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用于通信系统的速率匹配和信道交织技术有关。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采用前向纠错(FEC)的通信系统中对数据进行交织,以便在解交织后使差错分布均匀有利于纠错。通常,这种交织利用一个块交织器对各数据块进行交织。所谓涡轮型编码(turbo coding,即并置卷积编码)利用了一个交织器,接在两个卷积编码器的输入端之间,而这两个卷积编码器分别根据交织前、后的输入数据产生相应的奇偶校验比特。随着对采用涡轮型编码的关注目益增强,特别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也已产生对交织器形式的关注。所谓第三代CDMA(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也正在开发之中。这种系统需要一个信道或帧际交织器,对各个与无线电帧持续时间(通常为10ms)相应的块内的数据进行交织或置换。在这种系统中,信道交织器可以配置在速率匹配功能执行之前或之后。速率匹配功能用来使各种数据率与无线电帧速率匹配,通常需要缩减(删除)或重复一些数据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数据比特。所希望的是,删除或重复的比特在解交织后的帧内分布尽量均匀,间距尽量大,而且容易实现,对诸如帧长、帧数和收缩率之类的变量相对独立。1999年3月19日M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织数据比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一个由N↓[r]行和N↓[C]列构成的逐行表示需交织的数据比特的矩阵的行和列按照行置换I↓[r](K)=[α↓[r]K+f↓[C](I)]modN↓[r]列置换I↓[C](I)=[α↓[ C]I+f↓[r](K)]modN↓[C]进行置换,其中I↓[r](K)表示一个行标为K的数据比特,K为一个从1至N↓[r]的整数,α↓[r]为一个整数,f↓[C](I)=mI+[N↓[r]+1]mod2为列标I的非零函数,I为一个 从1至N↓[C]的整数,m为一个整数,I↓[C](I)表示一个列标为I的数据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童,C勒雷泰勒,S戈斯尼,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