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水模块和清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05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下水模块和清洗设备,上下水模块包括中壳、过滤盒、供水组件以及排污组件;中壳内形成有腔体,腔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腔体分隔成清水腔和污水腔,中壳具有连通清水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具有连通污水腔的进污口和排污口;过滤盒设于污水腔内,由进污口进入的污水经过过滤盒过滤后由排污口排出;供水组件的进水端用于与外部水源连通,供水组件的出水端与进水口连通;排污组件的进污端与排污口连通,排污组件的排污端用于与外部下水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降低劳动强度,以提升用户体验感。用户体验感。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水模块和清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上下水模块和清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清洗设备通常包括主体和上下水模块,主体用于对待清洗件(如扫地机器人上的拖布、滚轮等等)进行清洗,上下水模块具有清水箱和污水箱,清水箱用于向主体提供清水,污水箱用于接收主体流出的污水。
[0003]现有技术中,清水箱和污水箱均是可拆卸的,需要人工将清水箱拆下后往清水箱内灌入清水,并需要人工将污水箱拆下后将污水箱内的污水倒出,造成劳动强度高,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上下水模块,旨在降低劳动强度,以提升用户体验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上下水模块,包括:
[0006]中壳,所述中壳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体分隔成清水腔和污水腔,所述中壳具有连通所述清水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具有连通所述污水腔的进污口和排污口;
[0007]过滤盒,所述过滤盒设于所述污水腔内,由所述进污口进入的污水经过所述过滤盒过滤后由所述排污口排出;
[0008]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的进水端用于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供水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0009]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的进污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组件的排污端用于与外部下水道连通。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组件包括:
[0011]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具有间隔设置的进口和第一出口;
[0012]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用于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进口连通;
[0013]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壳还具有连通所述污水腔的清洗口,所述污水腔内还设有喷水柱,所述喷水柱的进水端与所述清洗口连通,所述喷水柱的喷水口朝向所述污水腔的腔壁设置;所述电磁阀还具有第二出口;
[0015]所述供水组件还包括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清洗口连通。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包括:
[0017]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具有所述进口、所述第二出口以及连通出口;
[0018]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阀体,并具有所述第一出口和连通进口,所述连通进口连通于所述连通出口。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污组件包括:
[0020]隔膜阀,所述隔膜阀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
[0021]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的进污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污管的排污端与所述的第一进液口连通;
[0022]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的进污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污管的排污端用于与外部下水道连通。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污管包括:
[0024]泵体,所述泵体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0025]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进污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管体的排污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
[0026]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进污端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排污端用于与外部下水道连通。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水模块还包括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供水组件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一接口用于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排污组件的排污端通过所述第二接口用于与外部下水道连通。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水模块还包括水位检测件,所述水位检测件设于所述清水腔内;
[0029]和/或,所述上下水模块还包括浮球开关,所述浮球开关设于所述污水腔内。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水模块还包括下壳,所述下壳罩设于所述中壳的底部,并与所述中壳围合形成有安装腔,所述供水组件和所述排污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0031]和/或,所述上下水模块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中壳的顶部。
[003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清洗设备,包括上下水模块,该上下水模块包括:
[0033]中壳,所述中壳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体分隔成清水腔和污水腔,所述中壳具有连通所述清水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具有连通所述污水腔的进污口和排污口;
[0034]过滤盒,所述过滤盒设于所述污水腔内,由所述进污口进入的污水经过所述过滤盒过滤后由所述排污口排出;
[0035]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的进水端用于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供水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0036]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的进污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组件的排污端用于与外部下水道连通。
[0037]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水模块,通过在中壳的腔体内设置有隔板,便可将腔体分隔成清水腔和污水腔;如此,当需要往清水腔内灌入清水时,供水组件工作,便可使外部水源自动由供水组件引入至清水腔内;当需要排出污水腔内的污水时,排污组件工作,便可使污水腔内的污水自动由排污组件排出至外部下水道;便取代了人工拆卸清水箱和污水箱的方式分别
进行灌水和排污,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便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水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水模块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水模块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水模块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下水模块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4]附图标号说明:
[0045][0046][0047]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9]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壳,所述中壳内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体分隔成清水腔和污水腔,所述中壳具有连通所述清水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具有连通所述污水腔的进污口和排污口;过滤盒,所述过滤盒设于所述污水腔内,由所述进污口进入的污水经过所述过滤盒过滤后由所述排污口排出;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的进水端用于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供水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排污组件,所述排污组件的进污端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组件的排污端用于与外部下水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具有间隔设置的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用于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进口连通;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还具有连通所述污水腔的清洗口,所述污水腔内还设有喷水柱,所述喷水柱的进水端与所述清洗口连通,所述喷水柱的喷水口朝向所述污水腔的腔壁设置;所述电磁阀还具有第二出口;所述供水组件还包括第三进水管,所述第三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三进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清洗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具有所述进口、所述第二出口以及连通出口;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阀体,并具有所述第一出口和连通进口,所述连通进口连通于所述连通出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水模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鑫葛优徐连斌林国章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全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