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03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机轴伸端的导电引出装置及非轴伸端的绝缘嵌件,导电引出装置包括电刷、轴承压环、环形电刷固定支架以及接地线,轴承压环套设在电机轴上与电机轴过盈配合,轴承压环内端面与轴伸端轴承内圈接触;电刷安装在电刷固定支架上,电刷的纤维尾部与轴承压环外圆周面接触;电刷固定支架环绕轴承压环设置;轴伸端端盖的敞口处设置环形凸缘,环形凸缘的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台阶,电刷固定支架置于环形凸缘内腔中被环形限位台阶限位,电刷固定支架的外圆周与环形凸缘内壁过盈配合,接地线的一端连接轴伸端端盖/非轴伸端端盖/电机机壳,另一端接地;非轴伸端轴承与非轴伸端端盖之间用绝缘嵌件绝缘隔离。件绝缘隔离。件绝缘隔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及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以及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轴电压是指电机轴两端之间或轴承与轴之间的电压,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磁不平衡、静电感应及单极作用等。当轴电压很小时,通常不会对轴承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当轴电压大于300mV时便会击穿轴承油膜使电流在轴、机座间形成回路;当电流大于1A时会导致滚动轴承电蚀,直接影响到电机的安全运行。
[0003]为了减小轴电流的产生,对于轴电压比较高的电机通常采用绝缘轴承,隔断轴与机座间的回路,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轴电流的产生。但这种绝缘轴承的造价比较昂贵,结构也相对复杂,生产加工较困难,不利于电机制造结构的简化和成本的降低。也有些制造商采用在电机上加装轴电流引出装置来减少轴电流,通过设置导电电刷及接地线将轴电流引流至大地,避免轴电流对轴承造成破坏,同样可以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0004]对于采用加装轴电流引出装置的方案应用较为普遍,但对于引出装置的安装结构以及安装位置关系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将引出装置用于轴伸端的轴电流引流(如公告号CN2556824Y、CN202488122U、CN210093064U中采用的方案),有的着重对非轴伸端的轴电流引流(如CN203206067U中采用的方案),方案上的差异令轴电流减小效果上存在差异性。对于引出装置中的电刷安装位置也有一定的讲究,如果直接令电刷与电机轴的圆周面接触,则会导致电刷磨损过快,也会对电机轴的寿命造成一定影响,正如CN2556824Y和CN210093064U中就是直接将电刷与电机轴接触。再者,电刷作为耗材需要定期维修更换,电刷使用寿命的延长与其安装位置有关,为了确保轴电流引流效果,电刷安装位置应该易于观察,也应该便于拆装更换。因此,专利技术人综合分析了现有轴电流引出装置的设计结构以及安装位置带来的利弊,通过结构上的调整有效弥补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减少电机轴电流的产生,公开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电机,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机轴伸端的导电引出装置以及设置在电机非轴伸端的绝缘嵌件,导电引出装置包括电刷以及接地线,电机轴伸端的轴电流通过电刷传导至接地线;电机的非轴伸端轴承与非轴伸端端盖之间用绝缘嵌件绝缘隔离。
[0007]进一步,所述绝缘嵌件套设在非轴伸端轴承外圈上。
[0008]进一步,所述绝缘嵌件的外表面涂覆绝缘层。
[0009]进一步,所述绝缘嵌件与非轴伸端端盖一体成型形成。
[0010]进一步,电机的轴伸端端盖的敞口处设置向电机壳外部凸起的环形凸缘,环形凸
缘围绕电机轴设置,导电引出装置设置在环形凸缘的内腔中。
[0011]进一步,所述导电引出装置朝向电机壳体外的一侧设置油封。
[0012]进一步,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轴承压环和环形电刷固定支架,轴承压环套设在电机轴上与电机轴过盈配合,轴承压环内端面与轴伸端轴承内圈接触;电刷安装在电刷固定支架上,电刷的纤维尾部与轴承压环外圆周面接触;电刷固定支架环绕轴承压环设置。
[0013]进一步,所述环形凸缘的内壁上设有环形限位台阶,电刷固定支架置于环形凸缘内腔中被环形限位台阶限位,电刷固定支架的外圆周与环形凸缘内壁过盈配合。
[0014]进一步,所述接地线的一端连接轴伸端端盖或连接非轴伸端端盖或连接电机机壳,另一端接地。
