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基微针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403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基微针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单晶硅基底的所有表面沉积保护膜;S2、对上述硅基底一个面上的保护膜进行正交网格开槽;S3、碱液刻蚀,形成微针阵列结构;S4、去除保护膜并清洗干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制备流程简单,工艺成本低,适合大批量产业化生产;(2)孔洞位于微针的正中间位置,无偏差;(3)无任何加工损伤,针型好。型好。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基微针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硅基微针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带孔或不带孔硅基微针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硅基微针在医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利用其打开皮肤角质层,然后配合使用一些美容药物,提高皮肤对美容药物的吸收。由于硅基微针长度精准可控,未达到人体皮肤真皮层的痛感神经,所以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感,在临床皮试、疫苗注射、胰岛素注射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微针按材料不同可分为金属微针、聚合物微针及硅基微针等。其中,金属微针主要是通过CNC加工制备,或利用模具倒模制备而成,这意味着金属微针很难做到很小的尺寸,长度尺寸一般在3 mm左右,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会触碰皮肤真皮层的痛感神经,一般使用前需在皮肤表层涂敷麻药,例如:滚针。聚合物微针,一般又称为可溶性微针,通常是利用模具,将可溶高分子材料直接倒模制作成针型,并将药物载在其中,但因本身材料性能的影响,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较差,应用场景受限。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硅基微针技术被快速发展。硅基微针通常是直径为几到几十微米,长度为几十到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基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在单晶硅基底的所有表面沉积保护膜;S2、对上述硅基底一个面上的保护膜进行正交网格开槽;S3、碱液刻蚀,形成微针阵列结构;S4、去除保护膜并清洗干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S0、在单晶硅的基底上制备阵列孔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具体为:利用激光器在单晶硅的基底上制备阵列通孔,通孔直径为20

200
µ
m,相邻两个通孔的间距为100

2000
µ
m;或所述步骤S0具体为:利用激光器在单晶硅的基底上制备阵列盲孔,盲孔直径为20

200
µ
m,相邻两个盲孔的中心间距为100

2000
µ
m,盲孔的深度为10

1499
µ
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保护膜为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保护膜的厚度为0.1

1.5
µ
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利用激光或水刀对硅基底一个面上的保护膜进行网格开槽,两条相邻平行开槽线中间间距100

2000
ꢀµ
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帅苏晓东黄洁
申请(专利权)人:相邦苏州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