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117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血氧探头本体和指部胶贴;所述指部胶贴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压合部以及对称设置在压合部两侧的连接翼,所述压合部的底部设置有与血氧探头本体的导线相适配的压槽,所述连接翼的外侧连接有柔性连接片,至少一侧的柔性连接片的底部设置有粘结层,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还设置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更好的固定一次性血氧探头,能更好的及时、准确检测病人血氧情况。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因探头脱落而引起监护仪的报警影响患者休息,减少护士因探头脱落而来回走动增加的工作量。增加的工作量。增加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探头是指将探头指套固定在病人指端,利用手指作为盛装血红蛋白的透明容器,使用波长660nm的红光和940nm的近红外光作为射入光源,测定通过组织床的光传导强度,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氧饱和度的装置,目前,从使用类型上可分为重复性血氧探头和一次性血氧探头,重复性探头适用于一般环境下的病患使用,而重症、易传染的病患则应优先选用一次性探头,一次性探头的易用,安全,低成本方面的优势是重复性探头不可代替的。
[0003]现有技术中,其中一次性血氧探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血氧探头本体1

1、绑带1

2、粘带1

3与导线1

4,在使用的时候,将血氧探头本体1

1贴合于指端上侧,然后利用绑带1

2将血氧探头本体1

1进行缠绕固定,最后利用粘带1

3将绑带1

2进行固定,完成整个安装过程,但是在使用这种一次性血氧探头时,病人在睡觉时经常会由于不自由的行为使得一次性血氧探头脱落,另外对于谵妄患者来说,其会因激越行为将一次性血氧探头弄掉,导致测量不准确,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临床护理带来困难。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血氧探头本体,其包括:指部胶贴;所述指部胶贴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压合部以及对称设置在压合部两侧的连接翼,所述压合部的底部设置有与血氧探头本体的导线相适配的压槽,所述连接翼的外侧连接有柔性连接片,至少一侧的柔性连接片的底部设置有粘结层,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还设置有卡槽。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一次性血氧探头按照现有的安装方法固定在指端,然后再通过指部胶贴进行辅助固定,不仅安装方便,而且大大的提高了一次性血氧探头固定的可靠性,可以避免一次性血氧探头非计划性的脱离,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减少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
[0008]优选地,所述压合部整体为弧形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片采用无纺布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片为蝴蝶翅膀状。
[0011]优选地,所述粘结层仅设置在其中一个柔性连接片的外侧。
[0012]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设置在压合部底部的第一卡槽以及设置在连接翼底部的第二卡槽。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均为长条状,在水平投影面上,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垂直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血氧探头本体包括用于固定血氧探头本体的绑带、用于固定绑带的粘带以及实现血氧探头本体电信号传送的导线,所述导线在靠近血氧探头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与所述压槽相适配。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套的两侧设置有托翼,所述连接翼与托翼贴合设置,连接套与托翼上配合所述卡槽设置有卡块。
[0016]优选地,所述托翼的外端呈下垂的趋势。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能更好的固定一次性血氧探头。
[0019]2)、本技术能更好的及时,准确检测病人血氧情况。
[0020]3)、本技术避免因探头脱落而引起监护仪的报警影响患者休息。
[0021]4)、本技术减少护士因探头脱落而来回走动增加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次性血氧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指部胶贴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指部胶贴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局部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套与托翼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指部胶贴与连接套配合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2]实施例一
[0033]如图2

3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指部胶贴,该指部胶贴适用于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具体地,该指部胶贴包括固定部1,固定部1包括压合部101以及对称设置
在压合部101两侧的连接翼102。
[0034]压合部101与连接翼10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其可以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如医用硅胶等。压合部101的底部设置有与一次性血氧探头的导线相适配的压槽103,压合部101通过压槽103扣合在导线上,实现对导线的压紧固定,进而对一次性血氧探头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
[0035]优选地,压合部101整体为弧形结构,柔性连接片2采用无纺布制成,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改善患者的舒适性,柔性连接片2为蝴蝶翅膀状。
[0036]连接翼102的外侧连接有柔性连接片2,柔性连接片2可以与连接翼102粘接固定,至少一侧的柔性连接片2的底部设置有粘结层201,固定部1的底部还设置有卡槽,导线上设置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结构,在卡槽与卡块的配合下,可以进一步提高指部胶贴与一次性血氧探头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提高对于一次性血氧探头的辅助固定效果。
[0037]优选地,粘结层201仅设置在其中一个柔性连接片2的外侧,另外一个柔性连接片2上部设置有粘结层,这样的话,在安装的时候,先将不带有粘结层的柔性连接片2贴合在手指上,然后再将带有粘结层201的柔性连接片2包覆并粘接在不带粘结层的柔性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血氧探头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部胶贴;所述指部胶贴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压合部以及对称设置在压合部两侧的连接翼,所述压合部的底部设置有与血氧探头本体的导线相适配的压槽,所述连接翼的外侧连接有柔性连接片,至少一侧的柔性连接片的底部设置有粘结层,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还设置有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部整体为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片采用无纺布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片为蝴蝶翅膀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血氧探头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仅设置在其中一个柔性连接片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血氧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昕甜
申请(专利权)人: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