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301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及方法,属于医用送药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固定设置多个微针,所述微针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微针基座,微针基座底部与可溶针尖连接;所述底座具有凹槽以存储输送的药物,微针基座内部设有中空管道与凹槽连通,中空管道底部延伸至可溶针尖处。该微针贴片将针尖设置为可溶的,在进行经皮给药时,针尖在刺入皮肤后可以与细胞间液发生反应,产生气泡进而快速溶解,不仅解决了针孔堵塞的问题,还有效避免了针尖易折断的问题。免了针尖易折断的问题。免了针尖易折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送药
,具体涉及一种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如何送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微针经皮给药则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微针经皮给药相较于传统的胃肠道吸收给药与sc针头给药,具有治疗效果好、相对安全、疼痛感低、避免了针刺恐惧症、传递药物几乎无损伤性、剂量稳定、成本低等优点,在过去的几十年引起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尤其空心微针送药相较于其余微针的送药方式,具有送药量更大、给药量最精确等优点,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0004]不过目前空心微针在应用的实际过程中也存在针孔容易发生堵塞,空心针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低,针尖更容易断裂滞留在皮肤内,从而引发炎症等问题,这使得空心微针无法有效地推广在实际之中,目前尚未能够提出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
[0005]中国专利申请202110509927.8,名称为一种单晶硅空心微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楔形结构的单晶硅空心微针及制作方法。该专利申请采用(100)型的双面抛光硅片,包括A面和B面;对A面和B面进行涂光刻胶,制作刻蚀窗口和腐蚀窗口;然后对A面用深硅干法刻蚀工艺对A面进行刻蚀,在A面的刻蚀窗口内形成凹槽,在A面形成腐蚀保护膜;去除A面光刻胶;然后在硅片上沉积刻蚀保护层;将A面的腐蚀保护膜去除;将硅片放入腐蚀液中进行腐蚀;A面形成楔形结构,B面的腐蚀窗口内形成凹槽;最后将硅片上残留的腐蚀保护膜去除,在硅片上生成亲水性保护膜。该设计微针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但是仍不可避免会产生再刺入过程中堵塞针孔、针尖易断裂的问题,仍未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
[0006]中国专利申请202121831481.2,名称为一种空心微针阵列芯片的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具有一定角度的空心微针贴片,具体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相对的正面和背面;微针,所述微针位于所述基板的正面,所述微针包括针尖、针孔和针面,所述针面向所述基板倾斜设定角度;沟槽,所述沟槽位于所述微针外周且半包裹所述微针;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基板的背面且与所述针孔连通。此微针贴片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沟槽和导流槽以及将针面向基板倾斜设定角度,能够解决难以刺入皮肤或达到皮内深度的技术问题。但仍未解决刺入过程中堵塞针孔、针尖易断裂的问题。
[0007]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如何设计一种有效避免刺入过程之中堵塞针孔、结构简单、避免针尖折断引发炎症的空心微针贴片,仍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及方法,该微针贴片将针尖设置为可溶的,在进行经皮给药时,针尖在刺入皮肤后可以与细
胞间液发生反应,产生气泡进而快速溶解,不仅解决了针孔堵塞的问题,还有效避免了针尖易折断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固定设置多个微针,所述微针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微针基座,微针基座底部与可溶针尖连接;所述底座具有凹槽以存储输送的药物,微针基座内部设有中空管道与凹槽连通,中空管道底部延伸至可溶针尖处。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微针以多排多列形式固定在底座底部。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为上部开口的盒状,底座存储药物并传输给微针,底座具有底壁,微针固定于底壁。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壁开设多个通孔与微针基座的中空管道连通。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侧部设置槽壁,槽壁外侧开设槽壁凹槽以连接药物的输送装置。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空管道顶部和底座的连接处设置入口圆角。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微针为圆锥形,可溶针尖为圆锥状,微针基座为圆台状。
[00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将可溶针尖制作材料配置成可溶针尖制作液;将可溶针尖制作液在室温、常压的环境中滴入模具,之后在模具放上微针基座和底座;
[0019]将具有制作液的模具放置于真空箱内,抽真空维持设定时间,获得处理模具;
[0020]将处理模具放置在鼓风干燥箱内阴干设定时间,干燥完成之后,缓慢揭下微针贴片。
[00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可溶针尖制作材料由聚乙烯比咯烷酮、酒石酸、碳酸氢钠和聚乙二醇混合调制而成。
[00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微针基座和底座由3D打印形成整体部件,放置于模具时,将微针基座置于模具上。
[0023]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本专利技术的微针贴片,在微针基座底部设置可溶针尖,不仅可以解决微针在刺入过程中堵塞针孔的问题,使得空心微针输送药物时效率可以更精确的控制,同时可以有效避免针尖折断对皮肤所带来的损伤。
[0025]本专利技术可溶针尖溶解速率较高,在刺入皮肤后在细胞间液作用下迅速发生反应,产生气泡,大大加速了溶解的速率,有效地避免了对皮肤的刺激。
[0026]本专利技术结构复杂程度低,整体结构稳定可靠,生产的难度比较小,使用便利,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微针贴片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微针贴片整体剖视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微针贴片俯视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微针贴片的正三轴测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微针贴片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33]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0034]其中,1.底座,1

1凹槽,1

2槽壁凹槽,2.微针基座,2

1入口圆角,2

2中空管道,3.可溶针尖,4微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6]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空心微针经皮给药存在针尖易折断,针孔易堵塞等问题,尚且缺乏比较有效的解决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及其制作方法。
[0037]实施例1:
[003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固定设置多个微针,所述微针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微针基座,微针基座底部与可溶针尖连接;所述底座具有凹槽以存储输送的药物,微针基座内部设有中空管道与凹槽连通,中空管道底部延伸至可溶针尖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微针以多排多列形式固定在底座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为上部开口的盒状,底座存储药物并传输给微针,底座具有底壁,微针固定于底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其特征是,所述底壁开设多个通孔与微针基座的中空管道连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侧部设置槽壁,槽壁外侧开设槽壁凹槽以连接药物的输送装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针尖空心注射微针贴片,其特征是,所述中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清华吕宗凯刘战强蔡玉奎杜宜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