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61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提出一种自动翻筐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若干转动的旋转轴,还包括固定轴和驱动固定轴转动的动力装置,固定轴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架,其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架;还包括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第一限位架与第二限位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架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架连接;动力装置驱动固定轴带动固定框架转动,这使得固定框架上的容器可以翻转,这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翻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翻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特别是油炸食品领域中,从油锅取出的半成品需要先进行冷却、滤油等步骤,此时会将这些半成品收集到一个较大的容器中存放,等待后续处理。然而该容器往往会有一个较大的体积和重量,当工人取出半成品时,为了提高效率往往会需要倾倒容器,将半成品直接翻倒而出。但在倾倒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人合力协作,这极大的浪费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翻倒容器的自动翻筐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臂,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若干转动的旋转轴,若干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向第二支架转动连接;还包括固定轴和驱动固定轴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固定轴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架,其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架,所述固定轴与旋转轴平行,所述固定轴带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围绕固定轴转动;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旋转轴的一侧,所述固定轴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旋转轴远离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区;还包括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第一限位架的另一端向第一支架远离支撑架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第二限位架的另一端向第二支架远离支撑架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架与第二限位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架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架连接。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限位模块,所述限位模块的一端与固定轴连接,其另一端向固定轴远离支撑架的一侧延伸。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位于第一限位杆与旋转轴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架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架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架包括若干第一限位孔,若干所述第一限位孔由第一限位架靠近第二限位架的一侧向远离第二限位架的一侧凹陷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架设置有与若干第一限位孔对应的若干第二限位孔,若干所述第二限位孔由第二限位架靠近第一限位架的一侧向远离第一限位架一侧凹陷形成,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一端连接第一限位孔,其另一端连接与第一限位孔对应的第二限位孔。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与传送带,所述电机位于
第一支架远离第一限位架的一侧,所述电机与支撑架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与固定轴连接。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动力装置驱动固定轴带动固定框架转动,这使得固定框架上的容器可以翻转,这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自动翻筐装置的俯视图。
[0012]图2为固定框架的俯视图。
[0013]图3为自动翻筐装置的侧视图。
[0014]图4为自动翻筐装置的侧视图。
[0015]图5为第二限位杆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
[0017]如图1

5所示,包括固定框架100,所述固定框架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01与第二支架102,所述第一支架101的一端与第二支架10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臂101a,所述第一支架10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102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臂101b;所述第一支架101与第二支架102之间设置有若干转动的旋转轴103,若干所述旋转轴10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01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旋转轴103的另一端向第二支架102转动连接;还包括固定轴104和驱动固定轴104转动的动力装置105,所述固定轴104位于第一固定臂101a远离旋转轴103的一侧,所述固定轴104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架101,其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架102,所述固定轴104与旋转轴103平行,所述固定轴104带动固定框架 100围绕固定轴104转动;还包括支撑架108,所述支撑架108位于旋转轴103 的一侧,所述固定轴104与支撑架108连接,所述旋转轴103远离支撑架108 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区121;还包括第一限位架109和第二限位架110,所述第一限位架109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01连接,第一限位架109的另一端向第一支架 101远离支撑架108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架110的一端与第二支架102连接,第二限位架110的另一端向第二支架102远离支撑架108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架109与第二限位架110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11,所述第一限位杆11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架109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架110连接。本装置包括承载容器的固定框架100,为保证固定框架100的稳定性,固定框架100 是由第一支架101、第二支架102、第一固定臂101a以及第二固定臂101b组成的方形框架。为了方便工人将容器放置在固定框架100上的指定位置,第一支架101与第二支架102之间设置有若干可以转动的旋转轴103,为保证旋转轴 103在转动时不受阻碍,这些旋转轴10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01旋转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支架102旋转连接,这种设计使得工人可以将容器的一部分放在固定框架100上,然后推动容器到指定位置,大大减少了工人的体力消耗。而为实现自动倾倒容器,本装置还包括固定轴104和带动固定轴104转动的动力装置105。固定轴104位于第一固定臂101a远离旋转轴103的一侧,固定轴104 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0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支架102连接。为了保证第一支架101
与第二支架102可以围绕固定轴104转动,固定轴104与旋转轴103平行,此时动力装置105驱动固定轴104转动,固定轴104就可以带动固定框架 100转动,当容器位于固定框架100上时,容器便会跟着固定框架100一起翻转,从而将容器中的材料倾倒而出。为了方便将容器中的材料倾倒在指定位置,这需要固定框架100需要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为此,本装置还包括支撑架108,其中固定轴104与支撑架108连接,以保证固定框架100不能随意脱落。旋转轴103远离支撑架108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区121,此放置区121为容器的指定位置。当然,放置区121的范围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并不是固定的。在保证固定框架100可以随固定轴104转动后,我们还需要避免放置在固定框架100 上的容器随意脱落,以防出现安全问题。因此,本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架109 和第二限位架110,第一限位架109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01连接,第一限位架 109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翻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100),所述固定框架(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01)与第二支架(102),所述第一支架(101)的一端与第二支架(10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臂(101a),所述第一支架(10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102)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臂(101b);所述第一支架(101)与第二支架(102)之间设置有若干转动的旋转轴(103),若干所述旋转轴(103)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01)转动连接,若干所述旋转轴(103)的另一端向第二支架(102)转动连接;还包括固定轴(104)和驱动固定轴(104)转动的动力装置(105),所述固定轴(104)位于第一固定臂(101a)远离旋转轴(103)的一侧,所述固定轴(104)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架(101),其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架(102),所述固定轴(104)与旋转轴(103)平行,所述固定轴(104)带动固定框架(100)围绕固定轴(104)转动;还包括支撑架(108),所述支撑架(108)位于旋转轴(103)的一侧,所述固定轴(104)与支撑架(108)连接,所述旋转轴(103)远离支撑架(108)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区(121);还包括第一限位架(109)和第二限位架(110),所述第一限位架(109)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01)连接,第一限位架(109)的另一端向第一支架(101)远离支撑架(108)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架(110)的一端与第二支架(102)连接,第二限位架(110)的另一端向第二支架(102)远离支撑架(108)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限位架(109)与第二限位架(110)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11),所述第一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栋秦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力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