[0015]本技术在电机轴伸端设置导电引出装置将轴伸端的轴电流接地,通过电刷和接地线令轴电流形成接地回路,对轴伸端的轴电压进行释放,避免轴电压在电机运行过程中持续积累,降低轴电压对轴伸端轴承工作可靠性的影响。同时,还在非轴伸端端盖与非轴伸端轴承之间增设了绝缘嵌件进行隔离,有效阻止了非轴伸端轴电流回路的产生,进一步提升了减少电机轴电流的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使轴接地与端盖绝缘阻断,从而实现减小轴电流对轴承的损害,提升轴承使用寿命,减少因轴电流破坏导致的电机噪音和振动,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结构实施上简单可靠,有效时间长,维护方便,加工难度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拆除轴伸端端盖后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拆除电机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轴伸端的剖面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轴伸端端盖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非轴伸端的剖面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非轴伸端端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电机,结合图1至图7所示,为了更好的减少电机轴电流对电机运行安全性的破坏,分别在电机的轴伸端加装了轴电流导电引出装置,还在电机的非轴伸端进行了非轴伸端端盖与电机轴的绝缘隔离,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纯在电机轴一侧设置引出装置,具有更好的轴电流减小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各部分结构的设置加以详细说明。
[0026]电机轴1的轴伸端安装有轴伸端轴承6以及轴伸端端盖7,电机轴1的非轴伸端安装有非轴伸端轴承8和非轴伸端端盖10,非轴伸端轴承8套设在电机轴1上,在非轴伸端轴承8的外圈套设一个绝缘嵌件9,绝缘嵌件9为环形结构,绝缘嵌件9的外表面可以用电高温绝缘镀层实现绝缘效果。绝缘嵌件9可以采用独立的部件,将其置于非轴伸端端盖10的开口端与
非轴伸端轴承8外圆周之间,令绝缘嵌件9的内表面与非轴伸端轴承8的外圆周接触,绝缘嵌件9的外圆周与非轴伸端端盖10的开口端内壁接触,从而阻断了非轴伸端的轴电流回路的产生。绝缘嵌件9也可以直接在非轴伸端端盖10的开口端铸造形成,即绝缘嵌件9和非轴伸端端盖10为一体结构,如图7所示,就是采用一体结构的形式。
[0027]在电机的轴伸端加装的导电引出装置包括轴承压环2、电刷4、环形电刷固定支架5、以及接地线(图中未示出)。轴承压环2套设在电机轴1的轴伸端并采用与电机轴1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轴承压环2位于轴伸端轴承6的外侧,轴承压环2的内端面与轴伸端轴承6的内圈外端面接触,被轴伸端轴承6的内圈抵靠限位。在轴承压环2的圆周外部设置电刷固定支架5,将电刷4用螺栓3固定安装在电刷固定支架5的外端面上,令电刷4的纤维尾部朝向轴承压环2的圆心方向并与轴承压环2的外圆周面始终保持接触。电刷4可以沿电机轴1的径向设置多个,等间距固定在电刷固定支架5上,可以确保电机轴1的轴电流至少能通过一个电刷4导流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刷4并不直接与电机轴1接触,对电刷4磨损程度影响较小,可以延长电刷4的使用寿命,且也不会对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机轴伸端的导电引出装置以及设置在电机非轴伸端的绝缘嵌件,导电引出装置包括电刷以及接地线,电机轴伸端的轴电流通过电刷传导至接地线;电机的非轴伸端轴承与非轴伸端端盖之间用绝缘嵌件绝缘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嵌件套设在非轴伸端轴承外圈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嵌件的外表面涂覆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嵌件与非轴伸端端盖一体成型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的轴伸端端盖的敞口处设置向电机壳外部凸起的环形凸缘,环形凸缘围绕电机轴设置,导电引出装置设置在环形凸缘的内腔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电机轴电流的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炳任刘伟周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