再加入改性碳纳米管质量0.5~0.6倍的乙二胺和改性碳纳米管质量0.05~0.06倍的2

乙基

4甲基咪唑,并将改性碳纳米管质量0.2~0.4倍的改性硅烷偶联剂和改性碳纳米管质量0.8~1.2倍的质量分数90~95%的乙醇混合并以300~500r/min搅拌3~5min后加入,在45~55℃,500~700r/min搅拌5~8min,冷却至室温后,在1~2kPa静置60~80min,再置于容器中密封冷冻保存,制得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
[0012]作为优化,步骤(1)所述氧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分数60~68%的硝酸和质量分数90~98%的硫酸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配置成混酸溶液,将碳纳米管和混酸溶液按质量比1:6~1:8混合,在30~40℃,30~40kHz超声分散20~30min,再加热至75~85℃,并以800~1000r/min搅拌反应30~40min,过滤并用纯水充分滤洗至滤洗的滤液pH达到7,在1~5℃,1~10Pa干燥6~8h,制备而成。
[0013]作为优化,步骤(1)所述预活化液是由氯化亚锡和质量分数1~2%的盐酸按质量比1:20~1:30混合均匀配置而成。
[0014]作为优化,步骤(1)所述活化溶液溶质成分中氯化银浓度为1.3~1.7g/L,氨水浓度为1.5~1.8mL/L,溶剂为水。
[0015]作为优化,步骤(1)所述铜沉积溶液溶质成分中无水硫酸铜浓度为8~10g/L、甲醛浓度为10~15m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浓度为10~12g/L、四羟丙基乙二胺浓度为9~13mL/L,并用氢氧化钠将pH调节至12~13,溶剂为水。
[0016]作为优化,步骤(2)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17]作为优化,步骤(3)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在制备的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时,将碳纳米管依次经过氧化、预活化、活化、铜沉积制得改性碳纳米管,将3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氯苯胺反应制得改性硅烷偶联剂,将将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磷酸三丁脂、月桂基缩水甘油醚、乙二胺、2

乙基

4甲基咪唑、改性硅烷偶联剂混合制得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
[0020]首先,对碳纳米管进行氧化和预活化处理,使具有还原性的亚锡离子吸附到碳纳米管表面的亲水基团上,在接下来的活化中,亚锡离子被氧化,使活化溶液在碳纳米管表面更容易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成催化颗粒,提高了铜沉积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的导电性能,氧化和预活化处理,使碳纳米管表面粗糙程度变高,同时表面催化位点变多,使铜沉积层和碳纳米管结合的更加紧密,在使用时铜沉积层不易发生断裂、剥离、起皮,从而提高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的耐久性能。
[0021]其次,对氯苯胺对3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改性,制得的改性硅烷偶联剂,改性硅烷偶联剂可以将改性碳纳米管和环氧树脂进行偶联并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提高了改性碳纳米管在主体中的稳定性,其次改性硅烷偶联剂上形成的硫醚键可以和氧结合成砜和亚
砜,在改性碳纳米管上可以对铜沉积层进行防氧化保护,从而提高了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的耐久性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10~15份改性碳纳米管,70~80份环氧树脂,8~10份磷酸三丁脂,3~4份月桂基缩水甘油醚,5~9份乙二胺,0.5~0.9份2

乙基

4甲基咪唑和2~6份改性硅烷偶联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依次经过氧化、预活化、活化、铜沉积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烷偶联剂是由3

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对氯苯胺反应制得。4.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氧化碳纳米管和预活化液按质量比1:6~1:8混合均匀,在30~40℃,800~1000r/min搅拌50~60min,过滤并用纯水充分滤洗至滤洗的滤液pH达到7,在1~5℃,1~10Pa干燥6~8h,制得预活化碳纳米管,将预活化碳纳米管置于活化溶液中活化2~3min,过滤并用0~5℃纯水洗涤10~15s,再置于40~50℃铜沉积溶液中静置2~3min,取出并用纯水洗涤3~5次,在60~70℃,干燥4~6h,制得改性碳纳米管;(2)对氯苯胺、氢氧化钾、硅烷偶联剂、甲苯和N

甲基吡咯烷酮按质量比5:2:8:60:20~5:3:9:70:30混合均匀,在10~30℃,300~500r/min搅拌20~30min,升温至120~130℃并保持3~4h,继续升温至160~170℃并保持3~4h,冷却至室温过滤,再以1~2mL/min的速率滴加到以300~500r/min搅拌的滤液质量6~8倍的由质量分数36~38%的盐酸和冰水混合物按质量比1:6~1:8混合均匀配置而成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并用石油醚洗涤3~5次,在1~5℃,1~2kPa静置8~10h,制得改性硅烷偶联剂;(3)将改性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磷酸三丁脂、月桂基缩水甘油醚按质量比10:70:8:3~15:80:10:4混合,在45~55℃,500~700r/min搅拌15~20min,再加入改性碳纳米管质量0.5~0.6倍的乙二胺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杰胡敬春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新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