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47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6
一种液体喷出头,能够抑制相邻的喷嘴之间的串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具备多个驱动流路、多个虚拟流路以及侧壁。多个驱动流路与喷出液体的喷出喷嘴连通,并且填充有所述液体。多个虚拟流路与多个所述驱动流路相邻配置,与不喷出液体的虚拟喷嘴连通,并且填充有所述液体。侧壁形成于所述驱动流路与所述虚拟流路之间,根据驱动信号使所述驱动流路的容积和所述虚拟流路的容积同时变化。所述虚拟流路内的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比所述驱动流路内的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短。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短。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喷出头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液体喷出头。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喷墨头等液体喷出头具备:喷嘴板,具有多个喷嘴;以及基座板,与喷嘴板对置配置,并构成与喷嘴连通的多个压力室及与多个压力室连通的共用室。通过对设置于压力室的驱动元件施加电压而使压力室产生压力变动,从而从喷嘴喷出液体。液体喷出头连接着收容液体的液体罐,使液体在经过液体喷出头和液体罐的循环路中循环。
[0003]在共享模式共壁方式的喷墨打印头中,存在以交替的方式设置用于喷出油墨的压力室和不喷出油墨的虚拟室。喷出供给到压力室的油墨的喷嘴开口。另一方面,虚拟室不设置喷嘴并被喷嘴板封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相邻的压力室之间的串扰的液体喷出头。
[000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具备多个驱动流路、多个虚拟流路以及侧壁。多个驱动流路与喷出液体的喷出喷嘴连通,并且填充有所述液体。多个虚拟流路与多个所述驱动流路相邻配置,与不喷出液体的虚拟喷嘴连通,并且填充有所述液体。侧壁形成于所述驱动流路与所述虚拟流路之间,根据驱动信号使所述驱动流路的容积和所述虚拟流路的容积同时变形。所述虚拟流路内的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比所述驱动流路内的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短。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头的立体图。
[0007]图2是示出该喷墨头的一部分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0008]图3是该喷墨头的剖视图。
[0009]图4是该喷墨头的剖视图。
[0010]图5是示出该喷墨头的一部分的构成的立体图。
[0011]图6是示出该喷墨头中的驱动流路和虚拟流路的声学共振周期的坐标图。
[0012]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0013]图8是示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一部分的构成的立体图。
[0014]图9是示出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一部分的构成的立体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0

喷墨头;11

基座板;12

喷嘴板;13

框部件;14

致动器;16

油墨室;17

电路基板;18

歧管;21

安装面;25

供给孔;26

排出孔;28

喷出喷嘴;29

虚拟喷嘴;31

驱动流路;32

虚拟流路;33

侧壁;34

电极;35

图案布线;51

膜;53

各向
异性导电性膜;100

喷墨记录装置;110

喷墨头;111

箱体;112

介质供给部;113

图像形成部;114

介质排出部;115

输送装置;116

控制部;117

支承部;118

输送带;119

支承板;120

带辊;121

引导板对;122

输送用辊;130

头单元;132

油墨罐;133

连接流路;134

循环泵;161

供给室;162

排出室;181

油墨供给部;182

油墨排出部;210

喷墨头;290

虚拟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图1至图5对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喷墨头1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头的立体图,图2是喷墨头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和图4是剖视图,图5是将喷墨头的一部分放大后示出的立体图。图中X、Y、Z分别示出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分别是喷墨头10的喷出喷嘴28及驱动流路31的并列方向沿着X轴、驱动流路31的延伸方向沿着Y轴、液体的喷出方向沿着Z轴的姿势为基准来记载方向的说明,但不限于此。
[0018]如图1所示,喷墨头10是所谓的侧射型的共享模式共壁方式喷墨头。喷墨头10是用于喷出油墨的装置,例如搭载于喷墨打印机的内部。
[0019]喷墨头10具备基座板11、喷嘴板12以及框部件13。基座板11是基材的一个例子。在喷墨头10的内部形成油墨室16,所述油墨室16供给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油墨。
[0020]在喷墨头10还安装控制喷墨头10的电路基板17、形成喷墨头10与油墨罐之间的路径的一部分的歧管18等器件。
[0021]如图1所示,基座板11例如通过矾土等陶瓷形成为矩形的板状。基座板11具有平坦的安装面21。在安装面21设置有多个供给孔25、一对致动器14以及多个排出孔26。
[0022]供给孔25在基座板11的中央部,在基座板11的长边方向上排列设置。供给孔25与歧管18的油墨供给部181连通。供给孔25经由油墨供给部181连接到油墨罐。油墨罐的油墨从供给孔25供给到油墨室16。
[0023]如图2所示,排出孔26夹着供给孔25及一对致动器14排列设置成两列。排出孔26与歧管18的油墨排出部182连通。排出孔26经由油墨排出部182连接到所述油墨罐。油墨室16的油墨从排出孔26排出到油墨罐。这样,油墨在油墨罐与油墨室16之间循环。
[0024]一对致动器14与基座板11的安装面21粘接。夹着供给孔25排列配置成两列。各致动器14例如分别通过由锆钛酸铅(PZT)形成的板状的两个压电体形成。所述两个压电体以极化方向在其厚度方向上成为相互相反的方向的方式贴合。致动器14例如通过具有热固化性的环氧类粘接剂与安装面21粘接。如图2所示,致动器14与排列为两列的喷嘴28对应地在油墨室16中平行地排列配置。致动器14将油墨室16划分为供给孔25开口的供给室161和排出孔26开口的两个排出室162。
[0025]致动器14形成为剖面梯形形状。致动器14的顶部与喷嘴板12粘接。致动器14具备多个驱动流路31和多个虚拟流路32。驱动流路31和虚拟流路32分别是由在致动器14的顶部形成为相同形状的槽形成的压力室,在形成驱动流路31和虚拟流路32的槽之间形成作为驱动元件的侧壁33。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流路31的形状与虚拟流路32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侧壁33形成于驱动流路31与虚拟流路32之间,根据驱动信号使驱动流路31的容积和虚拟流路32的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喷出头,其中,具备:多个驱动流路,与喷出液体的喷出喷嘴连通,并且填充有所述液体;多个虚拟流路,与多个所述驱动流路相邻配置,与不喷出液体的虚拟喷嘴连通,并且填充有所述液体;以及侧壁,形成于所述驱动流路与所述虚拟流路之间,根据驱动信号使所述驱动流路的容积和所述虚拟流路的容积同时变化,所述虚拟流路内的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比所述驱动流路内的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所述虚拟流路内的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是所述驱动流路内的液体的声学共振周期的1/2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具备:基座,形成为在第一方向上以交替的方式并列多个所述驱动流路和所述虚拟流路;以及喷嘴板,与所述基座的一侧对置配置,形成有所述喷出喷嘴和所述虚拟喷嘴,所述驱动流路和所述虚拟流路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分别延伸,所述虚拟喷嘴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配置多个,或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所述虚拟喷嘴在所述虚拟流路的延伸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所述液体喷出头具备与所述基座粘接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由板状的两个压电体形成,其中,两个所述压电体以极化方向在所述压电体的厚度方向上成为相互相反的方向的方式贴合,所述驱动流路和所述虚拟流路分别是由在所述致动器的顶部的槽形成的压力室。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头,其中,所述液体喷出头具备与所述基座粘接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由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楠竜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