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动力舱结构及排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02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动力舱结构,适用于载有发电机组的泵组式排水车、应急电源车等。针对车辆发电机组安装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上翻门式、利于散热的车载发电机组动力舱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电机组从动力舱上方安装,设置防雨可翻转顶棚,发电机组消音器全封闭安装在顶棚下方,翻转顶棚上设置维修门,方便清理及维修消音器。动力舱两侧设置消音除湿百叶窗及电动百叶窗,后方设置散热器挡板及上下扰流板,热流从散热器直接流出、经上下扰流板排出至动力舱外,不会在动力舱内部循环,保证动力舱内温度低于发电机组额定工作温度。度低于发电机组额定工作温度。度低于发电机组额定工作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动力舱结构及排水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应急抢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动力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泵组式应急排水抢险车结构采用发电机组驱动便携式电驱动水泵到水源处取水,然后通过输水管路排水。主要用于城市内涝、管网排水、地铁隧道、水利防汛抗旱和消防取水等工程抢救作业。但市场上现存泵组式排水车的发电机组在装配时较为繁琐,均从动力舱尾部门向内安装,需借用水平移动工装将发电机组送至安装位置,因操作空间狭小,操作复杂且费时费力。
[0003]另外,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发电机组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要求不超过55摄氏度,发电机组常因动力舱内通风散热不良而停止工作。现有技术中,动力舱的结构往往如下:如图1所示,专利:CN201820731430.4一种排水车的车厢通风结构,所述排水车具有发电机组,该车厢通风结构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散热室,所述散热室设置在车厢内用于安装发电机组,散热室内设有导风隔板以将散热室分隔成前室和后室,导风隔板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前室和后室的通风口,通风口处用于安装发电机组的散热器,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车厢的前端上部和后端上部,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前室和后室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有电动百叶窗。主要解决车厢通风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0004]如图2所示,专利:CN201921434324.0一种低噪声发电机组箱体,包括静音箱体,所述静音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发动机和发电机的主舱体、用于布置散热器、消声器和逆变器的副舱体;其中,所述主舱体除了设置有用于连接发动机上空气滤清器的空滤进风通道外完全与外界隔离。本技术实现了柴油发电机组在高温环境下既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噪声隔离性能。主要解决箱体降噪的问题。
[0005]但是,现有泵组式排水车发电机组装配需要水平移动工装,操作复杂且费时费力的同时,现有技术所涉及到的车厢通风结构的散热室呈T字形,经散热器流出的热流会在“后室”形成气流循环,导致通风不畅、温度过高,存在风险。此外,现有技术所涉及到的箱体顶盖未做消音处理,且该顶盖为固定式,不便于拆卸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动力舱结构,解决现有泵组式排水车发电机组装配需要水平移动工装,操作复杂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动力舱结构,包括固在车体上的箱体主体;所述箱体主体内设有动力舱;所述箱体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动力舱上方开口,所述动力舱上方开口可容纳发电机组进入,其覆盖设置有上翻式防雨门;上翻式防雨门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主体顶部,并通过连接在箱体主体和上翻式防雨门之间的油缸实现上翻式防雨门的开启与闭合动作;
所述上翻式防雨门包括翻转顶棚;所述翻转顶棚为三层结构,从外向内依次包括:防雨门外壳、防雨门吸音棉和防雨门多孔板;所述翻转顶棚内还设有防雨门内立板和C型密封条;所述防雨门外壳、防雨门多孔板及防雨门内立板组成了一个C型结构,C型结构间放置有C型密封条;所述动力舱上方开口的边缘焊接有挡水板,且所述挡水板高于动力舱上方开口;所述挡水板上方安装有密封条;当上翻式防雨门完全关闭时,C型密封条与动力舱上方密封条完全贴合。
[0008]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动力舱上方设置上翻式防雨门,由油缸驱动,从动力舱上方装配发电机组,解决现有泵组式排水车发电机组装配需要水平移动工装,操作复杂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9]翻转顶棚的三层结构起到隔音降噪的作用。
[0010]C型密封条与动力舱上方密封条完全贴合,保证密封严密,防止水汽进入保障动力舱内部机组的工作环境。
[0011]进一步的,所述翻转顶棚内还设有防雨门框架,所述防雨门框架设置在所述防雨门外壳和防雨门多孔板之间;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防雨门框架在外壳和多孔板之间的铝合金框架,起到支撑作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主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主体侧壁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气流从动力舱两侧的进风口进入,从出风口排出。
[0013]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电动百叶窗,所述电动百叶窗内部安装有消音除湿百叶窗。
