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代步车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尤其是一种电动代步车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年化趋势日益明显,为老年人及残障人士出行提供便利的电动代步车产品,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随着电动代步车数量的剧增,由电动代步车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电动代步车在行驶过程中,系统如果发生故障,将导致系统运行的不稳定,可能引发一系列交通问题,甚至危害到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0003]目前有关电动代步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故障检测、故障隔离、故障参数估计等方面,而容错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437798A公开了一种基于键合图模型的电动代步车故障诊断和估计方法,虽然该专利中公开了故障诊断和估计方法,但是并没有公开实时的容错控制方法。所以,针对电动代步车的安全运行问题,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容错控制方法,使系统在发生故障时仍然可以维持可接受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代步车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电动代步车系统的诊断键合图模型即DBG模型,通过分离因果划得到双重因果关系诊断键合图模型即BDBG模型;S2,基于BDBG模型,推导系统的解析冗余关系ARRs,由ARRs生成残差,得到集合故障特征矩阵,用于进行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S3,设计电动代步车系统无故障情况下的滑模控制律u
no
,用于实现电动代步车速度跟踪;S4,针对电动代步车系统传感器故障,设计神经网络观测器,进行传感器故障重构,并基于传感器故障重构的结果,设计电动代步车系统传感器故障情况下的容错控制律u
f1
;S5,针对电动代步车系统参数故障,构建电动代步车系统参数故障条件下的容错控制律u
f2
,并利用极限学习机对容错控制律u
f2
中用来补偿未知参数故障的控制项进行实时估计;S6,设计电动代步车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器,根据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的结果,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别,进行控制律的实时切换,用于实现电动代步车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具体如下所示:若系统未发生故障,则采用无故障情况下控制律u
no
实现电动代步车速度跟踪;若检测到系统发生了传感器故障,则系统将由无故障情况下控制律u
no
切换至容错控制律u
f1
;若检测到系统发生了参数故障,则系统将由无故障情况下控制律u
no
切换至容错控制律u
f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代步车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建立的电动代步车系统的DBG模型和BDBG模型具体如下所示:采用键合图理论对电动代步车系统进行建模,电动代步车系统的DBG模型中的键合图元件包括:势源Se,流源Sf,阻性元件{R1,R2,
…
,R
j
},容性元件{C1,C2,
…
,C
m
},惯性元件{I1,I2,
…
,I
i
},流传感器{Df1,Df2,
…
,Df
n
},j,m,i,n分别表示系统中阻性元件、容性元件、惯性元件和流传感器的数量;电动代步车系统的DBG模型包括:直流电机驱动器部分、直流电机部分、后轮部分、车身部分、前轮部分;电动代步车系统的BDBG模型基于DBG模型得到,具体方式为:将DBG模型中流源Sf、势源Se转换为势源
‑
流源SS,并将附加的键合图元件流放大器AF和势放大器AE分配到DBG模型中,然后将所有和传感器相连的键都分配双重因果关系,使得势、流都指向与传感器相连的结点;同时,选取部分非线性元件分配为终端节点,接收势、流信息;对于1
‑
型结点和0
‑
型结点,在与结点相连的所有键中,只有一个键在远离结点的一端存在因果划,其它所有键的因果划都在靠近结点的一端,或者,只有一个键在靠近结点的一端存在因果划,其它所有键的因果划都在远离结点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代步车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推导的解析冗余关系ARRs和集合故障特征矩阵为:基于电动代步车系统的DBG模型和BDBG模型,通过因果关系倒置法以及分析所有终端节点的因果路径和本构关系,得到具有以下形式的ARRs:ARR
q
(Ξ,De,Df,u
in
)=0,q=1,2,
…
,b
ꢀꢀꢀꢀꢀꢀ
(1)其中,b表示系统的解析冗余关系ARRs的数量,Ξ=[Ξ1...Ξ
n
]
T
表示系统参数,De和Df分别表示DBG模型中的势传感器和流传感器;
u
in
表示系统的输入,选取为电动代步车系统无故障情况下的滑模控制律u
no
,或电动代步车系统传感器故障情况下的容错控制律u
f1
,或电动代步车系统参数故障条件下的容错控制律u
f2
;通过对ARRs进行数值估计,生成残差r
i
,根据残差r
i
是否超出对应的阈值ε
i
进行故障检测,定义一个二进制的相干向量CV=[o
1 o2ꢀ…ꢀ
o
b
]来表示所有残差的一致性;其中,相干向量CV中的元素数量为b,相干向量CV中的元素数量与ARRs的数量一致;CV中的元素确定规则如下:其中,ρ
i
表示第i个残差r
i
的阈值;根据系统的ARRs构建如下表1所示的集合故障特征矩阵:表1表1中,[α1,α2,
…
,α
p
]表示可能故障集合;q
hl
表示第h个可能故障即α
h
和第l个ARR即ARR
l
之间的关系,h=1,2,
…
p,l=1,2,
…
b,q
hl
=1表示ARR
l
对α
h
敏感,q
hl
=0表示ARR
l
对α
h
不敏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当检测到故障的发生,通过对比相干向量CV和集合故障特征矩阵,隔离出故障发生的位置,确定故障类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代步车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设计电动代步车系统无故障情况下的滑模控制律u
no
,具体如下所示:S31,电动代步车由直流电机驱动,因此各个可测变量之间存在线性比例关系,通过等价替换以及线性变换得到电动代步车系统微分方程模型为:其中,g和为已知的非线性函数;为实际测量的电动代步车后轮角速度,为实际测量的电动代步车后轮角加速度,为系统未知干扰,且满足D为系统干扰上界;S32,根据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定义系统相对于期望后轮角速度的跟踪误差为:定义滑模面为:
式中,c>0,将式(5)两边对时间求导并结合式(4)可得:式中,为期望后轮角速度的导数,表示期望后轮角加速度;设计电动代步车系统无故障情况下的滑模控制律u
no
为:式中,η1为正常数,η1的取值需大于系统干扰上界,sign(
·
)为符号函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代步车系统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于式(3)所示的电动代步车系统微分方程模型,采用式(5)定义的滑模函数和式(7)设计的电动代步车系统无故障情况下的滑模控制律u
no
,证明闭环系统稳定性,如下所示:选取李亚普诺夫函数为:将式(8)两边对时间求导可得:将式(5)和式(6)代入式(9)可得:由于取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明,杨柳,蓝盾,黄云志,平兆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