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切活检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24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8
一种端切活检枪,包括外套管组件、切割管组件、内芯针以及手柄组件,所述外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以及外套管固定件,所述切割管组件包括切割管以及切割管固定件,所述内芯针固定安装在手柄组件上,上壳与下壳构成手柄内腔体,手柄内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台阶,手柄内腔体内设置有切割管固定件可带动外套管固定件前后移动的滑槽,手柄内腔体外侧设置有推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割空间为圆柱形切割槽,一次取出的组织相当于两倍以上传统半圆形切割槽的取量,取出量更厚实,保证病例分析的准确性;另外,圆柱形切割槽的取样长度可通过调节档位件而实现,医生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组织的取量,从而实现定量取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一键击发,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切活检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端切活检枪。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病变,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0003]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升级提高,使诊断的准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0004]目前,活检针主要包括外管针、内芯针、内芯针上设有取样槽,外管针套装在内芯针外部,一起安装在针座上,由可控弹射装置控制获得标本,使用时,在影像监视下经皮穿刺到取样部位时,内芯针先刺入使取样槽位于病灶处,随后弹射装置将外管针射出,外管针前冲,将病变部位的组织切割在内芯针取样槽内,拔出活检针即可获得取样标本。
[0005]传统的活检针的切割为半圆形切割槽,由于切割槽设置在内径较小的内芯针上,切割后的组织容纳空间较小,有时候一次活检取量难以达到有效的病例分析量,需要再次取样,对患者造成二次痛苦,降低了活检针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端切活检枪如下: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端切活检枪,包括外套管组件、切割管组件、内芯针以及手柄组件,所述外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以及外套管固定件,所述外套管固定安装在外套管固定件上,所述切割管组件包括切割管以及切割管固定件,所述切割管固定安装在切割管固定件上,所述手柄组件包括上壳与下壳,所述内芯针固定安装在手柄组件上,所述外套管套设在切割管外周,所述切割管套设在内芯针外周,所述上壳与下壳构成手柄内腔体,手柄内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手柄内腔体内设置有切割管固定件可带动外套管固定件前后移动的滑槽,所述手柄内腔体外侧设置有推柄,
[0009]所述切割管固定件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切割管的通孔,所述切割管固定件后端与手柄内腔体后端通过弹簧抵接,所述切割管固定件前端设置有卡口,切割管固定件的后端设置有其在手柄内腔体最后端时可与第一台阶挂靠的倒钩,所述切割管固定件中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台阶;
[0010]所述推柄包括推柄本体,所述推柄本体内侧前端设置有抵靠第二台阶时可拉动切割管固定件向后移动的第三台阶,所述推柄本体内侧后端设置有推动推柄时可将倒钩顶出与第一台阶挂靠位置的第四台阶,使切割管固定件处于击发状态;
[0011]所述外套管固定件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外套管的通道,所述外套管固定
件后端设置有可放置在卡口内的第五台阶,所述卡口内设置有第五台阶的前后移动空间,所述前后移动空间大于或等于切割距离,所述外套管固定件中部设置有与卡口前端抵接的限位件,切割管固定件向前击发移动时,带动外套管固定件向前移动,所述限位件在外套管固定件走到最前端时解除与卡口前端抵接,所述切割管固定件继续向前走一切割距离至手柄内腔体最前端;
[0012]所述外套管前端外侧设置有前槽与后槽,所述切割管前端设置有弧形切刀,在穿刺时,所述弧形切刀的前端从后槽伸出,并贴靠前槽的表面;外套管填充组织时,外套管与切割管击发向前移动,致使外套管前端形成切割空腔,组织填充在切割空腔内;切割管切割组织时,外套管的限位件解除与卡口前端抵接,切割管独自向前行走一切割距离,弧形切刀前端由前槽的表面进入切割空腔内,对组织进行切割。
[0013]优选地,所述手柄内腔体前端设置有档位件,所述档位件前端为外螺纹杆,后端用于抵接切割管固定件与外套管固定件进行击发限位,所述手柄内腔体前端外部设置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杆匹配的内螺纹,旋转旋转件使外螺纹杆前后移动。
