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384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虹吸装置,所述坝体的另一侧开设有一个蓄水槽,所述坝体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排水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过滤顶盖上开设若干过滤孔,当水需要进入到虹吸口时,此时过滤顶盖内的水位需要高于虹吸口的高度,而过滤孔的高度又低于虹吸口的高度,所以当水通过过滤顶盖进入到虹吸口前会被过滤,较轻的杂质如植物根茎、生活垃圾等会被过滤孔直接过滤,较重的杂质则会沉淀在坝体底部一侧且不会进通过虹吸口进入到虹吸进水管道内,有效避免了水中杂质的长时间堆积对各个管道造成堵塞等情况,保证了坝体的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是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流出虹吸管是一种压力输水管道,一般顶部弯曲且其高程高于上游供水水面,由于虹吸管内的真空,在上游水面的大气压强和虹吸管内压强之间产生压差,利用虹吸原理使水流通过虹吸管最高处引向低处,以便于汛期泄洪以及放空水库对工程进行安全检修。虹吸管的优点在于能跨越高地,减少挖方,避免坝下涵管形成的渗漏隐患,由于水库内存在较多的植物根茎和生活垃圾,特别是暴雨会将山坡的朽木枯叶冲入水库,在排水过程中虹吸管入水口拦污栅经常被堵塞,影响水流的正常下泄,对塘坝的排水造成很大影响,若在汛期甚至会导致溃坝等重大安全事故,对水库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虹吸管入水口一般位于水库死水位附近(接近水库底部),人工无法正常进行清理,对塘坝工程的运行管理造成威胁。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能完美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虹吸装置,所述坝体的另一侧开设有一个蓄水槽,所述坝体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与虹吸装置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蓄水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坝体的顶部开设有一个气液转换管道,所述坝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气液转换泵,所述气液转换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循环管道,所述水循环管道的一端与气液转换泵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水循环管道的另一侧与蓄水槽的内部相连通。
[0006]可选的,所述坝体为一个梯形台体,所述坝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坝体平台,其中一个坝体平台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虹吸进水管道,所述虹吸进水管道垂直设置于坝体平台的内部。
[0007]可选的,所述虹吸装置包括虹吸口,所述虹吸口固定连接于坝体平台的顶部,所述虹吸口的内表面直径与虹吸进水管道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虹吸口与虹吸进水管道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虹吸口的内腔与虹吸进水管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虹吸口的内部开设有螺纹。
[0008]可选的,所述虹吸口的内部设置有一个过滤顶盖,所述过滤顶盖一侧的外表面开
设有与虹吸口的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所述过滤顶盖螺纹连接于虹吸口的内部,所述过滤顶盖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的高度低于过滤顶盖的进水口高度。
[0009]可选的,所述蓄水槽开设于其中一个坝体平台的内部,所述蓄水槽的最高高度低于虹吸进水管道的最低高度。
[0010]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道的路径与坝体的轮廓相匹配,所述排水管道的最高高度低于坝体的最高高度,所述排水管道的一侧开口通过虹吸进水管道与虹吸装置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侧开口与蓄水槽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密封阀。
[0011]可选的,所述气液转换管道垂直开设于坝体的顶部,所述气液转换管道一侧的开口与排水管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气液转换管道的另一侧开口与气液转换泵的内部相连通。
[0012]可选的,所述水循环管道的路径与坝体的轮廓相匹配,所述水循环管道一侧的开口设置于蓄水槽内腔的底部。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由于水库内存在较多的植物根茎和生活垃圾,特别是暴雨会将山坡的朽木枯叶冲入水库,在排水过程中虹吸管入水口拦污栅经常被堵塞,影响水流的正常下泄,对塘坝的排水造成很大影响,若在汛期甚至会导致溃坝等重大安全事故,对水库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虹吸管入水口一般位于水库死水位附近(接近水库底部),人工无法正常进行清理,对塘坝工程的运行管理造成威胁,本技术通过在过滤顶盖上开设若干过滤孔,当水需要进入到虹吸口时,此时过滤顶盖内的水位需要高于虹吸口的高度,而过滤孔的高度又低于虹吸口的高度,所以当水通过过滤顶盖进入到虹吸口之前,会被过滤孔过滤,水中较轻的杂质如植物根茎、生活垃圾等会被过滤孔直接过滤,而较重的杂质则会沉淀在坝体底部一侧,由于虹吸口的高度高于坝体的底部,所以那些较重的杂质则不会进通过虹吸口进入到虹吸进水管道内,有效避免了水中杂质的长时间堆积对各个管道造成堵塞等情况,保证了坝体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过滤顶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过滤顶盖的剖视图。
[0019]图中:1

坝体,101

坝体平台,102

虹吸进水管道,2

虹吸装置,201

虹吸口,202

过滤顶盖,203

过滤孔,3

蓄水槽,4

排水管道,401

密封阀,5

气液转换管道,6

气液转换泵,7

水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它包括坝体1,坝体1的一侧固定连
接有一个虹吸装置2,坝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一个蓄水槽3,坝体1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排水管道4,排水管道4的一端与虹吸装置2的内部相连通,排水管道4的另一端与蓄水槽3的内部相连通,坝体1的顶部开设有一个气液转换管道5,坝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气液转换泵6,气液转换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循环管道7,水循环管道7的一端与气液转换泵6的内部相连通,水循环管道7的另一侧与蓄水槽3的内部相连通。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坝体1为一个梯形台体,坝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坝体平台101,其中一个坝体平台101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虹吸进水管道102,虹吸进水管道102垂直设置于坝体平台101的内部,垂直设计可以使虹吸进水管道102在进水时更快。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虹吸装置2包括虹吸口201,虹吸口 201固定连接于坝体平台101的顶部,虹吸口201的内表面直径与虹吸进水管道 102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虹吸口201与虹吸进水管道102在同一轴心线上,虹吸口201的内腔与虹吸进水管道102的内腔相连通,虹吸口201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将虹吸口201与过滤顶盖202设计为螺纹连接,可以在后期维修更换时更方便,节省成本。
[0024]作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1),所述坝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虹吸装置(2),所述坝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一个蓄水槽(3),所述坝体(1)的内部开设有一个排水管道(4),所述排水管道(4)的一端与虹吸装置(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4)的另一端与蓄水槽(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坝体(1)的顶部开设有一个气液转换管道(5),所述坝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气液转换泵(6),所述气液转换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循环管道(7),所述水循环管道(7)的一端与气液转换泵(6)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水循环管道(7)的另一侧与蓄水槽(3)的内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为一个梯形台体,所述坝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坝体平台(101),其中一个坝体平台(101)的内部开设有一个虹吸进水管道(102),所述虹吸进水管道(102)垂直设置于坝体平台(10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装置(2)包括虹吸口(201),所述虹吸口(201)固定连接于坝体平台(101)的顶部,所述虹吸口(201)的内表面直径与虹吸进水管道(102)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虹吸口(201)与虹吸进水管道(102)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虹吸口(201)的内腔与虹吸进水管道(10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虹吸口(201)的内部开设有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虹吸排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元
申请(专利权)人:汉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