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橡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20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型橡胶板,包括:中间板,中间板分为上、中和下三层,中间板由上到下依次分为上板、中间层和下板;侧板,所述侧板分为上、中和下三层,侧板由上而下依次分为正板、加强层和反板,正板和加强层以及反板的尺寸大小一致,反板四边均加设边板,其技术要点为:将中间板和侧板均分为三层,并且在其内分别设置有中间层和加强层,其大大增加橡胶板的防水能力,解决传统橡胶板焊接位置处的渗漏问题;采用中间板和侧板的相互卡合,可大大增加橡胶板的铺设面积,解决了传统橡胶板一片式铺设的问题,在前期的运送方面较为省力,同时当橡胶板破损时可直接替换较为方便。同时当橡胶板破损时可直接替换较为方便。同时当橡胶板破损时可直接替换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型橡胶板


[0001]本技术是涉及橡胶板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防水型橡胶板。

技术介绍

[0002]橡胶板以橡胶为主体材料(可含有织物、金属薄板等增强材料),经硫化而制得的具有一定厚度和较大面积的片状产品,简称胶板,橡胶板具有较高硬度,物理机械性能一般,可在压力不大,温度为20
°
~+140℃的空气中工作,橡胶板系由混炼胶经压延贴合成型或挤出成型,用平板硫化机硫化或用鼓式硫化机连续硫化而制成,色泽:黑色,灰色,绿色,蓝色等,广泛用于工矿企业、交通运输部门及房屋地面等方面。用作密封胶圈、胶垫、门窗封条和铺设工作台及地板。
[0003]市面上大部分的硅胶板在铺设工作是都是一片式铺设,其在运输、铺设以及修护上都较为困难,同时其硅胶板的四边都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其磨损以及腐蚀问题都较为严重。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橡胶板,其能够防水,拓展铺设面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型橡胶板,包括:
[0007]中间板,所述中间板分为上、中和下三层,所述中间板由上到下依次分为上板、中间层和下板;
[0008]侧板,所述侧板分为上、中和下三层,所述侧板由上而下依次分为正板、加强层和反板,所述正板和加强层以及反板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反板四边均加设边板,所述边板的长度为正板和加强层的叠加厚度,所述边板向内折叠,向外平铺。
[000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板和中间层的尺寸大小一致,其上板紧密铺设在中间层上端,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四边端面齐平。
[00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尺寸大于下板的尺寸,所述下板的上端紧密铺设在中间层的中部下端,所述中间层的边侧,未铺设下板的部分大小尺寸为侧板的长度。
[00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板从中间位置叠合,所述中间板叠合位置为由卡扣卡合。
[00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从中间位置叠合,所述侧板从中间位置叠合,所述侧板叠合位置为由卡栓卡合。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板和正板的上面均铺设有高锰钢层,其高锰钢层为0.5厘米。
[00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板底端铺设一层防滑层,所述防滑面选用硅胶材质。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反板的底端铺设一层凸面,所述反板面选用硅胶材质且其上设置有若干凸点。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一是将中间板和侧板均分为三层,并且在其内分别设置有中间层和加强层,其大大增加橡胶板的防水能力,解决传统橡胶板焊接位置处的渗漏问题;
[0018]二是采用中间板和侧板的相互卡合,可大大增加橡胶板的铺设面积,解决了传统橡胶板一片式铺设的问题,在前期的运送方面较为省力,同时当橡胶板破损时可直接替换较为方便;
[0019]三是采用在下板以及底板底面铺设凸面以及防滑层,利用硅胶的高防滑性,大大防止橡胶板铺设之后的移动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中间板正面正视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中间板反面正视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侧板正面正视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侧板反面正视图。
[0024]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5]1、上板;2、下板;3、中间层;4、卡扣;5、防滑层;6、卡栓;7、正板;8、加强层;9、反板;10、凸面;11、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7]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8]如图1和2所示,中间板,中间板分为上、中和下三层,中间板由上到下依次分为上板1、中间层3和下板2;
[0029]侧板,侧板分为上、中和下三层,侧板由上而下依次分为正板7、加强层 8和反板9,正板7和加强层8以及反板9的尺寸大小一致,反板9四边均加设边板11,边板11的长度为正板7和加强层8的叠加厚度,边板11向内折叠,向外平铺。
[0030]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中间层3和加强层8均采用聚氨酯类材料材料,其聚氨酯类材料具有高吸水性,同时中间层3和加强层8的底端均加设一层防水布,其防止聚氨酯类材料所吸入的水分进入到下层,同时中间层3均有微弹性,在折叠时方便折叠。
[0031]如图1和2所示,上板1和中间层3的尺寸大小一致,其上板1紧密铺设在中间层3上端,上板1和下板2的四边端面齐平。
[0032]如图1和2所示,中间层3的尺寸大于下板2的尺寸,下板2的上端紧密铺设在中间层
3的中部下端,中间层3的边侧,未铺设下板2的部分大小尺寸为侧板的长度。
[0033]如图1和2所示,中间板从中间位置叠合,中间板叠合位置由卡扣4卡合。
[0034]如图1和2所示,所述侧板从中间位置叠合,所述侧板叠合位置由卡栓6 卡合。
[0035]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其中间板以及侧板均可进行折叠,其折叠之后部位设置有卡扣4进行卡扣4,其折叠部分存在一条缝隙,其上板1以及正板7下端面均排铺设有一层防水布,其防水布具有弹性,在折叠时也能够使上板1 或正板7呈现为一体,另外其加强层8和中间层3采用高吸水性的材质,其底端在加设一层防水布,三层防护大大加强其硅胶板的防水性能。
[0036]如图3和4所示,上板1和正板7的上面均铺设有高锰钢层,其高锰钢层为0.5厘米。
[0037]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高锰钢层具有高防摩性。
[0038]如图3和4所示,下板2底端铺设一层防滑层5,防滑层5选用硅胶材质。
[0039]如图3和4所示,反板9的底端铺设一层凸面10,凸面10选用硅胶材质且其上设置有若干凸点。
[0040]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其下板2和反板9的底端均铺设有硅胶材质的防滑层5,其解决了铺设之后的可移动问题,同时利用中间板和侧板之后的相互叠合,其大大增加其所需要的铺设面,解决传统工作时一片式问题,同时当铺设完成之后,其将侧板四周的边板11向上折叠,其再用胶水固定,其可放置正板7和加强层8的四边以为暴露在外而存在的损耗问题。
[0041]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型橡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分为上、中和下三层,所述中间板由上到下依次分为上板(1)、中间层(3)和下板(2);侧板,所述侧板分为上、中和下三层,所述侧板由上而下依次分为正板(7)、加强层(8)和反板(9),所述正板(7)、加强层(8)以及反板(9)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反板(9)四边均加设边板(11),所述边板(11)的长度为正板(7)和加强层(8)的叠加厚度,所述边板(11)向内折叠,向外平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橡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和中间层(3)的尺寸大小一致,其上板(1)紧密铺设在中间层(3)上端,所述上板(1)和下板(2)的四边端面齐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型橡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的上端紧密铺设在中间层(3)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风玉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聚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