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装高压力球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装高压力球阀。
技术介绍
[0002]侧装高压力球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长输管线、化工等行业,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的阀门,通过旋转阀杆用于开启或关闭阀门。对于这种球阀而言,当旋转阀杆时,阀杆和球阀体之间接触面上会产生驱动力,进而使球阀体克服流体压力产生的阻力进行旋转,以开启阀门。在球阀体的旋转期间,在阀杆与球阀体的接触面的相对角上,会产生较高的应力集中。在球阀体频繁的开启关闭过程中,阀杆与球阀体的接触面的相对角上容易产生变形,导致球阀体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产生滞后角度,即阀杆会转动一段空行程之后才会驱动球阀体开启或关闭,严重影响球阀使用性能。
[0003]然而,该高压力球阀多用于人烟稀少的野外运输环境,因此检修人员无法对球阀进行实时检测和维护。并且,对于运输管线中的一些重要球阀而言,也不允许长时间的停机检修。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或者在不拆装球阀的情况下完成滞后角度的修正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装高压力球阀,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左右两端的两个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侧的顶盖;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座和球阀体,所述阀座一端抵靠在所述阀盖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球阀体上;与所述球阀体传动连接的阀杆,所述阀杆一端插入所述球阀体中,另一端从所述阀盖穿出,当驱动所述阀杆转动时,所述阀杆驱动所述球阀体绕所述阀座转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杆内设置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基座、填充体、顶块、驱动杆;所述填充体一侧抵靠在所述第一基座上,另一侧与所述顶块接触;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出体,所述第一凸出体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间的宽度,所述填充体包括贯通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第一凸出体卡接在所述导向槽中;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阀杆轴向移动,并通过所述顶块推动所述填充体,使所述填充体沿所述阀杆的径向变形,并进一步使所述阀杆的承载段沿所述阀杆的径向变形,从而消除所述阀杆与所述球阀体之间的滞后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包括抵板和第一连接体,所述抵板具有与填充体适配的形状,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驱动杆抵接;所述第一凸出体具备第一接触面,所述导向槽具备第二接触面,当所述驱动杆推动所述顶块时,使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还具备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球阀在使用中产生的所述滞后角度,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滞后角度控制所述动力装置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具体用于完成如下控制过程: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滞后角度,控制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阀杆的轴向移动预定位移量,所述控制装置实时接收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滞后角度;驱动杆沿所述轴向移动预定位移量后,如仍然存在所述滞后角度,所述控制装置继续驱动所述驱动杆沿所述阀杆的轴向移动所述预定位移量,所述控制装置实时接收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滞后角度;重复上述控制过程,直至所述滞后角度消除为止。5.一种侧装高压力球阀,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左右两端的两个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侧的顶盖;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座和球阀体,所述阀座一端抵靠在所述阀盖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球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彦云,李俊霖,陈晓英,冯科,郑雄,王敏,姜涛,张雪,秦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乘风阀门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乘风流体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