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77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属于高分子聚合物领域,包括:阻燃层:位于最外部,用于将内部各层覆盖,防止各层与火源直接接触;半透半反层:设置于阻燃层内部,用于使外界的光线一部分穿过,另一部分进行反射;荧光层:设置于半透半反层内部,用于储存沿半透半反层穿过的光能,并在必要时进行发光;散热层:设置于荧光层内部,用于将膜体上的热量进行发散,从而降低膜体上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阻燃层通过本身的阻燃特性将火源阻挡在薄膜外部,并利用散热层将火源传递到阻燃层的温度发散,避免阻燃层随着温度升高而产生阻燃失效的情况。免阻燃层随着温度升高而产生阻燃失效的情况。免阻燃层随着温度升高而产生阻燃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属于高分子聚合物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利用玻璃珠技术,微棱镜技术、合成树脂技术,薄膜技术和涂敷技术和微复制技术制成。通常有白色、黄色、红色、绿色、蓝色、棕色、橙色、荧光黄色、荧光橙色、荧光黄绿色,国外还有荧光红色和荧光粉色。
[0003]现有的反光膜在阻燃上多为添加阻燃剂来增强阻燃性能,这就造成反光膜的生产上需要投入的更多,成为了很多工厂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包括:阻燃层:位于最外部,用于将内部各层覆盖,防止各层与火源直接接触;
[0006]半透半反层:设置于阻燃层内部,用于使外界的光线一部分穿过,另一部分进行反射;
[0007]荧光层:设置于半透半反层内部,用于储存沿半透半反层穿过的光能,并在必要时进行发光;
[0008]散热层:设置于荧光层内部,用于将膜体上的热量进行发散,从而降低膜体上的温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通过本身的阻燃特性将火源阻挡在薄膜外部,并利用散热层将火源传递到阻燃层的温度发散,避免阻燃层随着温度升高而产生阻燃失效的情况。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层包括竖直朝向的散热孔,以及与散热孔垂直连通的吸风孔,和用于加热散热孔竖直下方的导热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薄膜遇到火源时,火源的热量通过薄膜进行传递,此时导热层将热量快速吸收,使得导热层的温度高于其他位置的温度,使得与导热层相邻的散热孔内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向上流动,形成烟囱效应,从而将吸风孔的空气吸入散热孔内,使得空气快速被吸入吸风孔,从而让快速流动的空气将热量带走,达到降低薄膜整体的温度,来避免薄膜达到着火点,从而达到阻燃的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散热孔被封闭的支撑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件将散热孔支撑,从而避免散热孔在运输途中受到挤压而发生变形,导致散热孔被封闭的情况出现。
[0014]优选的,所述导热件上设置有散热鳍。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鳍使得空气在流动时能够快速的将导热件上的热量带离,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荧光层采用光致发光材料制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致发光材料能够在外界光线充足的时候将光线吸收,并在光线不足时将光线放出,达到发光的效果。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件采用硅基材料制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硅等硅基材料具有阻燃不燃,并且具有较高的硬度的特点,通过此特点使得散热孔不易被堵塞。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吸风孔和散热孔连通,并利用导热件将热量快速吸收传递至散热孔底部,使得散热孔底部的空气被加热,空气加热上升,并沿散热孔排出,此时利用烟囱效应,使得外界的空气被吸风孔吸入,并沿散热孔排出,达到增加空气的流速,使得流动的空气将导热件上的热量导离,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避免薄膜达到着火点而突遇明火燃烧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另一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阻燃层;2、半透半反层;3、荧光层;4、散热层;5、散热鳍;6、支撑件;7、散热孔;8、吸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包括:
[0026]阻燃层:位于最外部,用于将内部各层覆盖,防止各层与火源直接接触;
[0027]半透半反层:设置于阻燃层1内部,用于使外界的光线一部分穿过,另一部分进行反射;
[0028]荧光层:设置于半透半反层2内部,用于储存沿半透半反层2穿过的光能,并在必要时进行发光;
[0029]散热层:设置于荧光层3内部,用于将膜体上的热量进行发散,从而降低膜体上的温度,散热层4包括竖直朝向的散热孔7,以及与散热孔7垂直连通的吸风孔8,和用于加热散热孔7竖直下方的导热件,散热孔7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散热孔7被封闭的支撑件6,导热件上设置有散热鳍5。
[0030]使用时,将本产品黏贴于警示位置,当警示位置发生燃烧时,火源在接触阻燃层1后被阻挡在外部,但火源中携带的热量会传递至阻燃层1中,此时导热件由于优良的导热性
能,使得导热件快速升温,升温后的导热件在将热量向外部发散时,会加热散热孔7内的空气,当空气被加热后,热空气上浮,沿散热孔7排出,排出时将热量带走,此时由于散热孔7内的空气减少,使得散热孔7将吸风孔8内的空气吸入到散热孔7内,利用并同时被加热,加热的空气再次上浮,此时由于吸风孔8内的空气减少,会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吸风孔8内进行补充,通过加热排出吸气形成一个空气流动的烟囱效应,从而让外界空气不停的被吸入并排出,达到将膜体上的热量传递快速的传递至空气中,并且由于反光膜一般为横向带状结构,吸入空气的位置往往会远离火源,通过将外部的冷空气导入并送出,使得薄膜升温速度降低,避免薄膜升温过快而导致快速起燃的情况出现。同时利用散热鳍5使得空气与导热件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加快导热件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的效果,并且利用支撑件6,使得散热孔7在运输或使用时,出现被堵塞的情况出现。
[0031]荧光层3采用光致发光材料制成,光致发光材料能够在外界光线充足的时候将光线吸收,并在光线不足时将光线放出,达到发光的效果。支撑件6采用硅基材料制成,二氧化硅等硅基材料具有阻燃不燃,并且具有较高的硬度的特点,通过此特点使得散热孔7不易被堵塞,从而让产品使用寿命延长。
[00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层:位于最外部,用于将内部各层覆盖,防止各层与火源直接接触;半透半反层:设置于阻燃层(1)内部,用于使外界的光线一部分穿过,另一部分进行反射;荧光层:设置于半透半反层(2)内部,用于储存沿半透半反层(2)穿过的光能,并在必要时进行发光;散热层:设置于荧光层(3)内部,用于将膜体上的热量进行发散,从而降低膜体上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型长余辉蓄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4)包括竖直朝向的散热孔(7),以及与散热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偶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夜景辉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