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97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包括基准限位盘,基准限位盘的一侧圆面固定有可与机床主轴连接的轴杆,基准限位盘的另一侧圆面固定转轴,转轴的侧壁上固定有不少于三个可插入管类工件的内部并对管类工件固定的可伸缩卡紧部,转轴远离基准限位盘的一端设置有用来调节可伸缩卡紧部的调节机构。该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通过可伸缩卡紧部对管类工件进行从内部的夹持固定,实现对管类工件的自动定位,降低了定位难度,无需对管类工件的外侧加工面进行夹持接触,从而对管类工件的加工面进行保护,有助于提高加工质量,可以连续性对管类工件的外侧面进行加工处理,无需调过头进行二次加工,提高加工质量加工效率。提高加工质量加工效率。提高加工质量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管类工件的加工是常见的机械加工过程,通常管类在对外表面进行机械加工时,像轴杆类工件一样,一端夹持的机床主轴的卡盘上,另一端被机床尾座顶紧从而在机床主轴的带动在同步转动,然后对管类工件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开槽、切削、滚压螺纹等,但是由于卡盘的夹持固定的夹持点位于管类工件的外表面,即加工面,这样一方面会导致管类工件的外表面不能一次性连续的加工,需要调过头进行二次加工,这样就会导致有偏差,降低加工质量,而且二次定位操作繁琐,降低加工效率;另一方面卡盘在对已加工好的一端夹持时,容易对加工面产生损伤,降低加工质量。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包括基准限位盘,基准限位盘的一侧圆面固定有可与机床主轴连接的轴杆,基准限位盘的另一侧圆面固定转轴,转轴的侧壁上固定有不少于三个可插入管类工件的内部并对管类工件固定的可伸缩卡紧部,转轴远离基准限位盘的一端设置有用来调节可伸缩卡紧部的调节机构。
[0006]优选的,转轴和轴杆共用中心轴线,且转轴和轴杆的中心轴线穿过基准限位盘的中心,转轴和轴杆均垂直于基准限位盘。
[0007]优选的,可伸缩卡紧部包括卡爪、连杆一和连杆二,且连杆一和连杆二结构相同,卡爪与转轴平行,且卡爪通过连杆一和连杆二与转轴铰接连接,且连杆一和连杆二相互平行。
[0008]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上的凸杆和定轴转动连接在凸杆上的转套,转套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帽头,转套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并且通过外螺纹连接螺套,螺套的外侧壁上铰接有多个连杆三,且多个所述连杆三分别与可伸缩卡紧部一一对应。
[0009]优选的,连杆三与连杆二结构相同,并且连杆三远离螺套的一端与卡爪铰接连接,且连杆三与对应的连杆二呈对称式八字形布置。
[0010]优选的,凸杆固定在转轴远离基准限位盘的一端,且凸杆与转轴共用中心轴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伸缩卡紧部对管类工件进行从内部的夹持固定,在固定过程中实现对管类工件的自动定位,降低了定位难度,而且由于可伸缩卡紧部从内部对管类工件进行夹持固定,无需对管类工件的外侧加工面进行夹持接触,从而对管类工件的加工面进行保护,有助于提高加工质量;
[0012]而且由于管类工件在受到可伸缩卡紧部从内部施加的张紧力并保持固定时,可以
连续性对管类工件的外侧面进行加工处理,无需调过头进行二次加工,提高加工质量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的总装结构工件未固定状态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的A

A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的总装结构工件固定状态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中的B

B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基准限位盘;2

可伸缩卡紧部;3

帽头;4

管类工件;5

轴杆;6

转轴;7

连杆一;8

卡爪;9

连杆二;10

连杆三;11

螺套;12

凸杆;13

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实施例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包括基准限位盘1,基准限位盘1的一侧圆面固定有可与机床主轴连接的轴杆5,基准限位盘1的另一侧圆面固定转轴6,转轴6的侧壁上固定有不少于三个可插入管类工件4的内部并对管类工件4固定的可伸缩卡紧部2,三个和三个以上的可伸缩卡紧部2可以更好的对管类工件4进行固定,并且能够使得管类工件4更准确的定位,以及对于薄壁的管类工件4,较多个数的可伸缩卡紧部2可以使得管类工件4内部受力更加均匀稳定,转轴6远离基准限位盘1的一端设置有用来调节可伸缩卡紧部2的调节机构。
[0021]本实施例中,转轴6和轴杆5共用中心轴线,且转轴6和轴杆5的中心轴线穿过基准限位盘1的中心,转轴6和轴杆5均垂直于基准限位盘1。
[0022]本实施例中,可伸缩卡紧部2包括卡爪8、连杆一7和连杆二9,且连杆一7和连杆二9结构相同,卡爪8与转轴6平行,且卡爪8通过连杆一7和连杆二9与转轴6铰接连接,且连杆一7和连杆二9相互平行。
[0023]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转轴6上的凸杆12和定轴转动连接在凸杆12上的转套13,即转套13套接在凸杆12上,并且转套13在凸杆12上仅能够做绕凸杆12中心中线的旋转运动,转套13与凸杆12之间可通过轴承连接来实现定轴转动,也可通过限位环对转套13在凸杆12轴向的约束来实现,转套13远离转轴6的一端固定有帽头3,帽头3上开设有六角槽,这样方便使用六角杆等工具对帽头3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可伸缩卡紧部2的操作便捷性和对管类工件4的卡紧固定效果,转套13的外侧壁开设有外螺纹,并且通过外螺纹连接螺套11,螺套11的外侧壁上铰接有多个连杆三10,且多个所述连杆三10分别与可伸缩卡紧部2
一一对应。
[0024]本实施例中,连杆三10与连杆二9结构相同,并且连杆三10远离螺套11的一端与卡爪8铰接连接,且连杆三10与对应的连杆二9呈对称式八字形布置。
[0025]本实施例中,凸杆12固定在转轴6远离基准限位盘1的一端,且凸杆12与转轴6共用中心轴线。
[0026]本技术的原理及优点:该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在对管类工件4进行夹持时,操作如下: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将本夹持机构中的轴杆5与机床主轴固定连接,使得轴杆5能够随机床主轴做旋转运动,然后手持六角杆插扣在帽头3的六角槽内,并施力使得帽头3带动转套13转动,便于操作施力,转套13的转动通过螺纹传动使得螺套11远离转轴6,即使得连杆三10和连杆二的角度变大,从而使得卡爪8向转轴6聚拢,这样就实现可伸缩卡紧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包括基准限位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限位盘(1)的一侧圆面固定有可与机床主轴连接的轴杆(5),所述基准限位盘(1)的另一侧圆面固定转轴(6),所述转轴(6)的侧壁上固定有不少于三个可插入管类工件(4)的内部并对管类工件(4)固定的可伸缩卡紧部(2),所述转轴(6)远离基准限位盘(1)的一端设置有用来调节可伸缩卡紧部(2)的调节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和轴杆(5)共用中心轴线,且转轴(6)和轴杆(5)的中心轴线穿过基准限位盘(1)的中心,所述转轴(6)和轴杆(5)均垂直于基准限位盘(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类工件机加工用内夹式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卡紧部(2)包括卡爪(8)、连杆一(7)和连杆二(9),且连杆一(7)和连杆二(9)结构相同,所述卡爪(8)与转轴(6)平行,且卡爪(8)通过连杆一(7)和连杆二(9)与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永坚刘露吴建文江望军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坚铁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