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浆来源的外泌体lncRNA在制备药物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35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浆来源的外泌体lncRNA在制备药物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所述lncRNA包括NONCODE TRANSCRIPT ID为NONRATT018001.2的lncRNA。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能够将lncRNA应用于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制备,尤其是用来检测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肝损伤,检测的敏感度高且检测方法和试剂简单,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检测药物性肝损伤,其检测结果可靠,可以单独检测或者联合其他指标共同评价肝损伤。单独检测或者联合其他指标共同评价肝损伤。单独检测或者联合其他指标共同评价肝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浆来源的外泌体lncRNA在制备药物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血浆来源的外泌体lncRNA在制备药物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肝脏是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也是外源性毒物在体内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肝脏对化学物质损伤的易感性是由其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和生理生化功能所决定的。由于肝脏在解剖学上接近来自消化道的血液供应,是经消化道吸收的毒物发挥其毒性作用的首要靶位;肝脏具有浓聚和转化外源性化学物质的能力,在排泄外源性化合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到胆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当机体接触外源性毒物时,肝脏比其他器官更常发生毒性反应。因此急需建立发现和确证新的肝损伤生物标志物,能够早期发现肝损伤,并可以反映肝脏损伤的改善或加重,甚至能反映损伤的机制。
[0003]药物诱导的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或称为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于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其可以发生于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伤。临床上DILI是导致急性肝衰竭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市售药品撤市的一项主要因素。据统计,美国至少13 %的急性肝衰竭是由DILI引起。另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中至少已超过1100种药物与肝脏损伤相关,尽管报道的DILI的发生率在1/10000~1/100000范围之内,但由于一些病例的失诊或未及时报告,DILI的实际发生率要远远高于上述范围
[0004]针对DILI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于2008年颁布了“Non

Clinical Guideline on Drug

Induced Hepatotoxicity”指导原则,美国FDA也于2009年颁布了“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Premarketing Clinical Evaluation”指导原则,以帮助医药企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全面深入地评估DILI的风险。
[0005]近半世纪以来,传统的生物标志物一直在临床上用于DILI的检测,如丙氨酸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总胆红素(TBD)等。ALT与AST存在于肝细胞内,在药物性肝损伤的过程中,血清中的ALT及AST升高,这与肝细胞的死亡及其释放内容物相关。血清ALP的升高和胆管上皮细胞损伤相关,TBIL的升高可能反映了肝细胞功能受损,或与胆红素生产与加工有关。然而,尽管现有的肝损伤生物标志物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可标识肝脏损伤或功能改变,但这些指标因缺乏特异性(其他脏器或组织损伤也可致其活性增加)及其与组织形态学数据的一致性较差导致其已不能满足及早并准确地评估DILI风险。
[0006]随着肝损伤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了一些新的肝脏毒性损伤的检测指标。最近发现2种新的DILI生物标志物:谷氨酸脱氢酶(GLDH)和miRNA

122这2种生物标志物均已收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欧洲药物管理局的支持信,支持作为肝脏特异性候选生物标志物。
[0007]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种,细胞外囊泡分为三种:凋亡小体、微泡和外泌体。外泌体的产生过程涉及质膜的双重内陷和含有腔内小泡(ILV)的细胞内多泡体(MVB)的形成。ILV最终通过MVB融合到质膜,经过胞吐作用,以直径为40~160nm的外泌体形式分泌。外泌体的密度为1.15

1.19 g/mL。在其表面发现的四聚体跨膜蛋白CD63、CD9和CD81通常作为外泌体的表面生物标志物。同时,大多数细胞可分泌外泌体,它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如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等。外泌体将各种分子从亲代细胞运送到其他细胞,包括蛋白质、DNA、mRNA/miRNA、lncRNA等。外泌体的组成类似于亲代细胞,因此能够提供可追踪的亲本细胞的特异信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和纳米粒子跟踪分析广泛用于测量外泌体的物理特征,如囊泡的大小、分布和浓度。
[0008]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糖核苷酸的缺乏开放阅读框的非编码RNA分子,没有编码蛋白质的能力,或者编码功能有限。最初发现时被认为是基因组转录的“噪音”,是RNA聚合酶Ⅱ转录的副产物,没有生物学作用。经过深入研究发现,lncRNA在细胞中参与了重要的调控过程,如:调节细胞分化、衰老、增殖、凋亡、坏死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尽管与信使RNA相比,lncRNA比较倾向于以低水平表达,但是lncRNA表达比mRNA表达更具有细胞特异性,表明lncRNA可能是细胞命运的关键调节因子。同时有研究显示,lncRNA与肝脏相关疾病和损伤密切相关。但lncRNA数据库非常庞大(迄今共有172,216个),临床检测上尚未开发出与肝损伤尤其是外源性化合物(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损伤密切相关的lncRNA。
[0009]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报道,在病理条件下,许多外泌体lnc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显著不同,表明外泌体可以选择性地包装、分泌和运输lncRNA,并特异性地发挥生物学功能。外泌体可以保护lncRNA免受RNA酶的降解,因此它们可以稳定地存在于体液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药物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存在敏感度不高、检测方法过于复杂、试剂昂贵、需要联合其他指标共同评价肝损伤以及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药物性肝损伤等缺陷,提供了一种外泌体来源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制备肝损伤生物标志物中的用途及含其的试剂盒。所述的用途能够将lncRNA应用于肝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制备,尤其是用来检测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肝损伤,检测的敏感度高且检测方法和试剂简单,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及时检测药物性肝损伤,能在早期及时发现药物性肝损伤,其检测结果可靠,可以单独检测或者联合其他指标共同评价肝损伤。
[0011]本专利技术人对肝损伤进行长期研究,并经过大量实验,意外地发现一些外泌体来源的lncRNA可以作为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在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血浆中高表达,能够发挥其在制备肝损伤生物标志物中用途,从而检测由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肝损伤。
[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lncRNA标志物在制备用于检测肝损伤(例如药物性肝损伤)的试剂盒和/或芯片中的应用,所述lncRNA标志物包括NONCODE TRANSCRIPT ID为NONRATT018001.2的lncRNA。
[0013]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应用,所述lncRNA标志物作为唯一的检测肝损伤生物标志物单独使用,或者所述lncRNA标志物和常规的检测肝损伤生物标志物联合使用。
[0014]按照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浆来源的外泌体lncRNA在制备药物性肝损伤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lncRNA包括NONCODE TRANSCRIPT ID为NONRATT018001.2的lncRN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lncRNA作为唯一的检测肝损伤生物标志物单独使用,或者所述lncRNA和常规的检测肝损伤生物标志物联合使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的检测肝损伤生物标志物选自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为检测样本中所述lncRNA的转录层面表达水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为RNA全转录组测序;和/或,所述样本为血浆。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肝损伤为外源性化合物引起的肝损伤,所述外源性化合物是对乙酰氨基酚。7.一种检测肝损伤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检测lncRNA的试剂;所述lncRNA包括NONCODE TRANSCRIPT ID为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纳平杨紫轩常艳郑敏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