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功率激光空芯光纤气体填充耦合端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技术与激光
,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激光空芯光纤气体填充耦合端子。
技术介绍
[0002]空芯光纤作为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型特种低损耗传输光纤,利用其特殊的微结构,将光波束缚在微米量级的空气纤芯中进行传输,具有低瑞利散射、低非线性、低传输损耗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功率的激光器系统中作为重要的导光器件。当在空芯光纤中填充特定气体,同时通过外部激光泵浦,能够以特殊气体作为激光的增益介质,实现特定波长的激光输出。相比于固体掺杂的增益光纤,以特殊气体为增益介质的激光器能够实现更宽波段,更高输出功率的激光输出。特别是高功率空芯光纤气体激光器在工业加工,医疗,国防军事等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0003]目前基于空芯光纤的气体激光器有几大分类,主要有空间型以及全光纤型等。全光纤型空芯光纤气体激光器是通过将空芯光纤两端分别与普通单模(或者多模)实芯光纤进行熔接来实现密封,具有小型化、稳定性好等的优点。但是,密封过程中破坏了空芯光纤的微结构,导致气体腔的插入损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功率激光的空芯光纤气体填充耦合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芯光纤固定组件(2)和耦合端子气体腔冷却循环组件(3):所述的空芯光纤固定组件(2)包括空芯光纤固定尾盖(201)、空芯光纤V型槽固定件(202)、空芯光纤V型槽固定盖(203)、扣合V型槽对(204)、和空芯光纤(207);所述的空芯光纤固定尾盖(201)具有亚毫米量级的光纤通孔(2011),所述的空芯光纤V型槽固定件(202)具有亚毫米量级的光纤通孔(2021),且所述的光纤通孔(2011)与光纤通孔(2021)共轴;所述的扣合V型槽对(204)由两块相互对扣的V型槽组合而成,所述的扣合V型槽扣合时,所述的空芯光纤(207)固定在所述的扣合V型槽对(204)的轴线上;所述的扣合V型槽对(204)固定在所述的空芯光纤V型槽固定件(202)内且与所述空芯光纤V型槽固定件光纤通孔(2021)同轴,并由所述的空芯光纤V型槽固定盖(203)紧固;所述的空芯光纤(207)的一端伸出所述的空芯光纤固定组件(2)的外部;所述的空芯光纤(207)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的空芯光纤固定尾盖(201)的光纤通孔(2011)、空芯光纤V型槽固定件(202)的光纤通孔(2021)、所述的橡胶垫片(205)的中心孔、所述的扣合V型槽对(204)的光纤槽(2041),与所述的气体腔主体(309)相互联通;所述的耦合端子气体腔冷却循环组件(3)包括耦合端子冷却循环系统、气体腔主体(309)、耦合窗口镜(310)和固定镜盖(312),所述的耦合窗口镜(310)通过所述的固定镜盖(312)固定在所述的气体腔主体(309)内,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开设有冷却入口(303)和冷却出口(302),所述的冷却入口(303)和所述的冷却出口(302)的连线与所述的空芯光纤固定组件(2)的轴线相交;所述的耦合端子冷却循环系统由依次连通的冷却入口(303)、第一冷却通道(306)、第二冷却通道(305)、第三冷却通道(308)、第四冷却通道(304)、第五冷却通道(307)和冷却出口(302)构成,所述的第二冷却通道(305)与第四冷却通道(304)均为四条相互独立的冷却通道,所述的冷却入口(303)、第一冷却通道(306)、第二冷却通道(305)设置在所述的空芯光纤固定组件(2)的轴线的一侧,所述的第四冷却通道(304)、第五冷却通道(307)和冷却出口(302)设置在所述的空芯光纤固定组件(2)的轴线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冷却通道(306)、第二冷却通道(305)和第五冷却通道(307)与所述的空芯光纤固定组件(2)的轴线相交;所述的空芯光纤固定组件(2)固定在所述的耦合端子气体腔冷却循环组件(3)的中轴线上;所述的气体腔主体(309)为真空或特殊气体填充环境,并利用气压差作用使得所述的空芯光纤(207)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飞,朱昕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