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20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质量审核,所述碳排放数据为所述碳排放企业内的分布式区块链节点获取的;在所述碳排放数据通过质量审核之后,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将所述碳排放数据上链,并通知所述碳排放企业和所述碳排放企业的主管部门上链查看信息。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较差的问题。放数据的真实性较差的问题。放数据的真实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碳市场的基础,碳核查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减排措施的制定,同时,碳排放数据质量是碳交易市场的生命线,只有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才能保证碳交易市场的稳定进行,才能使碳交易机制发挥减排作用,成为碳减排的有力工具。
[0003]目前,企业碳排放核算数据及碳排放核查报告主要流程为企业依据相关行业指南,记录核算所需数据,编制企业碳排放报告,并上交至相关部门,由指定委派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碳排放报告质量进行核查,以此保证企业碳排放报告的质量。然而,陆续发现了碳排放数据虚构案例,除企业自身数据虚构问题,还包含检测机构及第三方核查机构虚构数据,使得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成为目前碳减排的工作重点。
[0004]可见,仅依靠核查机构人工进行企业碳数据质量进行确认,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会受到核查人员专业程度、负责程度的影响,对于企业数据准备不合规、繁杂、混乱的情况,数据比对和核查更加困难。
[0005]综合来看,目前依靠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企业自身进行的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主要还存在以下缺点:1)耗费人力物力,随着碳交易市场覆盖行业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需要进行碳排放数据质量的监管核查,仅依据企业上交核查报告以后第三方核查机构确认数据质量,需要非常多的核查人员花费较多时间核查完毕,影响碳排放权的清缴工作;2)缺乏科技支撑,难以避免企业与第三方核查机构联合虚构数据的行为,数据验证及溯源困难,是碳排放质量监管的突出问题;3)仅依靠大规模人工核查,还会受到核查人员专业性、负责程度等影响,核查结果可信程度有待提高。
[0006]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较差的问题。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其中,碳排放数据为碳排放企业内的分布式区块链节点获取的;在碳排放数据通过质量审核之后,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将碳排放数据上链,并通知碳排放企业和碳排放企业的主管部门上链查看信息。
[0009]可选地,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包括:对碳排放数据进行数据质量验证;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边界完整性的核算和准确性的验证;对碳排放企业进行碳排放结果验证。
[0010]可选地,对碳排放数据进行数据质量验证,包括:对原始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处理,
该处理包括标准化处理和规范化处理;对处理后的碳排放数据分别进行验证,该验证包括连续性验证、同类型数据对比验证、行业大数据验证以及企业历史数据验证;其中,在碳排放数据通过以上所有验证的情况下,执行后续流程;在碳排放数据未通过至少一项验证的情况下,进行问题排查,若存在问题则修正数据并存证问题说明,若不存在问题则存证数据异常原因。
[0011]可选地,对碳排放企业进行碳排放结果验证,包括:按照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核算方案确定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量;将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量与碳排放企业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和设定的异常识别阈值,判断企业碳排放报告的结果是否存在异常。
[0012]可选地,在碳排放企业内的分布式区块链节点获取碳排放数据之后,方法还包括:采用二叉树的数据结构来构建区块,将二叉树中的根节点保存在区块的区块头中,根节点用于存储碳排放数据的版本信息,将二叉树中的叶子节点和二叉树中的子节点保存在区块的区块体中,二叉树中的叶子节点用于存储碳排放数据,二叉树中的子节点用于存储各自的子节点上数据的哈希值,其中,在区块头中还存储有时间戳和前一区块的哈希值,每个区块用于保存同一分布式区块链节点获取的数据。
[0013]可选地,在碳排放企业内的分布式区块链节点获取碳排放数据之前,方法还包括按照如下方式部署分布式区块链节点:在碳排放企业的自动录入端部署分布式区块链节点,以通过部署的分布式区块链节点将自动录入端采集的碳排放数据上链;和/或,在碳排放企业的人工录入端部署分布式区块链节点,以通过部署的分布式区块链节点将在人工录入端录入的碳排放数据和存证数据上链,存证数据用于佐证人工录入的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
