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30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包括RFID天线、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电路和第二RFID芯片电路;所述的RFID天线均与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电路和第二RFID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的RFID天线用于给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电路和第二RFID芯片电路提供感应耦合电压;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与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用于向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电路提供触发信号,第一RFID芯片电路用于提供“蚁情正常”信号;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电路与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电路用于提供“蚁情异常”信号。该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稳定性好,检测蚁情状态信息准确。检测蚁情状态信息准确。检测蚁情状态信息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白蚁监测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白蚁个体虽小但危害却很大,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无不遭受其害,尤其是对房屋建筑、通讯设备和水库堤坝等危害十分明显,而且后果严重。为此人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来消灭白蚁,但往往是在遭受白蚁严重危害之后才想到采取措施。理想的办法应该是在白蚁造成对人们的实际危害之前能发现并加以控制,把白蚁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目前通常用白蚁防治装置来监测和灭杀白蚁。
[0003]现有技术的白蚁监测控制装置集成有IPM技术,IPM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害虫综合治理,近年来,该技术在白蚁防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IPM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毒土屏障法”拥有较大的优势,但集成IPM技术的白蚁监测控器埋入地下之后,每年甚至每个月要定期检查所有装置1

2次,如果目标区域较大,埋入装置较多,查找时往往较为困难,检查工作量较大,人力投入大、用工多、劳动成本高。由于绿地改造、地面除草、垃圾乱丢,造成部分地下监控装置损坏、丢失严重现象,同时由于监控装置周围灌木丛生,给检查维护带来困难。IPM技术虽然能够大规模减少药物使用,但是没有大规模普及推广的痛点就是在于人工巡检成本高。采用IPM+人工巡检的方式,对于全国各地的白蚁防治单位来说,需要每年大量的人工投入到传统装置的巡检维护上,在白蚁活动频繁期,巡检人员的工作量更加繁重,蚁情数据的准确性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0004]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能解决人工巡检开仓检查效率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及信息的准确性。但是现有技术的白蚁监测器采用近程RFID技术来检测白蚁蚁情状态,通常采用MCU芯片模拟RFID工作模式来实现,电路较复杂,成本较高,稳定性不理想,蚁情状态误报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该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稳定性好,检测蚁情状态信息准确。
[0006]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包括RFID天线、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电路和第二RFID芯片电路;所述的RFID天线均与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电路和第二RFID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的RFID天线用于给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电路和第二RFID芯片电路提供感应耦合电压;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与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用于向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电路提供触发信号,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电路用于提供“蚁情正常”信号;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电路与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电路用于提供“蚁情异常”信号。
[0007]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8]由于本技术的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使用的是两个RFID芯片电路,技术较成熟,成本较低,而且整个电路结构简单,使得白蚁监测器性能较稳定,耗电低,检测蚁情状态信息准确。
[0009]作为改进,还包括滤波整流电路,所述的滤波整流电路包括滤波电容和整流二极管,所述的滤波电容和整流二极管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的RFID天线两端。
[0010]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电路包括第一RFID芯片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的一端与所述的RFID天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0011]作为改进,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包括第一电阻及电阻式蚁情检测电阻,所述的第一电阻与所述的电阻式蚁情检测电阻相互串联,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滤波电容与整流二极管之间,所述的电阻式蚁情检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电阻与电阻式蚁情检测电阻之间。
[0012]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电路包括第二RFID芯片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的一端与所述的RFID天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的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所示:
[0015]L1、RFID天线,IC1、第一RFID芯片,Q1、第一三极管,R1、第一电阻,Rx、电阻式蚁情检测电阻,C1、滤波电容,D1、整流二极管,IC2、第二RFID芯片,Q2、第二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好得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17]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0018]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包含”、“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包括RFID天线L1、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第二RFID芯片IC2电路和滤波整流电路。
[0020]所述的滤波整流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和整流二极管D1,所述的滤波电容C1和整流二极管D1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的RFID天线L1两端。
[0021]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包括第一RFID芯片IC1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IC1的一端与所述的RFID天线L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IC1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连接,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0022]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包括第一电阻R1及电阻式蚁情检测电阻Rx,所述的第一电阻R1与所述的电阻式蚁情检测电阻Rx相互串联,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滤波电容C1与整流二极管D1之间,所述的电阻式蚁情检测电阻Rx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电阻R1与电阻式蚁情检测电阻Rx之间。
[0023]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IC2电路包括第二RFID芯片IC2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天线(L1)、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和第二RFID芯片(IC2)电路;所述的RFID天线(L1)均与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和第二RFID芯片(IC2)电路连接,所述的RFID天线(L1)用于给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和第二RFID芯片(IC2)电路提供感应耦合电压;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与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连接,所述的电阻式蚁情传感器用于向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提供触发信号,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用于提供“蚁情正常”信号;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IC2)电路与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连接,所述的第二RFID芯片(IC2)电路用于提供“蚁情异常”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整流电路,所述的滤波整流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1)和整流二极管(D1),所述的滤波电容(C1)和整流二极管(D1)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的RFID天线(L1)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的白蚁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RFID芯片(IC1)电路包括第一RFID芯片(IC1)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坝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