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风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09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皮肤风衣,包括:风衣本体,其具有衣袖部,所述衣袖部在肘部位置设有肘部护具袋,所述肘部护具袋具有开口朝所述衣袖部外侧的第一容腔,所述肘部护具袋设有第一可拆结构,所述第一可拆结构用于启闭所述第一容腔的开口;护肘壳体,其设于所述肘部护具袋,所述护肘壳体与所述第一容腔的内壁面适配连接。该皮肤风衣采用内置式的护肘壳体,为骑手提供安全防护作用,满足骑手对皮肤风衣的需求,护肘壳体采用可拆卸方式,便于对皮肤风衣清洗,且方便骑手在非骑行状态时拆除护肘壳体,以穿着该皮肤风衣,促使该皮肤风衣能适用于不同使用场景。于不同使用场景。于不同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风衣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
,特别涉及一种皮肤风衣。

技术介绍

[0002]皮肤风衣是一种具备皮肤性能的服装,其中皮肤性能包括透气、排汗、耐磨、轻盈等。皮肤风衣所使用的材料具有极轻的重量、异常舒适的接触性和良好的透气性,并且具备一定的防风性、抗水性和抗紫外线性能。皮肤风衣非常柔软,具有体积小、易收纳等特点,犹如人体的一层薄薄的皮肤,给人们带来防晒的功能和凉快的感受。
[0003]目前的皮肤风衣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人们在穿上皮肤风衣并骑行时,难免会发生摔倒等事故,导致人们的身体部位尤其是肘部受伤。所以,现有皮肤风衣无法满足喜爱骑行的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风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肤风衣,包括:
[0007]风衣本体,其具有衣袖部,所述衣袖部在肘部位置设有肘部护具袋,所述肘部护具袋具有开口朝所述衣袖部外侧的第一容腔,所述肘部护具袋设有第一可拆结构,所述第一可拆结构用于启闭所述第一容腔的开口;
[0008]护肘壳体,其设于所述肘部护具袋,所述护肘壳体与所述第一容腔的内壁面适配连接。
[0009]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风衣本体的衣袖部设置肘部护具袋,肘部护具袋位于风衣本体的肘部位置,护肘壳体设在肘部护具袋的第一容腔内,且护肘壳体与第一容腔的内壁面适配连接,使护肘壳体与风衣本体良好连接,防止护肘壳体轻易发生相对风衣本体移位,从而增强护肘壳体所发挥的防护效果;肘部护具袋设置第一可拆结构,通过对第一可拆结构操作,使得第一容腔的开口打开或关闭,有利于将护肘壳体取放于风衣本体的肘部护具袋,并防止护肘壳体容易从肘部护具袋内脱出,增加护肘壳体与风衣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0010]该皮肤风衣采用内置式的护肘壳体,为骑手提供安全防护作用,满足骑手对皮肤风衣的需求,护肘壳体采用可拆卸方式,便于对皮肤风衣清洗,且方便骑手在非骑行状态时拆除护肘壳体,以穿着该皮肤风衣,促使该皮肤风衣能适用于不同使用场景。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衣袖部设有耐磨补强层,所述耐磨补强层位于所述肘部护具袋的外表面。衣袖部在肘部护具袋处设置耐磨补强层,以增强风衣本体的肘部位置的耐磨性能,防止护肘壳体因衣袖部耐磨差而从肘部护具袋内脱离,并导致该皮肤风衣的防护性能降低。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肘部护具袋设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为第一可拆结构。肘部护具袋的第一可拆结构为第一拉链,第一拉链具有结构牢固、操作简单的优点,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拉链会对第一容腔的开口发挥紧紧封闭作用,进而可防止护肘壳体从肘部护具袋内脱出。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拉链的两端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拉链的长度方向为风衣本体的上下方向,方便人们沿上下方向拉动第一拉链,并将护肘壳体快速放置于肘部护具袋的第一容腔内。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衣袖部在肘部位置设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的一端与所述衣袖部的背面连接,所述调节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衣袖部的正面连接。衣袖部设置调节带,调节带位于风衣本体的肘部位置,通过对调节带的长度进行调节,将护肘壳体与人们的肘部紧紧贴合,防止护肘壳体相对肘部发生位移,有助于提升该皮肤风衣的安全防护效果。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皮肤风衣还包括护肩壳体;所述风衣本体在肩部位置设有肩部护具袋,所述肩部护具袋具有开口朝所述风衣本体外侧的第二容腔,所述肩部护具袋设有第二可拆结构,所述第二可拆结构用于启闭所述第二容腔的开口,所述护肩壳体设于所述肩部护具袋,所述护肩壳体与所述第二容腔的内壁面适配连接。
