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蝶形搅拌机及其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089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蝶形搅拌机及其运行方法,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搅拌组件、动力装置,所述机架包括作为基准的底座,底座两侧设有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容器;压料盘,封堵在容器靠近左框架一侧,沿容器轴向往复运动;真空盖,安装在右框架上,真空盖上贯穿有搅拌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桨,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减速机和传动箱;压料油缸,安装在左框架上,用于推动压料盘;顶紧油缸,安装在左框架上,用于推紧容器;横向移动油缸,安装在底架上,其活塞杆推动传动箱。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高粘度物料,出料时,通过压料盘的挤压,将物料直接从真空容器内,经由出料阀门挤出,实现密闭环境下的物料转移。实现密闭环境下的物料转移。实现密闭环境下的物料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蝶形搅拌机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机
,尤其是一种卧式蝶形搅拌机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聚氨脂胶等结构胶生产过程中,缩聚反应时需要去除氧的真空下进行,高真空度有利于形成高分子量的制品,同时影响制品的色泽;反应过程中,搅拌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料流动,增大传质与传热系数,在反应时聚合物的粘度与分子量随着反应增加,如搅拌不均匀或有死角,会造成局部过热,影响制成品的品质。
[0003]行业中常见的混合搅拌设备是立式装置,混合容量、设备高度会受到厂房场地的限制,制作大容量搅拌设备有较多困难。同时有些制品需要在高真空环境中进行搅拌,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卧式蝶形搅拌机及其运行方法,采用两端敞口结构的容器,在容器两端分别设置能够活动的压料盘和真空盖,使压料盘、真空盖、搅拌组件和容器都能够活动,从而在实现通过真空盖密闭转移物料的同时,便于清洗容器。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卧式蝶形搅拌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搅拌组件、用于驱动搅拌组件的动力装置,
[0007]所述机架包括作为基准的底座,底座两侧设有左框架和右框架;
[0008]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0009]容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使用时内部真空;
[0010]压料盘,封堵在容器靠近左框架一侧,沿容器轴向往复运动;
[0011]真空盖,安装在右框架上,真空盖上贯穿有搅拌桨;
[0012]所述动力装置包括:
[0013]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桨,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减速机和传动箱;
[0014]压料油缸,安装在左框架上,用于推动压料盘;
[0015]顶紧油缸,安装在左框架上,用于推紧容器;
[0016]横向移动油缸,安装在底架上,其活塞杆推动传动箱。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8]所述搅拌桨、压料盘、真空盖均以容器为运动基准轴向推动。
[0019]所述底座靠近右框架的一侧安装有导柱,导柱沿容器轴向设置;在导柱上套设传动箱,传动箱带动电机和减速箱沿容器轴向运动。
[0020]所述铰链设置在容器的中段位置。
[0021]所述铰链上预留筒体微调距离。
[0022]所述容器侧壁上设有抽真空口,在真空盖上设有出料阀门。
[0023]所述顶紧油缸设有若干个,环形阵列设置在左框架上,其活塞杆垂直指向容器。
[002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蝶形搅拌机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准备阶段:
[0026]容器安装在底架上,压料油缸推动压料盘,配合真空盖将容器两端封闭,顶紧油缸将容器压紧在真空盖端面上,搅拌桨伸入容器中,此时搅拌桨对应在容器靠近真空盖一侧的口部;
[0027]搅拌阶段:
[0028]容器内抽真空,出料阀门闭合;启动横向移动油缸,将搅拌桨向容器深度方向推动;再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减速器、减速器带动传动箱,传动箱带动搅拌桨旋转;
[0029]出料阶段:
[0030]电机停转,横向移动油缸将搅拌桨拉回;压料油缸推动压料盘向真空盖一侧运动,将物料从真空盖上的出料阀门中挤出;
[0031]清洗阶段:
[0032]搅拌桨保持缩回状态,压料油缸带动压料盘撤离容器,顶紧油缸撤去顶紧力;将容器朝压料盘方向一侧推动,使容器在铰链预留的微调距离中运动,脱开真空盖,转动容器,使容器的两个敞口端面与压料盖偏心,便于清洗。
[003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34]所述搅拌桨包括蝶形桨体,电机停转后,横向移动油缸将搅拌桨拉回,直至蝶形桨体缩入真空盖中。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6]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其搅拌组件和出料装置一体化设置,也就是出料阀门直接安装在真空盖上,出料时,通过压料盘的挤压,将物料直接从真空容器内,经由出料阀门挤出,实现密闭环境下的物料转移。
