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环结构及驱动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267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地环结构及驱动电机结构,涉及驱动电机技术领域。旨在能够改善轴电流导流效果不好的问题。接地环结构包括外壳、第一导电半环以及第二导电半环,外壳用于固定在电机壳体的内部;第一导电半环以及第二导电半环共同设置在外壳内,从而在第一导电半环与第二导电半环之间形成用于活动穿设电机轴的弹性通道;弹性通道用于在电机轴相对电机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与电机轴面接触。驱动电机结构包括导线以及接地环结构。第一导电半环或者第二导电半环弹性拉紧,在电机轴转动的过程中,弹性通道都能够很好地与电机轴实现面面接触,减小接触电阻,导电效果更好,能够将电机轴的轴电流顺利引出,避免较大轴电流流经轴承。较大轴电流流经轴承。较大轴电流流经轴承。

Grounding ring structure and drive moto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环结构及驱动电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地环结构及驱动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在工作中通常会在电机轴和电机壳体之间产生轴电压,轴电压超过一定值后容易击穿轴承内的油膜,瞬间产生较大轴电流,导致轴承产生电腐蚀,导致轴承温度异常升高而过早失效。为了保护轴承,需要将电机轴通过导体将电机轴和电机壳体导通将电流经过壳体流走,避免较大轴电流流经轴承。
[0003]现有技术中,一种是在电机轴上设置滑环,在壳体安装碳刷与滑环接触。这种存在以下缺点:碳刷制造成本高,碳刷与电机轴接触有限,导电效果一般。一种是在壳体或转轴端部安装碳棒,这种存在以下缺点:碳棒与转轴或壳体接触为线接触或点接触,接触电阻较大,且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电流无法有效导走;碳棒磨损下来的碳粉残留或散落至电机内部,容易造成内部绝缘失效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接地环结构,其能够改善轴电流导流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环结构,用于安装在电机轴(11)与电机壳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环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用于固定在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第一导电半环(200)以及第二导电半环(210),所述第一导电半环(200)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半环(210)共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导电半环(200)与所述第二导电半环(210)弹性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一导电半环(200)与所述第二导电半环(210)之间形成用于活动穿设所述电机轴(11)的弹性通道(220);所述弹性通道(220)用于在所述电机轴(11)相对所述电机壳体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电机轴(11)面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半环(200)或者所述第二导电半环(210)用于与所述电机壳体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环结构还包括弹簧;所述第一导电半环(200)与所述第二导电半环(210)之间通过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簧用于使所述第一导电半环(200)与所述第二导电半环(210)具有相互靠近的运动趋势,以使所述弹性通道(220)始终与所述电机轴(11)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半环(200)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端(201)以及第二端(202),所述第二导电半环(210)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三端(211)以及第四端(212);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400)以及第二弹簧(410),所述第一弹簧(40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201)与所述第三端(211),所述第二弹簧(4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端(202)与所述第四端(212)。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接地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盖板(100)以及罩壳;所述盖板(100)与所述罩壳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00)与所述罩壳的中部共同形成装配通道(140),所述盖板(100)与所述罩壳之间形成与所述装配通道(140)连通的环状空间(130),所述环状空间(130)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导电半环(200)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半环(210);所述装配通道(140)与所述弹性通道(220)同轴设置,所述装配通道(140)与所述弹性通道(220)用于共同活动穿设所述电机轴(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罩板(110)以及套筒壳(120),所述罩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宁肖锦杰苏振杨志峰董鸿博
申请(专利权)人: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