[0014]优选地,所述外螺纹杆后端设置有用于将限位件解除与卡口前端抵接的上下倒角,所述上下倒角之间设置有限位件下沉斜坡。
[0015]优选地,所述弹簧前端套装于切割管固定件上,弹簧尾端顶住上壳、下壳尾端,弹簧整体套设在内芯针外围。
[0016]优选地,所述推柄本体套装于上壳、下壳的外表面,所述推柄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滑推带。
[0017]优选地,所述内芯针的针头为三棱针头。
[0018]优选的,活检枪还包括安全锁,所述安全锁套装在上壳、下壳外表面,安全锁初始位置时抵接推柄,推动安全锁前进时,解除安全锁抵接推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的一种端切活检枪,其切割的空间为圆柱形切割槽,一次取出的组织相当于两倍以上传统半圆形切割槽的取量,取出量更厚实,保证病例分析的准确性;另外,圆柱形切割槽的取样长度可通过调节档位件而实现,医生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组织的取量,从而实现定量取样;本技术实现一键击发,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端切活检枪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端切活检枪的结构示意图(手柄内腔体拆开状态);
[0023]图3为本技术外套管固定件、切割管固定件以及档位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切割管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推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外套管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6的立体图;
[0028]图8为图6的左视图(限位件未下沉);
[0029]图9为图6的左视图(限位件下沉);
[0030]图10为本技术档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图10的立体图;
[0032]图12为本技术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为本技术切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4为本技术内芯针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5为本技术端切活检枪的轴向剖视图(初始状态);
[0036]图16为图15中A部放大图;
[0037]图17为本技术端切活检枪的轴向剖视图(穿刺过程状态);
[0038]图18为本技术端切活检枪的轴向剖视图(待击发状态);
[0039]图19为本技术端切活检枪的轴向剖视图(击发状态)。
[0040]图中:外套管110,前槽111,后槽112,外套管固定件120,通道130,第五台阶140,限位件150,切割管210,弧形切刀211,后槽112,切割管固定件220,通孔230,卡口240,倒钩250,第二台阶260,前后移动空间270,内芯针300,上壳310,下壳320,第一台阶410,推柄500,推柄本体510,第三台阶520,第四台阶530,防滑推带540,弹簧600,档位件810,外螺纹杆820,旋转件830,上下倒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切活检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组件、切割管组件、内芯针以及手柄组件,所述外套管组件包括外套管以及外套管固定件,所述外套管固定安装在外套管固定件上,所述切割管组件包括切割管以及切割管固定件,所述切割管固定安装在切割管固定件上,所述手柄组件包括上壳与下壳,所述内芯针固定安装在手柄组件上,所述外套管套设在切割管外周,所述切割管套设在内芯针外周,所述上壳与下壳构成手柄内腔体,手柄内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手柄内腔体内设置有切割管固定件可带动外套管固定件前后移动的滑槽,所述手柄内腔体外侧设置有推柄,所述切割管固定件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切割管的通孔,所述切割管固定件后端与手柄内腔体后端通过弹簧抵接,所述切割管固定件前端设置有卡口,切割管固定件的后端设置有其在手柄内腔体最后端时可与第一台阶挂靠的倒钩,所述切割管固定件中端外侧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推柄包括推柄本体,所述推柄本体内侧前端设置有抵靠第二台阶时可拉动切割管固定件向后移动的第三台阶,所述推柄本体内侧后端设置有推动推柄时可将倒钩顶出与第一台阶挂靠位置的第四台阶,使切割管固定件处于击发状态;所述外套管固定件轴向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外套管的通道,所述外套管固定件后端设置有可放置在卡口内的第五台阶,所述卡口内设置有第五台阶的前后移动空间,所述前后移动空间大于或等于切割距离,所述外套管固定件中部设置有与卡口前端抵接的限位件,切割管固定件向前击发移动时,带动外套管固定件向前移动,所述限位件在外套管固定件走到最前端时解除与卡口前端抵接,所述切割管固定件继续向前走一切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婵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