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狭小空间下地铁盾构接收端头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涉及一种狭小空间下地铁盾构接收端头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隧道施工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盾构法施工在我国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0003]盾构机进洞过程中极易发生塌方、漏水、漏泥、涌砂等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固土体,以保证接收侧端墙稳定,降低盾构接收风险。例如:中国专利(CN110905526A)公开了一种盾构端头加固方法,包括根据盾构机的长度确定加固桩体的长度;其中,加固桩体在有水地层的长度大于加固桩体在无水地层的长度;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盾构端头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差的问题。又中国专利(CN113464150A)公开了一种盾构端头加固结构及加固施作方法,其加固结构包括素墙和端头水平加固结构,素墙与围护结构之间设有用于止水的注浆加固体或旋喷桩加固体;以此加强端头加固效果,保证凿除钢筋混凝土围护结构期间的洞门安全的同时降低设备体积和设备投入成本,地面作业面积小,施工成本低,作业时间短。 />[0004]地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小空间下地铁盾构接收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所述地铁盾构接收井内的加固体,所述加固体的两个相对面分别连接盾构隧道和支撑体;所述加固体包括MJS工法桩围成的封闭结构和所述封闭结构内的加固材料;所述支撑体一端连接所述封闭结构的侧壁,且连接端与所述盾构隧道位于同一高度,另一端连接地铁盾构接收井内既有的结构底板;所述加固体的长度为6
‑
10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下地铁盾构接收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JS工法桩上端抵达地面,下端嵌入盾构隧道以下,且所述MJS工法桩之间相互咬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下地铁盾构接收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材料为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凝固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下地铁盾构接收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内设置有用于注入所述水泥浆或所述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注浆孔,所述注浆孔采用梅花形分布。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涛,艾国平,梅蛟,刘维正,王锋,漆继良,游广,肖伟宏,王凯,邓利军,田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