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364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表面的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左右摆动的摆动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前端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推杆的末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转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轴承穿出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转轴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单晶硅边皮的翻转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边皮的转运和下料。方便边皮的转运和下料。方便边皮的转运和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硅棒加工
,特别是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对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视和开放,光伏太阳能发电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光伏发电领域中,通常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在高质量硅片上制成的,这种硅片从提拉或浇铸的硅锭后通过多线锯切割而成。
[0003]在生产时需要对硅棒进行开方切割,切割后会形成边皮,传统的边皮转运方式是通过人工进行转运,非常的不方便,且现有的切割工序都是竖直切割,导致边皮呈竖直状态,转运后要下料时,容易与收集箱产生撞击造成边皮的损坏,不利于边皮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方便边皮的转运和下料。
[0005]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表面的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左右摆动的摆动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前端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推杆的末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转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轴承穿出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转轴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单晶硅边皮的翻转组件。
[000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摆动件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的前端,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方,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上表面铰接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包括杆柄和杆部,所述杆柄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块上,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前端开设有第一伸缩槽,所述第四连接杆的杆部穿入到所述第一伸缩槽内,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前端铰接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推杆的末端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底部。
[000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吸盘安装板,所述吸盘安装板的左端与所述转轴的右端连接,所述吸盘安装板的右端设置有多个吸盘。
[000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吸盘上设置有输气管,所述吸盘通过所述输气管与负压机连接。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通过摆动件,方便将边皮移动到下一工序中,同时通过第一伸缩气缸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配合使转轴的转动,从而实现翻转组件的旋转,使边皮从竖直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方便下料,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边皮的转运和下料。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的立体图。
[0011]图2是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将边皮翻转后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4]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包括底架1,所述底架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块2,所述第一安装块2上表面的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安装块2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4左右摆动的摆动件,所述第一连接杆4前端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二安装块3,所述第二安装块3内设置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二安装块3的底部铰接有第一伸缩气缸33,所述第一伸缩气缸33推杆的末端与第二连接杆3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转轴31的输出端端通过第一轴承穿出所述第二安装块3,所述转轴31的输出端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单晶硅边皮的翻转组件,第一伸缩气缸33向前伸出,配合第二连接杆32带动转轴31转动,从而带动边皮进行翻转。
[0015]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摆动件包括第三连接杆51,所述第三连接杆51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的前端,所述第三连接杆5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右方,所述第二安装块3的上表面铰接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51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包括杆柄52和杆部53,所述杆柄52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块3上,所述第三连接杆51的前端开设有第一伸缩槽,所述第四连接杆的杆部53穿入到所述第一伸缩槽内,第四连接杆的杆部53为台阶轴,与第一伸缩槽配合,在第一伸缩槽内滑动,所述第一安装块2的前端铰接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54推杆的末端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底部,第二伸缩气缸54的推杆伸出,带动第一连接杆4、第三连接杆51、第四连接杆向左摆动。
[0016]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吸盘安装板61,所述吸盘安装板61的左端与所述转轴31的右端连接,所述吸盘安装板61的右端设置有多个吸盘62,通过吸盘62将边皮吸附。
[0017]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吸盘62上设置有输气管,所述吸盘62通过所述输气管与负压机连接,所述负压机可以采用型号为XYZKB的真空负压泵,但不仅限于此。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工作原理:通过吸盘62吸住边皮后,第一伸缩气缸33的推杆向前伸出,通过第二连接杆32带动转轴31顺时针翻转90
°
,将边皮从竖直状态翻转为水平状态,第二伸缩气缸54的推杆伸出,通过第一连接杆4、第三连接杆51、第四连接杆之间的配合,带动第二安装块3向左摆动,实现边皮的转运,到达下一工序的上方后,吸盘62松开,完成边皮的下料。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表面的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左右摆动的摆动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前端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推杆的末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转轴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轴承穿出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转轴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夹持单晶硅边皮的翻转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硅边皮夹持旋转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的前端,所述第三连接杆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威梁兴华李元业郑光健廖书阳沈锦锋梁洁李波赖晓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天瑞线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