[0016]风衣本体设置肩部护具袋,肩部护具袋位于风衣本体的肩部位置,护肩壳体设在肩部护具袋的第二容腔内,且护肩壳体与第二容腔的内壁面适配连接,使护肩壳体与风衣本体良好连接,防止护肩壳体相对风衣本体轻易移位而导致对肩部的防护效果下降;肩部护具袋设置第二可拆结构,方便打开或合上第二容腔的开口,有助于将护肩壳体取放于肩部护具袋,且能防止护肩壳体在该皮肤风衣使用状态时容易与肩部护具袋脱离。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容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肩部护具袋的上端,所述肩部护具袋设有射出勾,所述射出勾位于所述第二容腔的开口处。第二容腔的开口设在肩部护具袋的上端,以便将护肩壳体由上往下放置于肩部护具袋内,肩部护具袋在第二容腔的开口处设置射出勾,射出勾具有超轻、超薄和超强横向拉力的优点,射出勾与第二容腔的内壁面相接,有利于实现该皮肤风衣的轻量化设计,且能很好地将护肩壳体限制于肩部护具袋内。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衣本体设有帽子,所述风衣本体的背面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帽子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连接。风衣本体设置帽子,以便人们戴上帽子,对头部起到较好的防晒作用;且帽子与风衣本体之间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人们骑行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促使帽子与风衣本体相固定,防止在骑行过程中帽子随风飘动而对骑手产生如阻力增加的影响。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帽子与所述风衣本体的领口边沿可拆连接。帽子与风衣本体之间采用可拆式连接设计,方便人们根据自身需求将帽子拆装于风衣本体。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衣本体设有帽檐,所述帽檐与所述帽子可拆连接。风衣本体设置帽檐,能够为人们提供遮挡阳光的作用,且帽檐与帽子之间采用可拆式的结构设计,方便人们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帽檐的拆卸或安装,以使该皮肤风衣适用于
不同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皮肤风衣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皮肤风衣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护肘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标记如下:100、风衣本体;110、衣袖部;120、帽子;200、肩部护具袋;210、射出勾;300、第二拉链;400、帽檐;500、调节带;510、四合扣;600、肘部护具袋;610、第一拉链;700、松紧带;810、第一连接部;820、第二连接部;900、护肘壳体;910、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风衣,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衣本体(100),其具有衣袖部(110),所述衣袖部(110)在肘部位置设有肘部护具袋(600),所述肘部护具袋(600)具有开口朝所述衣袖部(110)外侧的第一容腔,所述肘部护具袋(600)设有第一可拆结构,所述第一可拆结构用于启闭所述第一容腔的开口;护肘壳体(900),其设于所述肘部护具袋(600),所述护肘壳体(900)与所述第一容腔的内壁面适配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风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部(110)设有耐磨补强层,所述耐磨补强层位于所述肘部护具袋(600)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风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肘部护具袋(600)设有第一拉链(610),所述第一拉链(610)为第一可拆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风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610)的两端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皮肤风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部(110)在肘部位置设有调节带(500),所述调节带(500)的一端与所述衣袖部(110)的背面连接,所述调节带(500)的另一端与所述衣袖部(110)的正面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风衣,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东温辉旭容萃结王少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赛羽极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