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驱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40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驱模组,涉及驱动装置技术领域。该直驱模组包括驱动电机、万向节结构和夹持件。万向节结构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夹持件与万向节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夹持件用于夹持棒料。该直驱模组能够提高生产质量以及驱动稳定性。生产质量以及驱动稳定性。生产质量以及驱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驱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直驱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作头的驱动方式都是通过皮带或者齿轮等方式间接驱动的,此方式驱动空间的灵活性比较高,但是驱动不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0003]因此,亟需一种直驱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驱模组,能够提高生产质量以及驱动稳定性。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直驱模组,包括:驱动电机;万向节结构,所述万向节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万向节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棒料。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结构包括:轴心,所述轴心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夹持连接块,所述夹持连接块与所述轴心相对设置并形成筒状结构,所述夹持连接块背离所述轴心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工型架,所述工型架沿所述筒状结构的径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筒状结构内,所述工型架上设置有连接轴及套设在所述连接轴外周的弹性轴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轴承包括第一弹性轴承,所述连接轴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工型架包括呈工型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三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的端部、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的端部形成有两个U型腔,每个所述U型腔内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轴承,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轴承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筒状结构的轴向方向。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轴承还包括第二弹性轴承,所述连接轴还包括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板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三板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轴承及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向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结构还包括: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位于所述U型腔内,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设在所述配合块内,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端部穿入所述配合块内,且所述第二连接轴向所述第一连接轴延伸。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结构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直驱模组还包括:弹性芯,所述弹性芯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并伸入所述连接凹槽内;连接压套,所述连接压套套设在所述弹性芯上并与所述万向节结构开设有所述连接凹槽的一端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直驱模组还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设在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电机座内;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万向节结构的
端部,所述轴承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电机座内并与所述电机座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结构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伸入所述轴承组件的另一端内,所述直驱模组还包括:防尘骨架,所述防尘骨架套设在所述万向节结构上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的两端抵接所述防尘骨架和所述轴承组件的内壁。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芯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连接压套的内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凹槽。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第一端与所述万向节结构连接,弹性夹持部,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中部与所述夹持座连接,所述弹性夹持部与所述夹持座的第二端限定出夹持孔,所述弹性夹持部与所述夹持座的第一端弹性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驱动电机通过万向节结构直接驱动夹持件转动时,当夹持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转动时,夹持件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而有沿径向方向偏移的趋势,由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夹持件之间连接有万向节结构,万向节结构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转动时能够有效遏制夹持件在旋转过程中的径向偏移趋势,从而能保证驱动电机在驱动夹持件转动时夹持件能够保持稳定不偏移的转动,确保直驱模组能够稳定可靠地驱动棒料准确转动,实现可靠的直驱效果。
[0018]根据本技术的直驱模组,能够有效减小驱动电机间接驱动夹持件转动时,动力传动对夹持件的转动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夹持件不易在转动过程中抖动偏移,确保夹持件的转动稳定性,进而保证夹持件夹持的棒料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棒料的生产的产品质量。此外,由于驱动电机、万向节结构和夹持件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皮带或齿轮等传动机构实现驱动而言,本技术的直驱模组的占用空间更小,能够适用于多种空间使用场合,显著提高了直驱模组的适用范围。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直驱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直驱模组的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直驱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万向节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万向节结构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件的剖视图;
[0027]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驱动电机;2、万向节结构;21、轴心;22、夹持连接块;23、工型架;231、第一板;232、第二板;233、第三板;24、第一弹性轴承;25、第一连接轴;26、第二弹性轴承;27、第二连接轴;28、配合块;291、连接凹槽;292、卡簧;293、平垫;294、碟簧;
[0030]3、夹持件;31、夹持座;32、弹性夹持部;33、夹持孔;34、第一调节件;35、第二调节件;36、定位件;
[0031]41、弹性芯;411、限位凸起;42、连接压套;421、限位凹槽;51、电机座;52、轴承组件;521、轴承组;522、轴承座;61、壳体组件;611、夹持壳体;612、连接壳体;62、防尘骨架;63、弹性圈;64、快换接头;7、棒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万向节结构(2),所述万向节结构(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夹持件(3),所述夹持件(3)与所述万向节结构(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件(3)用于夹持棒料(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结构(2)包括:轴心(21),所述轴心(2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夹持连接块(22),所述夹持连接块(22)与所述轴心(21)相对设置并形成筒状结构,所述夹持连接块(22)背离所述轴心(21)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3)连接;工型架(23),所述工型架(23)沿所述筒状结构的径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筒状结构内,所述工型架(23)上设置有连接轴及套设在所述连接轴外周的弹性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轴承包括第一弹性轴承(24),所述连接轴包括第一连接轴(25),所述工型架(23)包括呈工型连接的第一板(231)、第二板(232)及第三板(233),所述第一板(231)与所述第三板(23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231)的端部、所述第二板(232)及所述第三板(233)的端部形成有两个U型腔,每个所述U型腔内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轴承(24),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轴承(24)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25)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筒状结构的轴向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轴承还包括第二弹性轴承(26),所述连接轴还包括第二连接轴(27),所述第一板(231)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三板(233)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轴承(26)及所述第二连接轴(27),所述第二连接轴(27)向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板(23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结构(2)还包括:配合块(28),所述配合块(28)位于所述U型腔内,所述第一连接轴(25)穿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韩庆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