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圣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270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架设:在堤坝施工时在堤坝侧面安装多条轨道,轨道与施工输送装置相适配;步骤二、渗水点确定:工作人员巡视堤坝,确定堤坝渗水点所在位置;步骤三、施工输送装置安装:在确定渗水点后,将施工输送装置安装至渗水点所在处的轨道上,做好施工准备。此装置通过触底让位装置的设置,使得在对防水袋进行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在防水袋触底时解除第一夹持杆对防水袋的支撑,从而有利于对防水袋进行自动码放,无需工作人员在水下观察防水袋是否触底,有利于提高施工的便携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施工的便携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施工的便携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工程中,为了避免洪水的冲击,经常会在河流上修建堤坝,从而对洪水进行阻拦,避免遇到洪水时,大量的雨水冲击对人类活动造成危险的情况发生。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部分水利工程防渗方面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562354.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碾压混凝土坝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死水位高程以下为二级配富胶凝碾压混凝土,之上为三级配富胶凝碾压混凝土,大坝横缝第一、二道铜止水埋设在二级配富胶凝碾压混凝土、三级配富胶凝碾压混凝土中,在坝体碾压混凝土浇筑层面处埋设一道止水铜片、且该止水铜片两端与大坝横缝第一道铜止水焊接,在二级配富胶凝碾压混凝土、三级配富胶凝碾压混凝土的上游面喷涂聚脲涂层。
[0004]在水利工程领域关于堤坝防渗,靠防渗层的隔挡进行防渗,在遇到洪水时,堤坝在水的冲击和浸泡下,堤坝的触水面,存在发生开裂进水的情况,并且渗水点多位于水面下方,而遇到洪水时,水流湍急并且水位上涨,使得工作人员在水下进行防渗处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便于进行防渗的进一步施工处理。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架设:在堤坝施工时在堤坝侧面安装多条轨道,轨道与施工输送装置相适配;步骤二、渗水点确定:工作人员巡视堤坝,确定堤坝渗水点所在位置;步骤三、施工输送装置安装:在确定渗水点后,将施工输送装置安装至渗水点所在处的轨道上,做好施工准备;步骤四、防水袋输送:工作人员在岸上将防汛用的防水袋放置在施工输送装置上,施工输送装置将防水袋输送至水底,并且通过施工输送装置往复运输,将防水袋堆积码放在水底,对渗水处进行封堵;其中,步骤一直步骤四中所述的施工输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滑轨,全部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安装在堤坝的斜坡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远离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通槽,两个所述矩形通槽的内部与所述安装框的顶部之间通过升降驱动装置滑动安装有移动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
移动台沿着所述矩形通槽移动;所述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相对的所述第二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杆,相对的所述第一移动块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与相连的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之间安装有触底让位装置,所述触底让位装置用于在将防水袋输送至底部堆积后绕开输送的防水袋后向上复位;两个所述安装框的底部之间共同固定有底板。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螺杆和电机,两个所述第一螺杆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矩形通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与同侧的所述第一移动块和所述第二移动块均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中心轴顶部均贯穿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后延伸出去,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中心轴顶部均固定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框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触底让位装置包括两个滑动槽和第三防水开关,两个所述滑动槽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的相对侧,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杆朝向所述安装框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滑动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防水开关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槽远离所述滑动块的端部,所述第三防水开关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夹持杆之间安装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杆接触挤压到所述底板或者接触挤压到上一个堆积的防水袋时启动所述第一气缸。
[0009]优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第一内槽和第四防水开关,所述第一内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内槽的内部滑动插设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内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水开关,所述第四防水开关固定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顶部,所述第一防水开关、第四防水开关与所述第一气缸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按压块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内槽内壁的顶部固定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插接槽相对应的橡胶插接块。
[0011]优选的,所述按压块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梯形块,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两端对称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杆,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相对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一内槽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相对端均螺纹套设有第一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的斜面与所述第二梯形块的斜面相接触,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相背端均贯穿所述第一夹持杆的端部后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边缘贯穿所述滑动块的侧壁后延伸出去,所述安装框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杆的一侧边缘固定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侧壁上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位于固定条的上半端,所述滑动槽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让位开口。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杆与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杆之间放置有定位网板,所述定位网板的两端中心处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内槽,所述第二内槽的内部滑动插设有第三梯形块,所述第三梯形块的斜面朝下,所述第三梯形块与所述第二内槽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梯形块朝向所述安装框边缘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斜面,两个所述安装框相对侧的中部均线性阵列开设有若干限位槽,