[0014]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层是电动百叶窗,内侧是消音除湿百叶窗,一方面降低进入动力舱内部空气的湿度,另一方面吸收发电机组产生的噪音。
[001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主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主体内部的电器室、水泵室和水带室;所述水带室在所述箱体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卷帘门,所述电器室和水泵室在所述箱体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上翻门。
[0016]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卷帘门和上翻门有利于工作人员不用完全打开箱体主体,就直接取用工具,方便快捷,有利于操作。
[001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主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进入动力舱的动力舱门;所述动力舱门通过铰链连接于箱体主体;所述箱体主体在动力舱门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梯。
[0018]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可通过伸缩梯、动力舱门进入箱体主体内部进行维修等操作。伸缩梯隐藏在箱体主体下方,使用时可人工拉出。
[0019]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舱内设有发电机组、消音器组件、上扰流板、散热器挡板、下扰流板;所述发电机组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动力舱的底板上;所述发电机组的散热器固定于所述散热器挡板上;所述散热器挡板将动力舱分隔为两部分;散热器挡板开口,开口大小和散热器截
面积相匹配;所述上扰流板和下扰流板分设在所述出风口上下,用于将舱内热流引流至舱外;所述消音器组件通过螺栓连接于上翻式防雨门底部,为封闭式结构,用于消除舱内噪音。
[0020]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发电机组的散热器固定于散热器挡板上,热流从散热器直接流出,经上扰流板和下扰流板排出至动力舱外,因散热器挡板的作用,热流不会在动力舱内部循环,保证动力舱组内温度低于发电机组额定工作温度。消音器组件连接于上翻式防雨门底部,为封闭式结构,降低了其散热对动力舱温度的影响。
[0021]进一步的,所述翻转顶棚上转动连接有消音器维修门;所述消音器维修门通过铰链连接在翻转顶棚上方,通过活动铰接夹锁止。
[0022]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通过消音器维修门,可以维修、拆装消音器组件,另外消音器维修门将消音器组件封在箱体里,也起到降噪作用。
[0023]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器维修门和箱体主体的箱壁均为三层结构,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蒙皮、吸音棉和多孔板。
[0024]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三层结构起到隔音降噪的作用。
[002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主体侧壁上固定有扶梯,所述扶梯导向至所述箱体主体顶部。
[0026]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通过扶梯,可以方便上下箱体顶部,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性。
[002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车,包括车体和固定在车体上的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动力舱结构;所述箱体主体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辆底盘上。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动力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动力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箱体主体;所述箱体主体内设有动力舱;所述箱体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动力舱上方开口,所述动力舱上方开口可容纳发电机组进入,其覆盖设置有上翻式防雨门;上翻式防雨门转动连接在所述箱体主体顶部,并通过连接在箱体主体和上翻式防雨门之间的油缸实现上翻式防雨门的开启与闭合动作;所述上翻式防雨门包括翻转顶棚;所述翻转顶棚为三层结构,从外向内依次包括:防雨门外壳、防雨门吸音棉和防雨门多孔板;所述翻转顶棚内还设有防雨门内立板和C型密封条;所述防雨门外壳、防雨门多孔板及防雨门内立板组成了一个C型结构,C型结构间放置有C型密封条;所述动力舱上方开口的边缘焊接有挡水板,且所述挡水板高于动力舱上方开口;所述挡水板上方安装有密封条;当上翻式防雨门完全关闭时,C型密封条与动力舱上方密封条完全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顶棚内还设有防雨门框架,所述防雨门框架设置在所述防雨门外壳和防雨门多孔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主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主体侧壁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气流从动力舱两侧的进风口进入,从出风口排出;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电动百叶窗,所述电动百叶窗内部安装有消音除湿百叶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主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主体内部的电器室、水泵室和水带室;所述水带室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川魏广娟王川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