[0014]可选地,在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质量审核之前,方法还包括:对碳排放企业的企业碳排放核算边界及气体进行盘查,得到碳排放企业的企业核算项;根据碳排放企业的企业核算项和相应的数据获取方式确定碳排放企业内分布式区块链节点的布设方案;确定碳排放企业内区块链数据层的建设方案及加密设计方案,碳排放企业内区块链数据层的建设方案及加密设计方案包括区块结构和数据结构设计,加密设计方案包括非对称加密和数字签名;通过P2P网络构建分布式区块链中用于碳数据质量控制的网络层,形成碳排放数据的分布式账本;建立碳排放企业和主管部门的区块链共识机制。
[0015]可选地,在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将碳排放数据上链之后,方法还包括: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的质量结果进行综合信用评分。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审核单元,用于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其中,碳排放数据为碳排放企业内的分布式区块链节点获取的;上链单元,用于在碳排放数据通过质量审核之后,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将碳排放数据上链,并通知碳排放企业和碳排放企业的主管部门上链查看信息。
[0017]可选地,审核单元还用于:对碳排放数据进行数据质量验证;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边界完整性的核算和准确性的验证;对碳排放企业进行碳排放结果验证。
[0018]可选地,审核单元还用于:对原始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处理,该处理包括标准化处理
和规范化处理;对处理后的碳排放数据分别进行验证,该验证包括连续性验证、同类型数据对比验证、行业大数据验证以及企业历史数据验证;其中,在碳排放数据通过以上所有验证的情况下,执行后续流程;在碳排放数据未通过至少一项验证的情况下,进行问题排查,若存在问题则修正数据并存证问题说明,若不存在问题则存证数据异常原因。
[0019]可选地,审核单元还用于:按照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核算方案确定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量;将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量与碳排放企业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和设定的异常识别阈值,判断企业碳排放报告的结果是否存在异常。
[0020]可选地,上链单元还用于:采用二叉树的数据结构来构建区块,将二叉树中的根节点保存在区块的区块头中,根节点用于存储碳排放数据的版本信息,将二叉树中的叶子节点和二叉树中的子节点保存在区块的区块体中,二叉树中的叶子节点用于存储碳排放数据,二叉树中的子节点用于存储各自的子节点上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其中,所述碳排放数据为所述碳排放企业内的分布式区块链节点获取的;在所述碳排放数据通过所述质量审核之后,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将所述碳排放数据上链,并通知所述碳排放企业和所述碳排放企业的主管部门上链查看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智能合约算法对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包括: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数据质量验证;对所述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边界完整性核算和准确性验证;对所述碳排放企业进行碳排放结果验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数据质量验证,包括:对原始的所述碳排放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处理包括标准化处理和规范化处理;对处理后的所述碳排放数据分别进行验证;其中,所述验证包括连续性验证、同类型数据对比验证、行业大数据验证以及企业历史数据验证;其中,在所述碳排放数据通过验证的情况下,执行后续流程;在所述碳排放数据未通过至少一项验证的情况下,进行问题排查,若存在问题则修正数据并存证问题说明,若不存在问题则存证数据异常原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碳排放企业进行碳排放结果验证,包括:按照主管部门发布的核算方案确定所述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量;将所述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量与所述碳排放企业的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和设定的异常识别阈值,判断所述企业碳排放报告中的数据是否存在异常。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碳排放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二叉树的数据结构来构建区块,将所述二叉树中的根节点保存在所述区块的区块头中,所述根节点用于存储所述碳排放数据的版本信息,将所述二叉树中的叶子节点和所述二叉树中的子节点保存在所述区块的区块体中,所述二叉树中的叶子节点用于存储所述碳排放数据,所述二叉树中的子节点用于存储各自的子节点上数据的哈希值,其中,在所述区块头中还存储有时间戳和前一区块的哈希值,每个区块用于保存同一分布式区块链节点获取的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启明李梦南李怀瑞龚琼琼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