所述第三梯形块插设于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槽朝向堤坝的一侧端部与所述矩形通槽的边缘之间开设有第一斜面。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网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橡胶限位条,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杆的底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橡胶限位条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所述橡胶限位条滑动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内部。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条的相对侧均固定有安装导轨,两个所述安装导轨之间共同固定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朝向堤坝的一侧固定有橡胶垫。
[0015]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框背向堤坝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滑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触底让位装置的设置,使得在对防水袋进行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在防水袋触底时解除第一夹持杆对防水袋的支撑,从而有利于对防水袋进行自动码放,无需工作人员在水下观察防水袋是否触底,有利于提高施工的便携性和安全性。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插接槽与橡胶插接块的设置,使得橡胶插接块需要在刚性力的推动下强制使得橡胶插接块变形后插入第一插接槽的内部,从而使得按压块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架设:在堤坝施工时在堤坝侧面安装多条轨道,轨道与施工输送装置相适配;步骤二、渗水点确定:工作人员巡视堤坝,确定堤坝渗水点所在位置;步骤三、施工输送装置安装:在确定渗水点后,将施工输送装置安装至渗水点所在处的轨道上,做好施工准备;步骤四、防水袋输送:工作人员在岸上将防汛用的防水袋放置在施工输送装置上,施工输送装置将防水袋输送至水底,并且通过施工输送装置往复运输,将防水袋堆积码放在水底,对渗水处进行封堵;其中,步骤一直步骤四中所述的施工输送装置包括多个第一滑轨(2),全部所述第一滑轨(2)固定安装在堤坝(1)的斜坡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滑轨(2)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连接条(3),所述连接条(3)远离所述第一滑轨(2)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框(4);所述安装框(4)的内部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矩形通槽(401),两个所述矩形通槽(401)的内部与所述安装框(4)的顶部之间通过升降驱动装置滑动安装有移动台(5),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台(5)沿着所述矩形通槽(401)移动;所述移动台(5)包括第一移动块(501)和第二移动块(502),相对的所述第二移动块(5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杆(11),相对的所述第一移动块(501)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杆(10),所述第一夹持杆(10)与相连的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501)之间安装有触底让位装置,所述触底让位装置用于在将防水袋输送至底部堆积后绕开输送的防水袋后向上复位;两个所述安装框(4)的底部之间共同固定有底板(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螺杆(6)和电机(9),两个所述第一螺杆(6)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矩形通槽(401)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6)与同侧的所述第一移动块(501)和所述第二移动块(502)均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6)中心轴顶部均贯穿所述安装框(4)的顶部后延伸出去,两个所述第一螺杆(6)中心轴顶部均固定有第一齿轮(7),两个所述第一齿轮(7)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8),所述电机(9)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框(4)的顶部,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7)同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底让位装置包括两个滑动槽(42)和第三防水开关(38),两个所述滑动槽(42)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501)的相对侧,两个所述滑动槽(4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2),两个所述滑动块(12)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杆(10)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槽(4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18),所述第一气缸(18)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杆(10)朝向所述安装框(4)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18)的伸缩杆与所述滑动块(1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防水开关(38)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槽(42)远离所述滑动块(12)的端部,所述第三防水开关(38)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8)与所述第一夹持杆(10)之间安装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杆(10)接触挤压到所述底板(27)或者接触挤压到上一个堆积的防水袋时启动所述第一气缸(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止水防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
包括第一内槽(13)和第四防水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
申请(专利权)人:李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