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藻剂及除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3559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容易地使用,并且可获得优异的除藻效果的除藻剂及除藻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藻剂含有分解在水生环境中生活的藻类的细胞壁的多糖类分解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藻方法将所述除藻剂投放到藻类生活的水生环境中。除藻剂投放到藻类生活的水生环境中。除藻剂投放到藻类生活的水生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藻剂及除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在水生环境中生活的藻类的除藻剂及除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地,作为在水田、水槽、池塘等水生环境中生活的水生植物,例如已知有水绵(Spirogyra)、水网藻(Hydrodictyon)等水生藻类。但是,特别是在初夏的水田中,如果水生藻类过剩繁殖,则会产生发生缠绕而使水稻倒下、或者水温不上升而生长发育恶化、或者由于肥料养分被夺取而抑制水稻的分蘖等妨碍水稻成长的问题。作为水生藻类的除去方法,使用通过人工直接除去的方法、机械性除去方法、散布除藻剂等的方法。然而,就劳动力或成本的观点而言,不容易采用通过人工直接除去的方法及机械性除去方法。
[0003]以往,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具有除藻作用的杀生物剂。专利文献1公开了氨基氯萘醌等有机防污性杀生物剂。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2

5076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但是,以往的杀生物剂在使用中需要考虑对靶生物以外的生物的影响或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使用要慎重。因此,期望一种可容易地使用,并且除藻效果优异的除藻剂及除藻方法。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发现:分解在水生环境中生活的藻类的细胞壁的多糖类分解酶具有优异的除藻作用。
[0011]为了实现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的除藻剂含有分解在水生环境中生活的藻类的细胞壁的多糖类分解酶。
[0012]在所述除藻剂中,所述多糖类分解酶可为内切型或外切型多糖类分解酶。
[0013]在所述除藻剂中,所述多糖类分解酶可具有纤维素分解活性。
[0014]在所述除藻剂中,所述多糖类分解酶可含有源自纤维素单胞菌属的纤维素酶及源自木霉属的纤维素酶。
[0015]在所述除藻剂中,所述藻类可为选自绿藻、接合藻、灰色藻、红藻、硅藻、褐藻、脂藻、真眼点藻、顶复动物亚门、涡鞭毛藻、绿蜘藻、定鞭藻、隐藻、裸藻及蓝藻中的至少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形态的除藻方法将所述除藻剂投放到藻类生活的水生环境中。
[0017]在所述除藻方法中,所述水生环境可为水田、水槽、池塘、湖泊、海、水渠或水池。
[001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容易地使用,并且可获得优异的除藻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试验例1中的各例的水网藻的外观的照片。
[0021]图2是试验例1中的各例的水绵的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第一实施方式>,
[0023]以下,对将本专利技术的除藻剂具体化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本实施方式的除藻剂含有分解在水生环境中生活的藻类的细胞壁的多糖类分解酶作为除藻成分。
[0025](多糖类分解酶)
[0026]多糖类分解酶可应用分解在水生环境中生活的藻类的细胞壁的多糖类分解酶。作为多糖类分解酶的具体例,可列举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β葡糖苷酶等。这些多糖类分解酶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027]这些多糖类分解酶的来源(基原)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源自动植物及微生物的酶。作为微生物的具体例,可列举纤维单胞菌属、木霉属、曲霉属、芽孢杆菌属、青霉属等。这些中,就提高除藻作用的观点而言,多糖类分解酶优选为具有纤维素酶等纤维素分解活性。作为具有纤维素分解活性的酶,可列举作为外切型的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olase)(EC3.2.1.91),作为内切型的内切葡聚糖酶(EC3.2.1.4)、β葡糖苷酶(EC3.2.1.21)。优选并用这些酶中的至少两种。就除藻作用更优异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使用源自木霉属的纤维素酶与β葡糖苷酶的混合物。另外,更优选为并用源自纤维单胞菌属的纤维素酶、以及源自木霉属的纤维素酶与β葡糖苷酶的混合物。
[0028]在并用源自纤维单胞菌属的纤维素酶、以及源自木霉属的纤维素酶与β葡糖苷酶的混合物的情况下,其质量比适当设定,优选为1:1~1000,更优选为1:5~500。
[0029]作为源自纤维单胞菌属的多糖类分解酶,例如可列举源自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 sp.)K32A的纤维素酶。作为纤维单胞菌sp.K32A,例如可列举委托号FERM BP

6766等菌株。作为源自木霉属的多糖类分解酶,例如可列举源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纤维素酶、源自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的商品名蔗糖酶(sucrase)C(三菱化学食品公司制造)。另外,也可应用含有源自纤维单胞菌sp.K32A的外切型或内切型纤维素酶、以及源自里氏木霉的外切型或内切型纤维素酶与β葡糖苷酶的混合物的组合物。
[0030]多糖类分解酶可使用如上所述的公知品、市售品等,也可使用利用公知的方法从动植物、微生物、或微生物的培养上清中粗提取或精制而成的酶。另外,也可根据编码多糖类分解酶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通过公知的方法,例如利用将质粒等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酵母等微生物中而表达的体外(in vitro)蛋白合成体系来获取。
[0031](藻类)
[0032]本实施方式的除藻剂适用于在水生环境中生活的藻类。作为藻类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作为原始色素体生物(archaeplastida)的绿藻、灰色藻、红藻等;作为不等鞭毛类(stramenopiles)的接合藻(双星藻(zygnema))、硅藻、褐藻、脂藻、真眼点藻等;作为囊泡虫
类(Alveolata)的顶复动物亚门(Apicomplexa)、涡鞭毛藻等;作为有孔虫界(Rhizaria)的绿蜘藻(Chlorarachniophytes)等;定鞭藻(haptophyte)、隐藻(cryptomonad)、作为古虫界(Excavata)的裸藻(euglenid)等;蓝藻等。作为绿藻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水网藻(Hydrodictyon)、黑孢藻(Pithophora)等。作为接合藻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水绵(Spirogyra)等。作为蓝藻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蓝菌等。特别是对在水田中生活的绿藻、接合藻发挥优异的除藻效果。
[0033]<第二实施方式>
[0034]以下,对将本专利技术的除藻方法具体化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5]本专利技术的除藻方法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除藻剂投放到藻类生活的水生环境中的方法。在除藻方法中,作为水生环境,只要是藻类生活的水生环境,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水田、水槽、池塘、湖泊、海、水渠、水池等。
[0036]作为在水生环境中投放除藻剂时的多糖类分解酶的浓度,适当设定,但就有效率地发挥功效的观点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藻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分解在水生环境中生活的藻类的细胞壁的多糖类分解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类分解酶是内切型或外切型多糖类分解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类分解酶具有纤维素分解活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类分解酶具有纤维素分解活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藻剂,其中,所述多糖类分解酶含有源自纤维单胞菌属的纤维素酶及源自木霉属的纤维素酶。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藻剂,其中,所述藻类为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公治小久保智史
申请(专利权)人:目立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