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049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连接一第一印刷电路板与一第二印刷电路板,其包含一第一电极与一本体。第一电极包含一第一连接端与一第三连接端,第三连接端能够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一连接端能够连接第二印刷电路板。本体包含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与复数隔板。多个隔板设置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以形成复数框体。第一电极穿透多个框体,且第一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分别地突出于本体。多个框体为篓空状且多个框体的侧缘处形成导流斜面。第一侧板形成一第一固定件与第二侧板形成一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错位设置。件错位设置。件错位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的
,特别是一种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中,多个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可以透过连接器进行连接;然而,多个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距离过长时,例如超过1.5公分以上,结构较为脆弱,连接器有可能在组装的过程中,损坏连接器甚至印刷电路板。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以解决传统特别是多个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距离过长的情况下所造成的问题或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用以在相隔距离较长的至少二个印刷电路板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0005]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根据上述的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提供气流导流斜面,以减少空气撞击本技术的连接器所产生的空气阻力。
[0006]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根据上述的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提供支柱插入印刷电路板,以在限位与引导之后顺利地将本技术的连接器组装至印刷电路板。
[0007]本技术的第四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供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二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包含:第一电极,其具有第一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供连接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供连接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以及本体,其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复数隔板,所述复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以形成复数框体,所述第一电极穿透所述复数框体,且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分别地突出于所述本体,其中所述复数框体为篓空状,所述复数框体的侧缘处形成导流斜面,所述第一侧板形成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侧板形成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错位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形状分别地为T型,所述T型具有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具有所述第二宽度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复数固定片,所述复数固定片分别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复数支柱,其分别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流斜面为复数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侧缘处的第一厚度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中央处的第三厚度具有第一厚度差,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侧缘处的第二厚度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中央处的第四厚度具有第二厚度差,复数个所述导流斜面形成在所述侧缘处与所述中央处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本体由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组成,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各占所述本体的50%,所述本体的重心落在所述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二本体是位于具有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所述本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第一肋体与第二肋体,所述第一肋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且所述第二肋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以供设置于外部的包装盒内,且所述第一肋体与所述第二肋体限位于所述包装盒。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更形成防呆板体,以供设置于形成具有干涉部的所述包装盒。9.一种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供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二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与板的超长间距用连接器包含:第一电极,其具有第一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供连接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第二电极,其具有第二连接端与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供连接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公头,更包含;本体,其具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插入端、复数隔板、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所述插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且位于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复数隔板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以形成复数框体,所述第一电极穿透所述复数框体,且所述第三连接端突出于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于所述插入端的一面,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插入端的二侧边且突出于所述插入端,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形成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侧板形成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错位设置,又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形体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形体不对称;母座,其连接所述公头,所述母座更包含;座体,其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座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以及插槽件,其透过所述第二电极浮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插槽件形成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昌张君玮范若明
申请(专利权)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