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壳体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815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的壳体及电池。电池的壳体包括:底板;两个第一侧板,相对设置在底板上,每个第一侧板向内凹陷形成与电芯的整个表面相适配的一个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的内表面适于与电芯的表面接触;两个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围成具有开口的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壳体的两个第一侧板上设置一个大的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与电芯的整个表面相适配,且第一凹陷部与电芯的表面接触,第一凹陷部可以抵抗电芯自身膨胀产生的变形,控制电池的厚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凹槽时侧壁未凹进去的部分还是会产生鼓涨造成SEI膜形成不稳定的问题。成不稳定的问题。成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的壳体及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的壳体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影响电池性能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化成的过程伴随着SEI膜的产生,一旦形成稳定的SEI膜,充放电过程可多次循环进行,由于SEI膜的产生伴随着充放电反应的而进行,在电池的壳体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就会使得壳体产生鼓涨,影响电芯的性能。
[0003]目前,避免壳体产生鼓涨的措施是采用负压和拘束化成,对电芯进行抽负压且采用拘束托盘对电芯进行限制,化成之后撤掉拘束托盘,但撤掉负压和拘束之后仍然还存在侧壁鼓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化成时壳体产生鼓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池的壳体及电池。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壳体,包括:底板;两个第一侧板,相对设置在底板上,每个第一侧板向内凹陷形成与电芯的整个表面相适配的一个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的内表面适于与电芯的表面接触;两个第二侧板,相对设置在底板上,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围成具有开口的壳体。
[0006]可选的,第一凹陷部的深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5mm。
[0007]可选的,第一凹陷部内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的高度不超出第一凹陷部的深度。
[0008]可选的,第一加强筋设有一个,第一加强筋呈十字形。
[0009]可选的,第一凹陷部与第一侧板的四个边均具有距离。<br/>[0010]可选的,每个第二侧板向内凹陷形成与电芯的厚度相适配的一个第二凹陷部。
[0011]可选的,第二凹陷部的深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5mm。
[0012]可选的,第二凹陷部内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高度不超出第二凹陷部的深度。
[0013]可选的,第二加强筋设有一个,第二加强筋呈十字形。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壳体和电芯,电芯设置在壳体内。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在壳体的两个第一侧板上设置一个大的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与电芯的整个表面相适配,且第一凹陷部与电芯的表面接触,第一凹陷部可以抵抗电芯自身膨胀产生的变形,进而控制电池的厚度,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凹槽时侧壁未凹进去的部分还是会产生鼓涨造成SEI膜形成不稳定的问题,保证电芯的质量。
[0017]2、第一凹陷部的深度d大于0且小于等于0.5mm。将第一凹陷部的深度控制在为0.5mm以内,这样在化成完后起到限制电芯的作用,提高电池的性能。
[0018]3、第一凹陷部内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起到加强壳体的结构强度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抵抗电芯自身膨胀产生的变形,保证壳体不会发生变形,保证电芯的性能,并且,第一加强筋的高度不超出第一凹陷部的深度,便于后续电芯的模组堆叠工序时电芯之间贴合度更好。
[0019]4、壳体的四个侧板设置凹陷部可极大的增加壳体的强度,化成时的负压作用会对壳体施加一定的压力,壳体不会发生变形,并且加上壳体的凹陷部设置,无需使用拘束托盘进行化成,采用普通托盘即可。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池的水平剖视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图1的电池的A

A向剖视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图1的电池的主视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图3的电池的壳体的水平剖视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电池的主视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电池的水平剖视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1、底板;12、第一侧板;121、第一凹陷部;122、第一加强筋;13、第二侧板;131、第二凹陷部;20、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的壳体包括:底板11、两个第一侧板12及两个第一侧板12,两个第一侧板12相对设置在底板11上,每个第一侧板12向内凹陷形成与电芯20的整个表面相适配的一个第一凹陷部121,第一凹陷部121的内表面适于与电芯20的表面接触;两个第二侧板13相对设置在底板11上,底板11、两个第一侧板12和两个第二侧板13围成具有开口的壳体。
[0035]应用本实施例的电池的壳体,在壳体的两个第一侧板12上设置一个大的第一凹陷部121,第一凹陷部121与电芯20的整个表面相适配,且第一凹陷部121与电芯20的表面接触,第一凹陷部121可以抵抗电芯20自身膨胀产生的变形,进而控制电池的厚度,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凹槽时侧壁未凹进去的部分还是会产生鼓涨造成SEI膜形成不稳定的问题,保证电芯的质量。
[00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121的深度d大于0且小于等于0.5mm。不设置第一凹陷部121时,电芯20装入壳体之后,电芯20的表面一般与壳体的第一侧板12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5mm左右,将第一凹陷部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两个第一侧板(12),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每个所述第一侧板(12)向内凹陷形成与电芯(20)的整个表面相适配的一个第一凹陷部(121),所述第一凹陷部(121)的内表面适于与电芯(20)的表面接触;两个第二侧板(13),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底板(11)、两个第一侧板(12)和两个所述第二侧板(13)围成具有开口的所述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21)的深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21)内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122),所述第一加强筋(122)的高度不超出所述第一凹陷部(121)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22)设有一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郭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