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护坡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护坡是一种运用了工程学和植物学以及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对斜坡进行加固和保护的技术,满足了既能保证坡面的稳定性又不影响斜坡的使用,是一种有效的护坡手段。
[0003]目前,水利工程在对斜坡维护作业时,需要运用到生态护坡知识进行防护,现有技术中的防护层多采用岩石层、砂石层以及混凝土层进行组建,由于混凝土层的透水性不好,在干旱季节时,地表的水源无法充分与绿植的根系进行接触,使得绿植长时间缺水,在旱涝季节时,绿植根系周围以及绿植表面的水源无法及时排放,造成绿植被淹,无法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的极端气候,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墙体(2),所述墙体(2)的左端设有堤坝(3),所述堤坝(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集水槽(4),所述地基(1)的顶部依次设有岩土层(5)、碎石层(6)、砂石层(7)、营养层(8)和植生混凝土层(9),所述堤坝(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弯管(10),所述弯管(10)的一端向上与第一集水槽(4)连通,所述弯管(10)的另一端向右贯穿砂石层(7)、营养层(8)和植生混凝土层(9)并延伸至墙体(2)的内部,所述墙体(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流通道(11),所述墙体(2)和地基(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流通道(14),所述第一流通道(11)、弯管(10)和第一分隔栏(15)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弯管(10)的表面开设有槽孔(12),所述弯管(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水块(13),所述导水块(13)的另一端穿过槽孔(12)延伸至植生混凝土层(9)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混凝土层(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分隔栏(15)和第二分隔栏(16),所述第一分隔栏(15)和第二分隔栏(16)之间放置有种植土壤层(17),所述第二分隔栏(16)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18),所述第二分隔栏(1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分隔栏(16)两侧的固定块(20),所述固定块(20)的内部开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块(22),所述限位块(22)侧面贯穿固定块(20)并延伸至限位孔(18)的内部,所述凹槽(21)的内部弹性连接有位于限位块(22)侧面的弹簧(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的顶部开设有第二集水槽(24),所述固定板(1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导流槽(25),所述固定板(19)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