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救生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65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0
本申请属于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力救生机器人,该动力救生机器人包括壳体、充气装置、推进装置和控制装置。壳体具有充气状态和折叠状态;充气装置设置于壳体的外壁,用于在遇水后向壳体内充气,以使壳体从折叠状态切换至充气状态;推进装置设置于壳体,用于驱动壳体移动;控制装置设置于壳体内,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通讯单元、导航单元和第一供电单元,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通讯单元、导航单元、推进装置分别电性连接,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为第一控制单元、第一通讯单元、导航单元和推进装置供电。本申请提供的动力救生机器人易于存储、运输和抛投。运输和抛投。运输和抛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救生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救援设备
,特指一种动力救生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救生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设计研发的动力救生机器人也越来越多。相关技术中,动力救生机器人具有控制单元及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自动导航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上述动力救生机器人通常体积较大,重量较重,运输、存储及抛投均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救生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力救生机器人存储、运输及抛投均较为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力救生机器人,所述动力救生机器人包括:
[0005]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充气状态和折叠状态;
[0006]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壁,用于在遇水后向所述壳体内充气,以使所述壳体从所述折叠状态切换至所述充气状态;
[0007]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用于驱动所述壳体移动;以及
[0008]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通讯单元、导航单元和第一供电单元,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所述导航单元、所述推进装置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通讯单元、所述导航单元和所述推进装置供电。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救生机器人还包括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和静水压力释放器,所述保护壳可开合并具有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水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壳体,所述静水压力释放器设置于所述保护壳的外壁,用于在静水压力小于预定值时使所述保护壳保持闭合状态,并用于在静水压力大于所述预定值后使所述保护壳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救生机器人还包括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具有第二控制单元、遥控操作感应单元、遥控操作组件和第二通讯单元,所述遥控操作组件用于接收遥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用于改变所述遥控操作组件的状态,所述遥控操作感应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反馈所述遥控操作组件的状态信息,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用于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进行数据交互。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遥控操作组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遥控杆,所述遥控杆用于控制所述推进装置的速度和方向;第一开关键,所述第一开关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的启闭;第二开关键,所述第二开关键用于控制所述遥控装置的启闭。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救生机器人还包括视觉传感装置,所述视觉传感
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遥控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所述视觉传感装置产生的视觉信号。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和电池,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电池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通讯单元、所述导航单元和所述推进装置供电。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握持件,所述握持件用于供被救目标握持。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供被救目标握持。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浮绳,所述浮绳用于供被救目标握持。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警示灯。
[0019]本申请提供的动力救生机器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动力救生机器人,在存储和运输时,壳体保持折叠状态,在使用时,动力救生机器人在壳体处于折叠状态下被抛投,在动力救生机器人被抛投到水中之后,充气装置遇水向壳体内充气,使壳体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充气状态,第一供电单元为第一通讯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导航单元以及推进装置供电,第一通讯单元接收被救目标的位置信息后传递给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控制导航单元和推进装置工作,使动力救生机器人运行至被救目标的位置,实现自动搜救;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动力救生机器人在存储、运输和抛投过程中,壳体均处于折叠状态,动力救生机器人整体体积小,重量轻,十分有利于运输、存储和抛投操作的进行,而且在抛投至水中后壳体又能够切换为充气状态,实现自动搜救功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救生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救生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救生机器人的除去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遥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和遥控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8]100

壳体;
[0029]200

充气装置;210

充气瓶;220

自动充气器;
[0030]300

推进装置;310

电机;
[0031]400

控制装置;410

第一控制单元;420

第一通讯单元;430

导航单元;440

第一供电单元;441

无线充电模块;442

电池;
[0032]500

保护装置;510

保护壳;511

进水孔;512

上壳;513

下壳;514

合页;520

静水压力释放器;
[0033]600

遥控装置;610

第二控制单元;620

遥控操作感应单元;630

遥控操作组件;631

遥控杆;632

第一开关键;633

第二开关键;634

充电接口;635

数据接口;640

第二通讯单元;650

显示单元;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救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救生机器人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具有充气状态和折叠状态;充气装置(200),所述充气装置(2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外壁,用于在遇水后向所述壳体(100)内充气,以使所述壳体(100)从所述折叠状态切换至所述充气状态;推进装置(300),所述推进装置(3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用于驱动所述壳体(100)移动;以及控制装置(400),所述控制装置(4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控制装置(40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410)、第一通讯单元(420)、导航单元(430)和第一供电单元(440),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10)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420)、所述导航单元(430)、所述推进装置(300)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440)用于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10)、所述第一通讯单元(420)、所述导航单元(430)和所述推进装置(300)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救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救生机器人还包括保护装置(500),所述保护装置(500)包括保护壳(510)和静水压力释放器(520),所述保护壳(510)可开合并具有容置腔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进水孔(511),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所述壳体(100),所述静水压力释放器(520)设置于所述保护壳(510)的外壁,用于在静水压力小于预定值时使所述保护壳(510)保持闭合状态,并用于在静水压力大于所述预定值后使所述保护壳(510)由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救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救生机器人还包括遥控装置(600),所述遥控装置(600)具有第二控制单元(610)、遥控操作感应单元(620)、遥控操作组件(630)和第二通讯单元(640),所述遥控操作组件(630)用于接收遥控指令,所述遥控指令用于改变所述遥控操作组件(630)的状态,所述遥控操作感应单元(620)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智谢志文刘陈利陈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