[0037]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高粘度物料,例如胶体的搅拌混合,卧式结构相较于立式结构,搅拌桨能够在容器内横向任意位置混合,以消除重力问题造成的搅拌死角。
[0038]清理过程中,由于容器的两个端面都能够脱离容器,容器自身能够翻转,使容器、压料盘、真空盖都处于偏心状态,使容器的端面暴露面积更大,且几乎没有死角,便于清洗。
[0039]本专利技术输出物料时,减少了中间工序,例如小车等的运输转移,直接通过出料阀门上的管体输送到预期位置进行包装,杜绝空气的同时,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41]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铰链的结构。
[004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4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桨结构示意图。
[0044]其中:1、机架;2、导柱;3、铰链;4、容器;5、压料盘;6、真空盖;7、搅拌桨;8、电机;9、减速机;10、传动箱;11、压料油缸;12、顶紧油缸;13、横向移动油缸;
[0045]101、底座;102、左框架;103、右框架;
[0046]301、链座;302、杆体;
[0047]401、抽真空口;402、滑套;403、顶块;
[0048]601、出料阀门;
[0049]701、蝶形桨体;702、底刮板;703、侧刮板;
[0050]121、顶紧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52]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卧式蝶形搅拌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搅拌组件、用于驱动搅拌组件的动力装置,
[0053]机架1包括作为基准的底座101,底座101两侧设有左框架102和右框架103;
[0054]搅拌组件包括:
[0055]容器4,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在底座101上,使用时内部真空;
[0056]压料盘5,封堵在容器4靠近左框架102一侧,沿容器4轴向往复运动;
[0057]真空盖6,安装在右框架103上,真空盖6上贯穿有搅拌桨7;
[0058]动力装置包括:
[0059]电机8,用于驱动搅拌桨7,电机8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减速机9和传动箱10;
[0060]压料油缸11,安装在左框架102上,用于推动压料盘5;
[0061]顶紧油缸12,安装在左框架102上,用于推紧容器4;
[0062]横向移动油缸13,安装在底架上,其活塞杆推动传动箱10。
[0063]搅拌桨7、压料盘5、真空盖6均以容器4为运动基准轴向推动。
[0064]底座101靠近右框架103的一侧安装有导柱2,导柱2沿容器4轴向设置;在导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蝶形搅拌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搅拌组件、用于驱动搅拌组件的动力装置,所述机架(1)包括作为基准的底座(101),底座(101)两侧设有左框架(102)和右框架(103);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容器(4),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在底座(101)上,使用时内部真空;压料盘(5),封堵在容器(4)靠近左框架(102)一侧,沿容器(4)轴向往复运动;真空盖(6),安装在右框架(103)上,真空盖(6)上贯穿有搅拌桨(7);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8),用于驱动搅拌桨(7),电机(8)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减速机(9)和传动箱(10);压料油缸(11),安装在左框架(102)上,用于推动压料盘(5);顶紧油缸(12),安装在左框架(102)上,用于推紧容器(4);横向移动油缸(13),安装在底架上,其活塞杆推动传动箱(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蝶形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7)、压料盘(5)、真空盖(6)均以容器(4)为运动基准轴向推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蝶形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1)靠近右框架(103)的一侧安装有导柱(2),导柱(2)沿容器(4)轴向设置;在导柱(2)上套设传动箱(10),传动箱(10)带动电机(8)和减速箱沿容器(4)轴向运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蝶形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3)设置在容器(4)的中段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蝶形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3)上预留筒体微调距离。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蝶形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4)侧壁上设有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铭
申请(专利权)人:罗斯无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